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反弹难掩结构性理财产品亏损

  证券时报记者 孙 闻

  本报讯 尽管海外市场出现持续反弹,但由于发行周期原因,已经深陷亏损泥淖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或很难指望借助市场的强势行情出现反转。统计数据也显示,随着产品兑付期的陆续到来,理财产品的亏损潮正在加速暴露,不少投资者不得不面对投资失利结局。

  “我购买的渣打银行一款结构性产品出现了深度亏损,银行先是说一期产品保本,但当触发条件后会转为不保本产品,我该怎么办?”投资者李书声(化名)对手中这款理财产品感到十分无奈,此前发生的多起渣打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案例已经让他心里感觉没了底。

  李书声提供的理财产品资料显示,他购买的是一款典型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该产品结构和此前本报报道的多起渣打银行亏损产品类似:挂钩四只股票,在一定条件下参考股票表现不佳将触发不保本线,产品转化为二期,并可能在二期内丧失全部本金。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遭遇亏损的投资者并不只是李书声一起案例,实际上仅仅他认识并联系到的投资者已经有十多人。“我们购买的大多数是类似的产品,都是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

  在此前,本报就曾报道过因购买的渣打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几十位投资者集体投诉渣打银行的案例。短短几个月中,又有多位亏损的投资者浮出水面。

  这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投资者和理财产品并没有纳入统计。“实际上,不少投资者并不愿意进行维权或者投诉。”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他判断,更多亏损投资者将会在下半年出现。他介绍,他是在2007年购买的产品,今年到期。经过和其他投资者交流发现,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2007年购买的产品,这意味着今年还将有很多亏损产品将到期暴露。

  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结构性产品造成的亏损呈现出加速爆发态势。记者综合社科院金融所理财产品中心、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发现,今年前4个月已有90款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零或负收益。如果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可能将超过100款。

  据统计,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经超过了4500款,为何只有结构性产品频频出现亏损现象?“我们认为,这一类产品集中出现大面积的亏损现象绝不是偶然,应该是产品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才导致投资者批量巨亏。”一位张姓投资者对记者说。实际上,其他投资者也心存相同看法。李书声则表示,他将启动法律程序来对银行提起诉讼,预计6月份即可进入司法程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