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会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人杨燕青(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5日 09:59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开幕式主持《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人杨燕青。图为开幕式主持《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人杨燕青。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联合国(微博)开发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UNDP)、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包商银行联合主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协办,北京联合新盟国际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于2012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微型金融的改革与突破,发展与创新”。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

  图为开幕式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微博)》副总编辑人杨燕青。

  以下为年会上午议程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现在正式开始,请大家掌声有请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女士。

  杨燕青: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包商银行联合主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协办,北京新盟国际顾问公司承办的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我们的几个主办方在这个会议之前有一点点担忧,我们担心这个有点乡土气的话题会不会得不到公众的响应,我们在今天现场看到气氛非常爆棚,大家也非常激动。事实上今天这个非常火爆的现场不仅和我们几个主办方的号召力有关,而且是因为我们这个话题真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含义。如果我们来看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一定时间序列内,全球经济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在逐渐下降。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全球的不均衡也在加剧。我们看到全球经济收入的级差在不断扩大。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在2005年联合国首先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我们翻译成了“包容性金融体系”。我们认为2005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点,联合国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在2005年我们也会看到全球的金融在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在欧洲尤其在美国,次贷包括CDO、CDS推动了整个金融朝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导致了金融危机。我们也看到了在孟加拉国、印度,当时的小额信贷,包括一些其他技术在不断向前推进,这个领域后来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危机。同时我们看到2005年在中国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额信贷联盟的前身——小额信贷发展通讯网络成立了。在2005年包商银行开始把小额信贷当作一件大事、当作他的战略来抓。从2005年之后三条金融走了三条不同的路线,到今天我们会非常高兴地发现,我们可能会说欧美的金融模式,过度杠杆化、过度资源创新的模式使他需要去杠杆化。我们看到在孟加拉国和印度也经历了一个小的危机,我们需要把小额信贷从过度消费领域拉回来。

  我们看中国会非常惊喜,小额信贷的发展非常迅猛,小微贷款占到整个贷款总额的30%左右,这个数据非常可观。同时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新领域金融改革在不断往前推进,包括温州的金融改革,已经把小贷公司推向新的平台。同时我们在金融创新方面也会有更大的进步,比如我们考虑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所有这些都揭示出微观金融和微型金融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我们如何建立差异化的监管制度,如何建立真正的普惠金融体系,如何扩充完善资金供给体系,如何建立微型金融的社会绩效评价和财务评价两个能够协同的机制,如何创新农村的微型金融模式,所有这些课题都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早晨嘉宾在一起讨论,最后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微观金融在中国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今天我们把全球最富前瞻性的政策领袖、商业精英和学术权威聚在一起,我们共话微型金融的改革与突破发展与创新的微观以及宏观一个大的背景。

  我说这么多是想给大家展示一下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朋友关心这个话题,这是有理由的,而且是有国际背景和中国含义的。下面进入正式议程,首先是开幕式阶段,有几位演讲致辞嘉宾,首先请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王国刚所长,我们会看到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哪里有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出现,哪里就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有请王国刚所长。

  王国刚: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早上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所谓微型金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讲的是我们金融机构本身处于微型状态,提供微型的服务、微型的产品,这些产品为谁服务?为微型企业服务,为百姓们服务。从历史角度来讲我们一些人在头几年认为大型的金融、标准化的金融是最重要的。但实际上,历史上金融最初是从微型发展起来的,从个人金融走向了机构金融,从小机构金融走向了大机构金融。但是我们回头再看一下,当中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正在从原来的工业经济推动走向了工业经济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道路。在城镇经济过程中,机构金融为机构服务的产品、为机构服务的机制在城镇化中将逐渐弱化,这时候金融面对的将是广大的百姓、广大的家庭,而广大百姓和家庭的需要是千变万化的,这时候微型金融提供的服务可能更加多元化、灵活性,可能历史在反复,但是这种反复否定之否定,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深刻、更复杂的金融服务中提供着自己的服务。因此,我们今天讨论微型金融,对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广大民生工程而言,它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我们今天是首届,可能刚刚破题。但是往后我们将逐渐发现,在我们身边微型金融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微型金融在发展中有它的风险,这样就需要监管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给予包容。风险,有人理解是负面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负面,没有风险的锻炼、没有风险的考验,没有风险所形成的优胜劣汰,就将没有微型金融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大家包容?因为要包容微型金融的风险,要包容微型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及曲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多支持微型金融的发展,以包容心态支持它的发展。

  最后,预祝今天的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杨燕青:感谢王所长,刚才我们讲包容性的时候用的词是Inclusive,王所长赋予了新的含义,还包含了Tolerance,不仅能让更多人进入到增长和金融的大循环中,而且我们需要去体谅、去包容,甚至是容忍更高的风险度,我想在今天一天的论坛中会不断触及到这个话题。接下来请出第二位致辞嘉宾,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副主任那华,有请那华先生。

  那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感谢刚才对我的美言介绍。今天探讨的话题也令我深感欣慰,谈的是如何加强包容性的金融发展,在此我要向包商银行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向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表示特别的感谢,感谢你们今天出席,尤其是大家在负责任的金融服务方面所表现出的坚定承诺。

  金融服务可以直接赋予穷人权利,也是我们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手段,小额信贷使得穷人可以开办自己的小业务、小企业,加强家庭的收入,也使得他们的家庭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持续性的未来。UNDP也感觉非常荣幸能在这方面发挥引领性的作用,我们是率先把小额信贷介绍到了中国,实际上我们是第一个国际组织在中国推广小额金融工作的,那是1994年的时候,我们跟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及地方政府一起,建立了草根的小额金融机构,目前已经拓展到了17个省的48个县。我们项目主要受益者是农村女性,她们一般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来自少数民族。她们借到钱之后开办各种各样的家庭小产业,经济上获得独立之后,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社会自由也得到了加强,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这样也使得我们所在的社区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为了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定位在不断的改变,以前我们是直接提供资金支持的,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机构的发展和政策建议。2001-2005年期间,我们帮助建立了小额金融机构的商务模型,并且加强了能力建设的工作。

  随着小额金融机构的发展,1999年的时候,人行正式承认了小额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这对于中国小额金融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到2005年的时候又出台了关于商业化运作小额金融机构的指引,在五个省都做了这样一些指引落实工作。我们过去和现在所做的工作都人我们深信我们可以继续促进包容性的发展,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今天的会议会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在此我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普惠制的金融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具有重大的意义。过去几年我们目睹了世界经济经历了大的起伏,不确定性不断增长,使我们全球经济蒙上了阴影,决策者也非常关注金融稳定性和健康。今天我们也希望看到普惠制的金融不断发展,它们有助于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公平平等的增长。在宏观层面上,有些国家也在打造国家层面的平台,出台综合全面的战略。中国也需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金融服务不足对于发展和减贫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瓶颈,在很多地区生态系统还是很脆弱,气候变化也造成了很多威胁,这都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减贫、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小额信贷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普惠制金融映带如何促进农村创业,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要为他们提供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个可以使得个人和农业合作社在经济上和社会上有更多的权利,让穷人从中受益,尤其让他们融入到主流经济体,让他们忍受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传统的贷款业务并不适合农民的需求。我想建议,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的需求,来更好地促进普惠制金融的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小额金融企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会实现组织性的创新。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实践,包括与科技特派员合作,向科技特派员提供支持,他们可以帮助农民用更好的农业实践来促进生产和创新,而且把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这样也可以有助于科技特派员跟农民之间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

