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张佳昺
[编者按]
针对温州金改的具体内容,晨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沪上多位知名金融专家和业界人士,几位人士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概括起来分为:叫好、建言、观望三种态度,可以说,他们的观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我们相信,对于实施细则的实施和进一步的完善,未来是有它的价值和意义的。
“为差异化金融叫好”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微博]
“我非常看好温州金改,也去那里做了很多次讲演。这次很高兴我们之前的呼吁被决策部门采纳了,温州金改走上了差异化金融的模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于今次的温州金改细则大为赞赏。
“这次温州金改没有把银行作为突破口,而是选择了其它的金融机构,这是个好思路”,孙立坚并不认为民间资本进军现有的银行体系,再开一个又一个的银行是好选择。今次温州金改细则,强调“争取在温州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孙立坚看来,只要是银行,模式就会大体相近。虽然早年我国出现了一批城市商业银行,意图是扶植当地经济,但是从现状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其实和其他银行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而伴随未来利率市场化,大银行可以薄利多销,中小银行经营上还是吃亏。
对孙立坚而言,此次温州金改最令其看好的则是“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他认为,允许发行私募债,意味着民间资本将能够通过专业化的金融团队输送给小微企业,尤其是那些创新型的小微企业,这让其联想到了1960-1970年代美国高收益债繁荣时期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对于温州金改的未来发展,孙立坚认为当地政府还应当做好三件事:第一是通过法律来保护民间资本的产权。第二,当地政府要担起引进人才的责任。第三则是要给予税收上的支持。
“还是缺乏关键性突破”
“这次温州金改细则还是缺乏关键性突破”,对于此次温州金改,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略感失望。
在其看来,此次细则中并未打破银行体系的垄断,打破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壁垒,这是很大的欠缺。小额贷款公司固然有助于将原来处于地下的民间借贷引导到地上来,逐步阳光化,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很难做大,其根本上对于金融体系只能做补充性的工作,金融体系的支柱还是银行和证券市场这两块,温州金改应该在这两块做出突破。他认为监管部门应该明确开设银行的标准,满足相关条件就能设立,并且接受和大型银行一样的监管标准。刘胜军始终认为银行是多一些的好,只要监管得力并不可怕。
对于此次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发行私募债,他认为这还不够,应该尽快出台细则明确杠杆率,让相关企业知道自身业务规模可以达到多大。
“后续操作规程尽早出台”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 周德文
“期待后续的操作规程能够尽早出台”,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如是说。对于今次的金改细则,周德文认为亮点不少,比如小额贷款企业发行私募债,比如设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周德文说,细则一出台,就有不少企业家朋友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如何开设诸如财务公司、金融消费公司等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这些有助于拓展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不过,由于相关的操作规程没有出来,所以自己并不能解答身边朋友们的疑问。他希望在境外直投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等问题上如何申请、准入条件等操作规程能够尽早出台,使金改能够进入操作层面。当然,周德文也寄希望于未来温州金改能够继续松绑,比如在金融机构的筹建问题上可以更大胆些,允许民间资本开设银行;又比如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应该允许在像温州这样的特定区域内进行突破性的试点,至少在短期贷款上打破目前基准利率4倍的利率上限,让利率更为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