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
本报讯 商业银行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汽车金融公司,成为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主角。记者从数家银行获悉,今年以来各家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增长均接近20%。与此同时,将汽车贷款纳入普通“个人消费贷款”的新经营模式,也使得汽车贷款的利率和不良率双双下降。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招行汽车消费贷款的余额增长很快,除受汽车消费量增长推动以外,关键在于银行采取了新的经营模式,把汽车贷款当作普通个人消费贷款的一种,强调贷款人的个人信用和还款能力,改变了过去重“盯车”轻“盯人”的做法。
与汽车金融公司相比,银行的车贷相对较低的利率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渣打银行的无担保个人贷款就把汽车贷款作为主打方向之一,凡是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并工作满3个月的贷款人均可以7.9%的最低利率申请最高30万元的贷款。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利率更低。民生银行“购车通”24期贷款的手续费率为5.99%;招商银行“车购易”24期手续费率为7%。中国银行的车贷政策则是:1—3 年期5.41%,3—5年期为5.71%,与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相差无几。与汽车金融公司平均10%以上的利率相比,银行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在多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各地上半年汽车贷款增加较多。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中资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增加15.4亿元,同比多增4亿元;湖南省各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多增4.9亿元;江西上半年全省汽车消费贷款15.09亿元,同比增长123.31%。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正经历一场凤凰涅盘式的复活。在2000年汽车贷款开办初期,由于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商业银行和汽车经销商难以掌握完整的客户收入及信用状况,缺乏必要的失信惩戒机制,导致车贷坏账率居高不下,呆坏账一度超过千亿元。2004年银行车贷的全线撤退,使汽车金融公司成为了车贷市场当仁不让的“霸主”。不过,在2007年银行系卷土重来,市场份额飞速提升。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其中,国有银行余额743亿元,股份制银行余额311亿元,汽车金融公司余额仅为3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