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冠军理财师的春天 市场转暖银行理财入春耕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 06:11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施维/文

  国内外市场近期的确会在回暖。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上一周国内银行发行的337款QDII中有317款净值上涨,占94.07%。理财的春天是不是也来了?

  一个12岁的男孩如果对你说,“3-4月是年报季报集中发布期,受经济危机影响去年企业利润缩水业绩不好,市场波动会大,等5月份形势看得清楚一点后再行动更好”,你肯定会忍不住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告诉你吧,他是2008年冠军理财师——光大银行广州财富管理中心主任郭昭阳的儿子。他的父亲帮珠三角的600多位富人管理着50多亿资产,去年的业绩总额是82.8亿元。

  除了郭昭阳,理财周报记者这周还找到了工行、交行、招行和宁波银行的另外5位明星理财师。他们是离市场需求最近的一个群体,且听他们的投资建议。

  49%客户按自己预判选理财产品

  “你问我什么时候是投资的最佳时机?我告诉你,任何时候介入都是好时机。”郭昭阳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即便是去年冬天,我们的产品也常常供不应求。”

  “至于当下的市场,怎么做资产配置,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市场形势目前并不明朗,我建议客户保留大部分现金,或者买入保本的低风险产品,海外市场短期不适合介入。”郭昭阳说,“如果你实在耐不住寂寞,目前A股和港股以及一些比较好的不保本理财产品,也可以少量买入。”

  事实上,随着市场回暖,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博取更高收益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根据普益财富最新的统计,3月20日-26日,国内20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72款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出现大幅上升,达到62.50%。相比之下,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市场占比有所下降,仅为20.83%、16.67%。

  民生银行金牌理财经理范伟东说,“目前客户主要倾向于认为今年是震荡市,因此我们会主要以推基金为主。”“震荡市,有一定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今年选择一些新建仓的基金,规模不要太大,10亿元左右为宜。”工行北京分行四道口支行客户经理李辉说。

  某股份制银行一位资深客户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客户普遍不愿接受的产品包括:资金流动性和市场预期搭配不够合理,较高风险或者风险不可控,收益计算过程繁琐,说明书和购买手续复杂的产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对全国主要城市的12万人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越来越有主见:只有1%跟风购买,5%的人在理财师的推荐下买入,7%的人根据独立第三方的评级来选择;但有49%的人出于个人意愿,且购买设计理念符合自己预判的理财产品。

  先介绍产品风险的理财师更受欢迎

  “你那么多客户,就没有投诉你的?”面对理财周报记者尖锐的质疑,郭昭阳平静地说,“常常有客户打电话向我抱怨啊,理由不止是亏了钱,人家赚了他没赚,或比别人赚得少了,都会不舒服。这是正常的。”

  “为什么抱怨没有变成投诉?”郭昭阳解释说,“因为我一开始就先跟他们说了产品的风险和缺点,给了几种方案给他们挑。我只是帮富人做财富管理,决策权在他们手里,我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他们做出了选择,责任肯定要自己承担。”

  从本质上来讲,客户与理财师之间的信赖,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理财经理千万不要乱吹捧产品,只说产品的好,故意回避风险,这是非常忌讳的。”宁波银行总行营业部惠财经理陈贤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一位交行沃德财富的客户向记者表示,“我常常询问理财经理一些投资建议,包括比较一些产品,我就想听听理财经理真实的看法,有什么说什么。”

  中国社科院上述调查还显示,只有2%的人完全听从理财师的意见;20%的人事先搜集信息,但最终参考理财师的意见;33%的人主要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来做决定,理财师的意见对他们影响不大;13%的人完全依靠自己的信息来选择理财产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