  三是我们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实现平衡。我们目前已经有证据显示,普惠制金融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金融的发展,也可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绩效和经济指标可以得到同步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产品来更好地满足小型微型企业的需求,从而最终促进就业的增长,促进经济的转型,使得经济更加有韧性。在此特别感谢包商银行、中国国开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你们把社会责任按纳入到自己的企业战略和产品设计之中。我们提到的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我们都表现出了坚定的承诺,这是我们最感到欣慰的,我们坚定地支持大家在这些领域开展有益的实践。

  女士们、先生们,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事业机遇无限,我们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正实现普惠制的金融,我也希望到明年举行会议的时候,能够根据今天制定的指标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进度,我祝愿今天的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杨燕青:感谢那华先生。今天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我觉得每个见到他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冲动,想和他说中文,我猜想他看起来更像中国人,这可能是他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他今天的发言给我们很多启示,并不仅仅因为他长得像中国人,他讲的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我们的小微金融和金融创新密切相关,而且和企业家精神也密切相关,这会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在未来的时间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二是在微型金融方面社会责任这块非常重要,这也是我前面讲到的一点,我们在微型金融社会绩效管理和财务管理必须找到一种协同机制,只有在这种协同机制能力建立的情况下,我们的微型金融才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包容度。下一位致辞嘉宾是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伟黎女士。

  王伟黎: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对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表示祝贺,作为国家授权从事国际多双边对华合作和中国对外援助的机构,30年来我们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其它国际机构以及国际民间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涉及工业、农业、能源、环境、扶贫、交通通讯、文教卫生、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福利、妇女发展等领域,我们想借这个机会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多年来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特别想提到的是,从90年代起我们就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道,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17各省和自治区的48个贫困县,以及天津市和河南省的三个城市开展了扶贫为宗旨的小额信贷示范项目,总投入超过8000万人民币。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基层小额信贷的从业人员,为推动中国小额信贷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确立了在中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项目,通过增强金融机构商业的可持续性的能力建设,实现其向低端市场,特别是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包容性的金融服务。包商银行作为合作机构之一参与了该项目,在小额信贷的社会绩效、评估评级等领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为进一步推广小额信贷机构的覆盖面,我们还在花旗基金会的支持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妇联共同发起了小额信贷联盟,力图推动中国普惠金融服务,促进行业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20年来,我们通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相关的国际国内机构合作,在小额信贷领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从最基层的农户的培训做起,到参与推动国家高层政策研究,我们知道前进的路上还有许多和瓶颈,但我们愿意通过努力为普惠金融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与大家分享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各位代表,今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共聚一堂,希望今天的会议能为大家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杨燕青:感谢王主任,我们也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实际上是我们UNDP在中国接口落实单位,所以它在过去20多年来是在小微金融的先锋,今天我们看到小微金融从非主流走向了主流,才会有今天的盛会。现在请出最后一位致辞嘉宾,是来自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先生。今天我们不断提到小微金融,不断提到包商银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领域包商银行所发挥的作用和起到的风范。如果我说中国在小微金融领域需要一个银行的领头羊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个银行的领头羊就是包商银行。我们可以看到包商银行的一句宗旨,他们说“没有不还款的客户,只有做不好的银行”,这事实上才是李董事长能够一直带动这样一家实际上本来并不大的银行不断往前走,最后在这个领域创造了一个非常辉煌的、核心的理念。

  李镇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各位嘉宾莅临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包商银行与微金融的历史这样一个渊源。在此之前我想把包商银行的情况简单给各位汇报一下,我们是1998年12月成立的,目前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蒙市中除了阿拉善和乌海没有机构,我们的机构全部覆盖。在省外我们有北京分行、宁波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我们在16个省建立了28个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其中27个为村镇银行,1个为全资的贷款公司。现在我们的总资产是1800多亿,不含村镇银行。我们去年的税收,利税是20多亿,拨备覆盖率320%,不良率仅为0.45。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个理念,希望为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年包商银行基于对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的系统性研究,确立了以小微企业为核心的这样一个客户的市场定位。并通过与世界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微小企业贷款的理念和技术,成为中国首批基于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展微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2009年4月,包商银行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设立了微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和小事业金融事业部,我们参照国际的经验,和我们这几年的做法,还有中国的国情,甚至在内蒙和北京这样不同的地区,我们分别对客户、对市场进行了细分。我们把3000块钱人民币到100万确定为微型企业,100万-500万为小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提供了管理上和技术上的保证。

  这几年我们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1345亿,其实我们的不良率很低,我们在最高峰达到0.31,但回收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就拿包头这个地区来比,住户是9万多户,我们服务了将近8万多户,实际惠及的人口大约在100-16000万人口,为这100多万人口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非常广泛,并不仅仅限于贷款。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在一个地区小微企业的贷款远远是不够的,有人讲,这个市场金融竞争很充分,实际上我们了解的,在北京我们包商银行确定这样一个市场定位的目标客户,我们基本上都应该在100多万户,可能还不止。在成都市的市区调研,我们的目标客户在87万户,就拿这两个来讲,这个市场很大。我们讲20年恐怕做不完,我们李扬老师说,可能200年还做不好,还得要扎扎实实地坚持做个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所以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

  我们希望更多金融机构或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来做小微企业,我们不担心大家和我们在业务上发生冲突,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需要大家做。同时我们又认为这个做好了有什么好处,现在包商银行在小微企业这块的利润应该是很高的,尽管利润高,我们考虑未来利率市场化以后,做小微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多,但是不影响。我们现在客户市场,另外我们的定价,现在包商银行定价基本上在小微企业要比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金砖四国,我们小微企业的定价比他们都低出了很多,所以利润还是很好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小微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来看,小微企业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发展小微企业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点:一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它将提供很重要的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创新意识,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需求,增加就业岗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增强经济活力和促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所以这个重要意义不仅是对我们的金融机构搞这个服务的有利,而且对社会经济都大有好处。金融服务体制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问题,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共同着手,在宏观层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逐步建立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银行、证券、保险、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小微企业评价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培训体系等协调发展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我们觉得这个很重要。如果这个搞好了,不仅从信贷,从我们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可以多方面、多层次,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从微观方面讲,在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比如要加强区域研究和行业研究,细分客户群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多样性和定制性,要整合各种资源,批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要加强渠道建设,拓展市场覆盖范围,要加强客户价值管理,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

  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学界和业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来自各国的朋友们欢聚一堂进行坦诚的沟通和友好的交流,无疑是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改善小微金融企业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和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包商银行共同主办本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邀请全球各地政界领袖、专家学者及金融家共同共话微型金融与突破,发展与创新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共商小微企业的发展大计,共谋小微企业的美好未来。

