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6日20:29 华尔街见闻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这个行业不赚钱,而且大多数的模式都行不通。”

  这是麦肯锡分析师Roger Rudisuli在电话会议上对银行业的评价。包括他在内的麦肯锡分析师们发布了一份报告,认为只有有能力每年至少产生150亿美元盈利的大银行,才能在未来承受高额的运营成本,而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

  报告称,日新月异的技术和趋严的监管已经重塑了整个银行业,裁员并不能解决问题。相比2013年预测只有五到六家投资银行能留下,麦肯锡这次更加悲观:报告直言投行在资本市场上还没能回本,而且既定的庞大成本是很难削减的。

  那么,银行有没有走出泥潭的希望?金融科技可能会是一个希望。

  部分客户和产品是否真的需要高薪的员工?是不是可以通过电子交易来解放劳动力?麦肯锡报告称,这才是银行真正要考虑的。报告提到,数字化驱动的裁员有望在三年内将利润/损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报率ROE也有望上升2%-3%。

  因此,麦肯锡认为,金融科技是银行应该重点关注的。但是他们却并不向所有人都推荐这一选择,报告提到:

  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风险小、成本低的模式是最有效的。

  数字化可以扩大4%-12%的销售空间,增加交叉销售的潜力。但是不同于功能全面的银行,对于看重“精准”的机构来说,金融科技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些领域还是外包的比较好。

  所以,在采纳金融科技扩大销售时,银行可能要先想一想,是不是同时需要配置一些IT和销售人员来保证技术不会胡乱推荐?雇佣一个软件供应商,并因此裁员后,成本有没有下降?

  另一方面,监管措施越来越注重防范风险,强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尽量少用杠杆。许多银行已经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苏格兰皇家银行曾经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但现在已经放弃了几乎所有海外业务;瑞信选择从贸易转向财富管理;德意志银行也在不断努力,出售资产、精简投行业务并分拆旗下邮政银行。

  麦肯锡的报告也指出了监管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这似乎也是在暗示银行:如果你们再不聘请我们来进行改革,那到了2019年,你们的资产回报会下降一半。ALM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相比2007年,2015年银行支付给麦肯锡的费用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290亿美元。

  “很多银行总是等待未来的盈利改善来拯救他们,但七年过去,事实证明不应该再等了。”麦肯锡的报告称,现在看来,有希望在银行业的末日存活的银行是起点高、本土市场庞大的总部位于美国的银行。

  不过,麦肯锡也认为,转型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看看电信、半导和汽车这三个行业,大变革之后的它们,现在不就活得好好的么。

责任编辑:张伟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先去杠杆好还是先去产能好?

去产能意味着经济下行,去杠杆意味着金融风险加大。同时,中国的产能过剩部门基本都是高杠杆部门。如果去杠杆的同时又去产能,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恶化。这是平衡防范金融风险和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择。

中国的工资是低了还是高了

一方面,劳动者抱怨收入低、压力大;但另一方面方面,制造业企业又在抱怨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悖论的直接原因在于参考系不一样:劳动者抱怨工资低的参考系是房价和医疗教育价格,企业抱怨成本高的参考系是过去和国外的工资水平。

企业家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人

你要成为企业家,必须要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个人脉不是靠你行贿、喝酒,而是靠你人品的传扬。你做企业要有好的团队,好的团队不仅仅是靠高工资和给他提供舞台,更重要的是,你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吸引到优秀的团队。

支付宝和马云都不是活雷锋

无论是微信的收费还是支付宝的收费,都反映出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商业模式:前期通过各种手段积累大量用户,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如社交习惯、支付习惯等),后期通过收费来实现和扩大自身的商业利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