  交流产生灵感,分享传播智慧,期待着各位即将发表的真知灼见。我相信各位嘉宾的积极参与和分享,不仅将使我们数百位与会者受益,而且将惠及各国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和数以亿计的普通民众。最后,祝愿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杨燕青:谢谢李董事长。我们看到咱们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这位董事长有怎样的宽厚和坦荡的胸怀,他说我不怕大家和我们竞争,我把我所有的核心技术全部提供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推动小微金融的发展,这个确实是需要有胸怀的一件事情,但是要做好小微金融只有胸怀是不够的,要做到两件事,一是要有远见,包商银行在2005年的时候把自己定位在这个领域,是一个非常有胆识的举动。动。二是要有坚持,有很多人都来包商银行取经,取完经之后很多人回去都坚持不下去。所以在这个领域要做好还需要恒心,其实这个恒心背后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包商银行大约有1700个信贷人,这些信贷人还是要有很多技术,所以说小微金融还是一个高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好这个产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下面会有一整天的时间来讨论在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些核心技术、核心理念、风险控制方方面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下面要进入主旨演讲阶段,首先要请出第一位演讲嘉宾,我们中国只要在金融领域有一个最新的前沿,我们就会看到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就会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李扬院士在过去几十年打造了一个在中国最具影响力、决策力、创造力和研究力的一个金融研究所,今天他又在整个社科院的层面上在带动这方面的研究,让我们掌声有请李扬副院长。

  李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想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这样一个关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召开这样一个研讨会表示祝贺。

  大概一个多月前,我们包商银行的李董事长到院里跟我商量这个事情,他后来又点诧异,觉得我怎么对这样一个小事情一口就答应了,因为在我看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今天的题目其实是两个主题,一是小微金融。现在的危机还在进行之中,这次的危机暴露出我们的宏观经济出了问题,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出了问题,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出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之一是向基层、向草根去找智慧。这也是一个老话题了,宏观经济学要找它的微观基础,宏观金融要它的微观金融的基础。今天的主题还有一个是包容性增长,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涉及到整个经济金融中的实体方面,涉及到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个人、机构,涉及到我们的收入分配,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把这两个题目放在一起,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是金融发展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样一个大的战略部署体现在我们今天这个会上是非常恰到好处的,它具体体现为我们小微金融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关系。

  就这个问题我想同大家交流几个看法,一是想谈一谈我的认识,就是它非常之重要。我们讲金融,首先是要讲经济,离开了经济,金融就是泡沫,就是数字。经济在中国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现在进入了新的时期,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要从过去30余年那种粗放的、浪费的、污染环境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多的依赖出口,过多的依赖国内投资这样一种不可持续、不均衡的模式转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这个新道路有非常多的内容,在这个新的路径上我们必须摈弃单纯增长的理念,应当比过去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就业,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公平收入分配,更加注重人和环境的和谐。这就需要我们的金融业找到真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讨论。

  在今天我们的金融业其实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就不用多说了,国内也是这样。前几天我在指导几个研究生做论文的时候,有几位研究生在做我们大银行的中等客户的信贷管理。为了做这样一个题目他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目前大银行的大客户已经离开了,也就是说他不依赖银行信贷。这种大客户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拓,他们找到了新的融资渠道,他们现在之所以还需要银行,只是需要你支付清算。大机构离银行而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中等企业也开始离开,因为中等企业也在银行之外找到了他们认为更为灵活、成本更为低廉的融资方式和渠道。银行就会问,尤其是大银行,像工农中建这种银行就会问,他的贷款客户的主体是谁,目前已经是中等企业。今后越来越重要的会是小微企业。这样一些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事情,我们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要转变发展方式,要注重民生、注重就业等等这些事情,促使我们要更加注重小微企业的成长。发生在金融领域的事情,随着金融的深化,随着金融层次越来越丰富,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我们现在发现银行真正的可靠的客户,无论是中等银行还是小银行,是小微企业、是一部分中型企业,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挑战。我跟李董事长说,小微企业贷款的问题是刚刚破题,可以讨论一二百年没问题,我做出这样一个判断背后的基础就是这两个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小微企业贷款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工具。这是我与大家交流的第一个看法。

  第二,小微金融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小微金融系指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小微型企业以及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二是由于客户有特殊性,所以它会有适合这样一些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类为特定目标客户提供特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项目或机构,他们追求自身财务自立和持续性目标。我们强调这一点是说,它的单价的发展与过去不同,过去是不具备商业可持续性,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小微金融机构自身是有商业可持续性的,正因为它有了商业可持续性,它才会成为整个大金融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越来越有生命力的一个部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小微经济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广泛涉及运营理念、经营主体、以及经营方式等各方面。这些变革,极大地拓展了小微金融的空间。

  一是服务对象的扩展。传统上我们说到小微的服务对象,大家想到的是穷人,由于是穷人,服务手段很多是津贴或者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从事这样一些服务工作的机构有可能就是政府机构,至少是准政府机构或者是得到政府资历支持的机构。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小微金融之所以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就在于小微金融的对象不只是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那些救助的穷人和穷机构,它主要包括那些或许并不算贫困,但仍然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得金融服务的个人或小型企业,这就是服务对象的拓展。这样一个服务对象的拓展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迄今为止的正规金融体系对这样一些产生自草根的个人和企业很难提供持续的有竞争力的服务,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小微金融的体系。各国政府需要致力于去发展这个体系、支持这个体系。

  二是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在早期我们说小微金融的时候,今天很多人讨论可能还是这样,特指的是小微贷款。这样的概念如今已经拓展了。它叫小微金融就不只是贷款,还有股权的服务、资本金的服务、存款、保险和其它一些增值服务,不仅需要金融产品,还需要金融服务。它的范围和规模也会逐步扩大。我们今天讨论的有发展潜力的小微金融和小微金融机构是向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机构。

  三是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过去我们说到小微,由于前面我们讨论的对于小微这些局限性的观念,因此它的主体也就很单一,这里面是一些有特点的机构,这些机构或多或少和政府连在一起。但是如今经营小微金融的机构已经广泛,可以说几乎所有机构都在经营小微金融。概括而言是五类,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非盈利组织、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基本上涵盖了现有所有金融机构。要指出的是,按资产规模和所服务客户的数量来衡量,商业银行是主力军,像李董事长这样的机构是主力军,但是我们没有具体细分,大银行、中银行、小银行,谁在中间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想金融领域的事情不是人们很直观的说大的大、小的大。总体来说,商业银行是主力军,占全部小微金融企业的贷款是86%,其它四类只占14%。我们在推进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

  四是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业本身是一个信息行业,在小微金融,为小微企业贷款,在为相对贫穷的居民发放贷款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突出在于你完全得不到完整的信息,因此你的所有金融手段难以实行。在小微金融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解决好信息短缺问题,从金融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所有创新都是围绕信息的取得、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使用上。

  归纳一下,这些年来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在小微金融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联保贷款,包商银行好像做了联保,孟加拉主要做的是联保。当孟加拉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他们让我谈感想,我说我刚听到这个信息我不敢说话,仔细阅读了那些材料,我说像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中国成千上万。二是动态激励。金融活动是需要有激励,需要有约束的,有一些激励机制。三是引入新的担保和质押机制,设立专项担保基金,还有借款人的储蓄账户作为贷款质押品,比如说贷款有折扣等等。但是为小微企业服务我们没做,这种总结还是有意义的。

  五是补贴的形式和功能也在转变。如今补贴也还存在它的功能、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它的功能就是过渡,不像过去靠补贴,过去我们很多业务就是靠吃补贴,如果最后养成一种吃补贴的机制,这个补贴就失败了。在小微金融这个活动中,如果我们的补贴能够发挥所谓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能够使它能够培养起自己的商业可持续的模式来,这个补贴才是有效的。现在一些补贴的形式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补贴的功能也发生变化。大概归纳一下国际上流行的补贴方式,经营成本方面的补贴,风险成本补贴、融资成本补贴,从这些角度进行补贴,一方面可量化,另一方面确实能够产生激励作用,能够讲清发展的作用,从实践效果来看,转换了补贴的形式,从而转换了补贴的功能,可以发挥使得小微金融有商业可持续性。

  第三,中国小微金融的实践。在中国小微金融绝不是新事物,但是用这个词是新事情,是本世纪以来的事情。但是就这个事情本身来说,中国其实早就存在,不过是一波三折而已。在我们建国初期,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就有专门服务于农户、农民和农业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合作社。很多小微贷款的服务、机构等等,中国过去在信用合作社为三条驴腿提供金融,这个在今天是机构金融,能够把这样一个金融服务从实体中分解出来,并且进行交易。后来以信用合作社为基础发展出一些保险,有半个保险,这都是创造,在今天看是非常先进的结构金融的思想,其实在以前中国的实践中都有。但是遗憾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把所有东西都摧毁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重新建立这套金融体系的时候,我们发现根本建立不起来了,很多东西就被糟蹋了。在这个基础上又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合作基金会、合作机构发展起来,但是因为不合法,出身有问题,所以到最后基本上全部消失了。

  所以我们到今天谈小微金融,在我们有这么丰富经验基础上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里,我们还是从本世纪谈起,而且是从2000几年谈起。系统性试验是若干国际机构,国内比较系统的试验,当初刘行长和我们讨论过,国家开发银行,系统地在推,因为当时国家开发银行以天下为己任,你有很多创新,其中一个很值得汲取的,并且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的,就是小微,你们在很多地方支持了很多,包商银行是其中之一,在浙江还有你们支持的。应当说,如今的努力是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基于中国的实践生长起来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致我们概括一下,小微金融:小额贷款。还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在传统的信用社之外。商业银行机构小微金融业务,其中又包括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包商银行可以说是中型中的小弟弟,算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它的还有,李董事长,这是第一届年会,以后年年开的话是不是可以多请一些这方面的代表来共襄盛举。

  大量的信用社在扎扎实实探索发展小微金融,可以说到今天中国的实践和国际经验是相符的,小微金融的主体还是商业银行,其中有一些商业银行做得自觉一些,有些做得稍微消极一点,但是总的来说,已经有这个转型了,大机构离你而去,你的主要贷款服务对象是中等的和小的以及微小的企业,在这个环境下必须这样转变。在中国发展小微金融还要有政策支持,比如银行监管部门、财税部门等等,这些支持对于小微金融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今后发展的建议。一是我们说小微金融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所以小微企业的发展构成小微金融发展坚实的基础。所以首先需要有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遗憾的是现在的环境不算好。在中国创业,特别是做小微企业环境不是太好。长期以来,小企业、微企业进入决策层的视野是从高科技角度介入的,高科技企业都是从小和微做起的。但是我们发展到今天要知道,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不是高科技,但是它关乎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给这样一些非高科技的,也就是夫妻老婆店,也就是三五个人维持就业,他不上街闹事。这样的企业要给他良好的发展环境,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提出来了。别现在一看到文件,一说小额贷款就是高科技,有几个高科技呢。

  二是制定更为综合的小微企业金融发展规划,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不应仅仅将重点放在银行类机构上,也不应该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局限于信贷。

  三是发展小微金融不只是发展产品,还要发展信息服务。

  四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拣分担的社会机制,除了商业机制之外,还可以考虑成立政策型基金,或证券银行,以便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散和补偿。

  五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支持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发展。我这里面想说一下,我们目前的财税政策,财税体制基本上是一个重商主义和工业主义的财税制度,不符合服务业今后要作为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需要改革了。我们现在的体制是1994年形成的,到今天其实有诸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改革,其中改革的目标之一要支持小微企业。最后,要制定完善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相关业务发展,同时也应当完善对相关风险管理和控制,在这里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我想也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总之,我归纳一下我今天的演讲。我认为,小微金融发展如今到了一个新的开端和起点,这个新的起点之所以重要,可能昭示着从事小微金融的金融机构未来有大的发展,一是在实体经济上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许多更多的关注民生、关注就业、关注社会和谐,而不只是关注那点GDP,对实体经济提出了要求。二是金融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已经很难向传统的体制下那样去依靠大企业了,大企业乃至中企业离银行而去,当然银行还可以做别的事,但就信贷而言,我们主要服务对象只能而且也应该转到中等企业以及小微企业上。实体经济和金融这两条线都一起成就了我们今天的这样一个新起点。我相信在这个新起点的基础上,我们的小微金融,我们的小微金融机构,我们的小微企业会有一个越来越繁盛的发展。谢谢各位。

  杨燕青:感谢李扬院长,在李老师的演讲之后,我们对整个小微金融大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关注和了解。也就是说我们发展小微金融并不仅仅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当然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但是有更大的背景在于它自己的经济和金融背后的逻辑,这个逻辑是不可逆转的,而且是极其强劲的。刚才李扬院长特别提到了国家开发银行,如果我们看一些资料的话,会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家开发银行在这个领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刚才李扬院长用了一个词叫以天下为己任,当时以陈元行长和刘克崮行长两位,在这个领域大力推动了小微金融的发展。接下来请出第二位演讲嘉宾,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原副行长)刘克崮先生,刘行长还有另外一个头衔,一个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一个是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我猜想在这三个头衔里,他自己是最喜欢最后一个,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刘克崮会长。

  刘克崮: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小杨说我的喜好是正确的,我就喜欢这些活儿,我在以前说得多点,今天再重复一下。人生在世,能够向弱者、贫者,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的人是高尚的人。能够长期持续不断的向有困难的人、贫困的人、需要帮助的人,持续提供帮助的人是最高尚的人。首先向在座的全体中国的最高尚的人的之一致敬。

  刚才大家的发言都非常好,我非常赞成。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说说我这些年工作的体会,跟大家分享。刚才几位同志都提到了,李扬是我走入金融的最主要的老师,有将近20年了,老朋友了。我的金融财税政策的协调运作的博士论文就是李扬指导的。还有一位是王君,世行的金融专家,他是引领我进入微金融的,2004、2005年世行提出了一个项目,想在中国发展微金融,找到了陈元,陈元听了觉得很有意思,他没时间,说刘克崮你听听,我就听了,觉得可以感。李扬表扬了,以陈元为首的开行,是以国家、社会为已任。除了做基础设施,主要这些年向两个方向发展,一要走下去,做基层业务,大众的信贷,比如住房贷款,农民贷款,小微企业贷款,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等都在做。二是走出去,做国际业务的合作,现在开行的国际业务已经接近2000亿美元,全国所有银行中最高,超过中行。回到我的主题,关于微金融。

  四个问题,微型经济体与微型金融;微金融发展的概况、微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下一步微金融发展建议。有些重复的地方我少说,有点新意的地方,不重复的地方我多说。

  第一,微型经济体和微型金融。虚拟经济一定要盯住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离开这个基础,自己就会完蛋。美国人出金融危机,因素之一就是他逐渐的相当的领域和范围远离了实体经济。金融为实体经济,中国的金融要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服务,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实体经济是什么样。我把中国的实体经济分为六个层次,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微企业、个体户、农户。(图),如果把大企业和中企业剔掉,大企业全国有数千家,中央有一百多家,除了一百多家生产企业,还有其它一些在财政部,如果把地方的加上是数千家。中企业有多少,没有严格的统计,我估计有数十万家,工业大概有20万,其它加上数十万。把大企业和中企业剔出去,我给取了个名字叫草根金融。为什么起这个词呢?我们常说中小企业,把很多农户放了,没有包括个体户,我们说发展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没有把城市的小企业、微企业放进来,所以我想了一个词叫基层草根金融。(图)左侧这黄的四无类就是草根经济体,为他们服务的金融就叫草根金融。然后我们再把小型企业剔出去,从金融的角度,因为企业划分是各行各业,统计局和工信部有划分,分几十个大行业,上百个中行业,800多个细分小行业,分得很复杂。从金融的角度,银监会有一个尺子,500万的信贷叫小企业贷款。根据国际经验,微贷款一般是数千美元,折过来大概是数万人民币。李镇西是我最开始的合作伙伴,我们做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微贷模式,开行供应贷款、供应资金,介绍产品技术模式,现在在继续给很多小贷公司提供IT系统,提供软件等等。他的经验,就是百万以下、数十万以下,我认为可以,把数万放大到数十万。这样我们把小企业剔出去,剩下微企业、个体户、农户,这样就是我们的微型经济体。微型经济体对应的为他服务的金融就叫微金融。小企业、微企业刚刚进行划分,我们原来叫中小企业,我和前工信部副部长欧新黔在2005年开始推动这件事,我们说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主管方,大银行说不困难,我们的中小企业贷款年年增,比平均贷款增长率还要高,要分解,它主要增的是中企业,他用中企业的数字掩盖了小企业。后来逐渐中企业的问题慢慢解决了,刚才李教授也提到。小微企业的问题开始突出,那时候没有分出小微,只是小企业,说我们小企业贷款增长很快,然后你们还说贷款不足,其实他是小企业的数字掩盖了微企业的困难。现在非常高兴,在各方面的支持下,2005年我跟欧新黔策划,由工信部和统计局出数,参考国际经验,我们研究了国际经验大概的划分,到了微企业就是以人划了,中、大,以销售、利润、产值等等划。大体上有工是10人左右,所以2011年9月,工信部、财政部、统计局、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统计新办法》,从这里面明确切出了微企业,30多个产业,100多个行业,800多个细分行业做出了标准。现在出来以后有些人有一些不同意见,这没有办法,需要继续完善。这个微企业的数据去年公布的,今年会继续实施,我希望明年、后年逐年见到数字,现在还见不到。

  推算现在我们全国的企业1240多万,所以把大企业、中企业都算上就是个零头,40多万。逻辑分配,大约2/3左右是微,1/3左右是小。1200个小微企业之外有4000万户个体户。我再给大家一个数,4000万户是注册登记的,没有注册登记的,在城市居民区卖菜是主力,大约1:1.5,不注册登记的个体户和注册登记的个体户是1:1,有2亿1的农户,扣掉1000万没有生产功能,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基本概念。

  第二,中国微金融发展的情况。(一)总规模,刚才李扬提到了总的情况,我用一个表,总规模现在有的数是银监会小企业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他们放总额15万亿,占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7%。这里面分两项,一是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4.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7%。一个是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9.6%。我们现在中小板做的是大企业的小,中企业里的大,没有一个是初期的,都是成长起来的,这里就不讨论它们了,我希望以后资本市场能够更多的进入到中,然后再进入到小。

  (二)机构建设。我介绍一下中国目前微金融的情况,中国银行业覆盖微金融大体就是(图)左侧,数下来,中小银行、农村金融机构、邮储、开行、农发行等,新兴农村机构就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但是我今天车上问了,银监会说,你这个新兴金融机构的数字是含在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所以我说占全部小企业贷款比例这儿没说。第四项,国有大银行,他们成立了中小企业营机构,他在往下做,把他们都算进来,分母百分之百就是中间这个,占全部小企业贷款余额比重,红的我标出来,它最大,35%,但是我提示大家,它对今天的主题几乎没有覆盖,它覆盖的是中、小,它对于微几乎没有,非常小,要仔细抠也就百分之几,但是我们要肯定他。但是真正的微就是上面的中小银行占47,农村金融机构23,就是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邮储是未来的主力之一,未来的三大支柱,中小银行包括股份制,然后是农村金融机构,然后是邮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下面这几个,准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从2005年开始,我们跟王君等人,李扬也在,我们开了一次小贷国际金融研讨会,包容性发展你们找银监会给上三到五个指标,切了十个,李镇西位列前三名。吴晓灵在央行的时候,小川支持推小贷公司,银监会又开始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合作社,基本上是三条线推这件事。现在发展最迅速的,我认为也是中期最看好的,是一年成倍的上,2008年末200家,2009年600家,2010年1000多家,2012年4000家,4878,这是今年3月份的数,成倍的翻。现在余额4000多,我相信明年1万,这就达到了邮储的水平,接近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的水平,我相信3-5年2万没问题,所以未来的主力有四个,中小商业银行、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然后是邮储,再然后是新型的,然后新型的、小型金融为主的。我们还不要忘了第五块,民间金融,民间金融没有严格的统计,我估算3-5万,可能还要大。现在温州这儿开始试点了。还有一块更不要忘,是今天发起会议的主人之一,白秘书长,那就是NGO,是最高尚的,帮助最困难的,但是作为赞助,这种融资模式是做不大的。欧洲国家小,富人多、穷人少,可以赞助。中国穷人困难太多了,靠赞助做不大,一定要用商业可持续循环,放款回收。我跟陈元大概在2006年就支持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下面有一个中农合,刘东文来了吗?我认为他是NGO领里的先进分子,NGO非常崇高,帮助他们深入农村山区探讨问题,流感但是你不可持续,老让人家筹资、融资,这是消耗性的,做不大。我刚才问了秘书长,这是历史的功绩,他能做到52个机构,5亿多余额,头儿是前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做了一辈子农村工作,我说你是中国做小微贷最崇高的典型人物,他一辈子都在做这个工作,下来之后就干农村扶贫基金会,然后他就推动发展了,上了一个台阶,就是中合农信,刘东文就是秘书长。他做到什么程度,大概是2006、2007年,我跟他聊天,我说你这是什么状况,他说了,我听明白了是什么情况,可以循环,放缓、加薪、收回再放,我说你能循环,怎么不能做大了?他说我怎么做大,我得找这个要那个,我你可以循环,银行可以贷款,马上就做大了。然后就开始了,开行给他放了1个亿还是5000万,给了2个亿,可能花了1个亿,后来慢慢地花了2九个亿。他当时是做了20个贫困县,现在做到了50、60个贫困县,他做的是国家的贫困县里面的最贫困的20%的人群,所以我说他是最高尚的人,他就对着这块最困难的人。这就是我们微贷款、微金融,中国方面军,都有骨干,都有特色,齐心合力把中国的微金融推上去。

  (三)技术产品,这个不多说了,李扬有理论上、实践上很全面的介绍。这个表是世界上通行的四种微金融危机特色的技术。

  一是联保,微企业和个体户的联保,就是一种信用,你怎么识别他的信用,不太远了,我没有时间挨个看李扬怎么样,李镇西怎么样,不用看,在座的人选出五个人看,他们自己挑,这就是自己的信用评审。

  二是个人现场调查,这是欧洲复兴银行、德意志银行,世行给我们引进的,包商银行一开始从这学习,就是现行调查,看你的诚实,从眼里的模样看。中国的风水先生看面相就说善、一打听,李镇西你那邻居李扬怎么样,他说李扬好,从来不撒谎,从来不便宜人,有机构的信用,再看看他在干吗呢,写字呢,一篇纸挣100,一天能挣1000,那不就有钱了吗,这就叫信用、能力、现金流,那就上,上多少,期限,全都上来了。

  三是打分卡,起源于代表美国富国银行,中国已经展开了阿里巴巴(微博),网上软件把所有想贷款的人筛出来,给建行、中行、开行,然后建行、中行、开行再一个软件一切,软件审批通过95%,5%填表不清楚、边缘模糊,把5%一清,核对信息,又批了4%,所以自动可以批复99%。四是民间金融,民间金融靠的是熟人的脸面,一旦离开熟人圈,就会发生放弃工作,不要管他,他们自己管。这是四个微金融的技术特点。加上我们传统金融的三大法宝,加上传统金融的三大法宝。押、质押、担保。四个特色的信用方式与技术,与三个传统的模式相结合,可以编出许许多多的组合,不一定非要单纯。

  四是金融监管。现在中央在差异化监管,地方开始建金融办,除了福建,所有省都建了省金融办。283个地级城市有80%多已经建了金融办,县区也都开始。北京市率先进入政府的正规序列,北京金融管理局,这是典范。

  五是政策扶持。市场准入,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还有做农民小贷款的,给以营业税优惠,所得税减免,这个不重复。

  六是公共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不断加强,这些培训、咨询、IT系统、征信系统都可以是公共的,所以对微金融一定要讲公共服务。

  第三,中国微型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推动力不够;二是基层机构数量不足;三是微金融主体自身比较弱,像镇西这样的又崇高、又有能力,实践做得非常漂亮的为数不多;四是基层金融监管能力不足,因为金融就是风险的交易,所以一切金融活动,如果是带有公共性,草根金融的脸皮除外,一定要大众的金融活动给予支持,监管能力大家了,金融活动到哪,监管能力达不到的一定不要做,顶多试一试,这是最重要的。金融监管能力达不到,那就要加强,跟上客观的需要,不能依托我的能力,我提高不了你就老不让人家干,要开口试,要关注,提高能力,然后是各项政策。

  第四,发展微型金融的建议。加强组织领导与推动、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创新丰富微型金融产品,建立微型金融融资体系,构建央地两级监管体系,加强微型金融政策扶持,改善微型金融基础设施,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建议把国务院促进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功能扩大到所有城乡中小微等经济体,建立副部级的国家中小微经济体发展促进局,类似于美国的小企业局。再就是建立一个由国务院促进小微金融发展的领导小组,让地方发展基层金融管理指导和监督的机构,然后再调整政策,制定法律。比如说中国城乡基层金融管理条例,出个指导意见。

  金融机构比较简单,我的思路中国一定要建四个层次,十、百、千、万的金融体系,国家和省层次建立数十个大型银行,地市级建立数百个中型金融机构,区县一级,2000多个区县建立数千家正规的金融机构。然后在街道、社区、乡镇建立数万家。我两年前写这个,我一个朋友告诉我,别写这个,把他们吓坏了。我今年可以说了,中国一定是超万的基层。金融机构里重点发展微机构,专做小的微机构,这种微机构,我给一个理念,我倡导基本原理,大机构做大客户,中机构做中客户,小机构做小客户,微机构做微客户(基本如此)。商业谁最大?沃尔玛,沃尔玛就是做零售,比如说邮储,它可以做,它是零售的话可以,一般的达不到这种专业的,他一定是做大的时候捎带着做小,做中的时候捎带着做微,所以主力要发展专门做微金融的机构,这也就是我说的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然后是新型的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然后加上民间金融五块,这五块是专做小的。

  新兴特色的四类与传统的三类相结合。融资问题,小贷,只贷不存,自己的投资放完了,现在有政策,1:0.5,其它金融机构给,我说要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怎么办?把经营好的,做小贷的,包商已经做了十来家村镇银行了吧?

  李镇西:28家。

  刘克崮:还有包括小贷公司,给他一定的融资渠道、融资政策,把比例放大,这就是一个杠杆,利息要保证一定的利差。中国是大国,微金融的监管实行两级监管、三级操作体制,中央管大中小,微金融的管理,方向上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怎么样,先从小贷公司只贷不存开始,担保及其它就交给地方政府,现在地方政府已经在干。三级操作,由中央管,中央、省、市三级,方向上跟我们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相应,把市一级区划,将来时常做到省和县。政策扶持、准入问题、坏账核销问题、财政补贴,我亮一个观点,财政补贴要减少,但是数额要增加,干什么?放减免税,减免税的操作非常规范,给农民放、给穷人放、给小户放,减税,以后不论谁,只要来帮忙就支持,怎么办?分帐制。再有,去兜坏账的冲销,印尼的经验,他没有补贴,如果他能正常还款还补他干什么,他能正常还款,还赚很多钱,就没有必要。你就帮最后的,让小金融机构做到最后坏账了,国家背一半,财政兜一半,印尼是兜70%,加上普遍的减免税,一个减免税,一个风险兜底。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培训、咨询、产品开发、IT业、征信系统。民间金融,寄希望于温州的试点,公开、透明、规范、自律、政府知晓,一旦他自律出问题,他的自律超出了能力,政府上,给他适当的方式解决。谢谢,祝我们共同的伟大的事业成功顺利、不断发展。

  杨燕青:感谢刘行长。我们听到大家发自内心的掌声非常热烈,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印象极其深刻,刘行长非常生动,非常深刻,而且极富感染力。我非常有幸,今天早晨我6点多醒来就拜读了刘行长的PPT,我感觉他就是一个红宝书,他基本上把中国的小微金融甚至是中小金融大的全貌进行了非常细致深刻的梳理,而且与此同时构建了整个中国未来小微金融发展的一个巨大蓝图。其中有几点结论值得大家汲取,一是未来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小微金融的形式可能是非公众金融机构,我有的是吴晓灵行长的分类,她把金融机构分成公众金融机构和非公共金融机构,我们这些小贷公司,这些民间金融,包括NGO,按照吴行长的分类是叫做非公众金融机构,这些领域会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在中国小微金融的基本原则是商业可持续,这点非常重要,我们也要对国开行致以非常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在其中扮演着种子机,没有他们的话,整个小额信贷的商业可持续是没有源头的。我们的小微金融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刘行长已经给我们设计好了,下面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推动,让这个顶层设计能够建立,再一步一步把微观基础建立起来。因为有点超时了,虽然刘行长讲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们也觉得内容非常值得。接下来不茶歇了,直接进入下一节的演讲阶段。下面要请出中国,民生银行的副行长邵平先生,欢迎邵平行长。

  邵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代表民生银行董文标董事长参加这次年会,我也非常感谢年会的主办方搭建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专家学者和我们银行的同业共同交流,相信这次盛会对促进我们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的大众和弱势群体产生积极作用。

  今天我谈题目是“小微金融是银行业转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转型成为中国银行界的一个热门词汇,被银行界人士在不同认识不断提及。银行业如果要成功转型要回答三个问题,转型的原因,转型的方式,如何推进转型,转型的目标,要转型成为什么样的银行。对于转型的原因,银行界有共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以及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业传统上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补充资本的商业模式将不可持续。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全面到来,金融脱媒将逐步加剧,人行传统上的服务广大客户为基础的客户模式将难以为继。因此,银行业需要转型。刚才李扬老师讲的也非常透彻。

  转型的目标,银行界认识也非常一致,那就是通过转型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银行,这样既可以选择一个目标银行作为参照系,也可以用一系列财务指标来衡量。其中资本回报率,IOE、IOA是关键指标,在民生银行我们把建设特色银行和效益银行确定为转型目标。对于转型的方式,如何确定清晰的转型路径,并逐步推进实现转型目标,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思路和做法,也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听李镇西董事长介绍,包商银行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从2005年,包商银行与世界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微小贷款的项目合作协议,全面引入了小额贷款技术,开始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我们民生银行也是从2006年开始,主动推进转型,先后推出了公司业务集中经营、事业部改革等重大改革,做出了出了全面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决策,并提出了做民营企业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银行的客户定位。进入2010年,民生银行改革的成效开始呈现,到2010年和2011年,民生银行净利润增长率、息差水平和手续费等重要财务指标位居同业的前列。

  民生银行的转型大概经过了四个环节,一是准确的市场定位。民生银行1996年成立,就把市场定位,服务中小高科技外向型企业,结果做了几年下来以后,不灵,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实力不允许我们去做这些客户,结果做的坏账率大幅提升,坏账是13点几。2000年我们上市以后,我们为了银行的生存发展,就把我们的客户定位转为安全,对那些大型国有企业。这样做2005年我们规模上去了,效益也显现出来了,但是我们感觉我们的客户太少了。我们近7000亿的贷款只贷给了2000多家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所以我们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就难以为继,我们从2006年开始转型探讨,2007年开始实行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改革,探索如何为中小和小微企业服务。

  通过几年的努力,客户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民生银行把资源主要投向战略目标客户;另一方面逐步调整原有的客户结构,退出了一些民生银行发展战略,随后民生银行的客户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到2009年末,我们对公贷款占比43%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客户数、贷款量占整个的65%。到2011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842亿,占非公贷款的比重达到了60%,民营企业贷款客户数是11300多户,贷款客户的占比达到了84%。2009年末,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448亿,贷款户是3.2万户,到2011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25亿,贷款客户数近15万户,服务的小微客户达到50万户,每笔贷款大概在120万左右。民生银行的服务策略是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实现与客户共同成长。2009年底,民生银行提出民营企业战略的“5515”工程,我们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民生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五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球500强,50家民营企业进入亚洲500强,100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500强。根据这个战略,民生银行相继与400多户大型民营企业和高成长力的民营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战略民营企业客户提供了金融管家服务,并通过上市直通车等投资银行服务,帮助那些高成长民营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二是以管理模式为突破口,与市场定位的调整相适应,民生银行也调整了管理模式,在中国银行业率先启动了公司业务集中经营和事业部改革。2006年初,民生银行启动了公司业务集中改革在半年的时间里把246个支行的业务集中上升到分行,176个行业金融部,支行不再从事公司金融业务,逐步形成了行业规划、市场定位、专业化团队、专业化营销和专业化评审,在此基础上,2007年9月,民生银行全部启动了公司业务事业部改革,把地产、能源、交通和冶金等高风险的公司业务由支行、分行、总行三级经营、三级管理的体制变为事业部一级经营、一级管理的体制,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金融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2009年2月,民生银行开始全面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利用全国300多家支行,都成为主要服务小微企业的窗口。2010年以后,随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深入推进,管理模式的调整也开始提上议程。针对广大的小微企业群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行业特点和在某些地域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域特征,去年3月,我们提出了民生银行要加快小微专业支行的建设,为行业和地域集中较高的小微企业群体提供具有行业特征的专业化服务。今年民生银行每家分行就要拿出3-5家支行进行小微专业支行的试点,在全国建设大约100家小微专业支行,将是支行管理模式的又一次重大调整,管理模式的变革带来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的水平相应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上,民生银行局部调整风险偏好,率先进入了中度风险领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采用适合小微客户特点的服务模式,而不是照搬大公司客户那一套,除了转变管理模式上,民生银行还在风险管理上做足了功课,这次民生银行把主要的贷款对象从传统的贷款安全港客户群体向中度风险的客户群体转变,变防范风险为管理经营风险。民生银行从2008年起逐步进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服务领域,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民生银行实现了对这些客户群体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到2011年末,民生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是1052亿,不良贷款率是0.6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325亿,不良贷款率只有0.14%。

  四是开发特色业务。通过特征风险偏好,确定了目标客户之后,主要为哪些客户提供服务,如何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在经营策略上,民生银行从主要开发支柱性行业向重点开发特色行业转变,从什么业务都做的全能型服务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专业化服务转变。以往民生银行把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很也作为主要服务的行业,各分行都选择当地的支柱行业和行业中的大企业作为服务对象,我们逐渐发现,当地的支柱行业不一定是我们的目标行业。在进行行业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的主体、企业特点、金融体制特征、金融竞争程度等等。往往是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支柱行业进行激烈竞争,很多前景广阔的行业几乎没有金融机构的关注。同时,随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不断提升,我们发现很多以小微企业为主的行业规模不算小,但是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以水产行业不足,仅仅是水产的养殖和加工两个环节,年产值就超过1万亿,而银行对该行业的渗透和服务还不到40%。服装整个产业链年产值在1.3万意义上,大量的服装企业销售商却得不到金融的支持。针对这些情形,民生行业决定进军特色行业金融服务。去年的四季度,我们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在云南的昆明,山东青岛和福建厦门联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委共同举办了翡翠、渔业、茶叶三个特色行业的国际金融论坛,并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未来几年将分别拿出数百亿的信贷资金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2012年,民生银行把服装、物流、水产、茶叶、石材行业作为重点发力的特色行业,并根据这些行业逐级企业,全部是小微企业的特点,把特色行业金融服务把小微专业支行的建设建立起来。通过专业金融服务推进这些行业的产业整合,提升整个行业和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这样特色行业金融服务的发展就建立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既保证了业务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的优化整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伴随着事业部的改革深入推进,和小微专业支行的全面建设,对目标客户,民生银行从什么业务都做的全能型服务方向向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特色的金融服务供应商转变,对于绝大部分客户来说,金融需求或者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很多,但是很多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是银行所擅长提供的,即使银行提供了这些服务,客户满意度也不会很高。

  民生银行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客户服务的专业化问题,也就是通过专业化的运营为客户提供自身最擅长的、最能够满足客户生产流通过程每个环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所有服务都是由自己大包大揽。各公司业务事业部和民生银行专业化金融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小微专业支行建设要为具有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小微企业和产品提供专业化产品和服务,不代表民生银行,不考虑、不关心客户的其它需求。毕竟银行在集中资源和精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的同时,需要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为此,去年底民生银行提出要为战略民营企业客户提供金融管家服务,即提供囊括贷款、理财、财务顾问、发债、上市等全面金融服务,有些服务是民生银行自己服务,有些是通过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由民生银行出面组织,其它金融机构共同提供服务。

  当前,中国银行业正步入一个转型期,民生银行的转型也才刚刚开始,战略调整也在进行之中。我个人认为,银行业转型定位的明确性和执行力是决定转型成功的关键。2012年民生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围绕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和高端客户的银行这三大战略业务展开,按照计划,到2012年底小微企业贷款将占我行全部贷款总额的25%以上,民生人将本着一以贯之的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的宗旨,继续向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周到的金融服务。谢谢大家,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杨燕青:感谢邵平行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银行转型的非常有意思的、非常重要的样本,其中他们的定位是要做民营企业的,做小微的银行,做高端客户的银行,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看到转型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都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也祝贺民生银行在小微领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他们达到了2300多亿元的小微贷款,而且不良率非常低,只有0.14%。

  前面三个演讲嘉宾对中国的小微贷款进行了一个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阐释以后,下面要进入国际的比较和国际的经验这样一个领域,下面请出国际扶贫咨询组织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代表Eric  Duflos,这个机构是我们熟悉的CGAP,我们在早晨的讨论中,也说到中国在全球的小微领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大致的判断是,中国从机构的数量角度而言,在全球是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在每个机构提供贷款金额的角度而言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趋势。如果看小额贷款户均贷款数,每个小额贷款提供1亿元左右的贷款,这样一个阶段和规模是相称的,也说明这个领域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接下来请出Eric  Duflos与我们分享国际的经验和国际背景。

  Eric  Duflos:非常感谢,不好意思,我不会讲中文,在此向大家表示抱歉。刚才也介绍了,我叫Eric  Duflos,我是在CGAP工作的,感谢会议的主办方,感谢UNDP,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感谢包商银行。我演讲分四个部分,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机构,然后再谈一下普惠金融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全球趋势,然后再谈一下主要存在的微金融的机遇。最后是谈一下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于CGAP,CGAP是全球性的政策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机构成立于1995年,有30个成员国和成员机构。包括大型的国际组织,包括世行、UNDP、IFC、国际金融公司,印度的财政部最近也加入了我们的网络,成为我们的一个成员机构,我们希望中国的相关机构未来也可以加入我们的网络。我们的成员机构都致力于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国内和国际都要做这样的工作。我们的组织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有50个工作人员,每个地区都会有一个代表,我是负责东亚地区的。我们工作内容包括研究制定标准,提供顾问建议,为政府和其它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建议。我们也有很多报告公布,在会场外面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很多的报告。在我们的网站也可以看到这些报告,很多内容也翻译成了中文。我们也开展很多高层工作,包括在20国集团普惠金融合作伙伴关系里面,我们也在项目的执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大量的参与。

  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四个主题,一是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几位发言人都到,要了解草根用户的情况,找到新的方式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就需要知道用新的方式来应用技术,在政策方面提供建议,包括在监管政策、监管标准方面都要提供建议,如何对金融进行监管。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提供建议,如何加强监管体系,还有是要推动无分支机构、无网点银行机构的发展。还有一点是为相关的机构提供金融支持,要鼓励捐款人开展工作,这点我会具体谈到。

  下一点我想谈一下在普惠制金融方面的发展方式。在全球微金融发展方兴未艾,在这方面也有两个重要的定义,这两个定义具有全球统一的标准,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不仅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报告里都用这样的定义。一是微型金融,微型金融就是要向穷人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服务,刚才李扬先生也介绍到了,不只给他们发放贷款,还要给他们提供存款、转账、保险等等一系列服务,提供这些金融服务不仅仅是银行,还有其它的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等等。二是普惠制金融,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包括在20国集团的工作方案下面也都采用了这样的标准,就是要让那些目前无法充分取得所需要金融服务的人能够得到所需的服务,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包括贷款、存款、支付、转账、保险等等。另外有一些独立的定义,包括中小企业贷款,这些定义和我们刚才说的普惠制金融有相互覆盖的地方,但是有所不同。而且对于小额信贷来说,我们更多关注比较贫穷的人口,但是这些概念也有很多趋同的地方。

  接下来我有一些统计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大家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接下来的5页是世行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也很有意思,大家应该去关注一下,这是2012年4月份刚刚发布的,一共涉及到148个国家,一共对15万人进行了采访,所以我认为代表性是很强的样本。所有这些普查,包括CGAP和世行做的这些普查,很多情况下都是从央行去抽取数据的,但这些数据有时候却不够精确。而我们这份报告是随机的抽取居民,向个人进行交流,来了解他们是如何使用金融服务的,是一种盖洛普式的普查方式,是用非常具体的问题来反映普惠制金融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有25亿人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占到全球成年人口的50%,他们没有正式的银行账户,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有41%的人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再看一下女性,有37%的成年女性有银行账户,所以说女性取得的金融服务的比例更低,当然不同的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图)表现比较好的国家,在银行账户数量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国家颜色比较浅,中国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好。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的比例达到64%,再看一下其它的高收入国家,接近90%,而中国是处于中间的水平。我们也问了,过去12个月有谁能够通过正式渠道贷款,比例是14%,在富裕国家里,50%的人是持有信用卡的。再看一下发展中国家,只有8%的成年人在过去一年正式贷款,针对发达国家来说只有一半的比例。这个图也有所不同,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和全球的情况,中国在信贷业务方面的发达程度要低一些,比他的银行账户的发达程度低一些。

  在银行账户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城乡差异也在拉大,在全球都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地区,他们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银行账户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总的来说,城市人口拥有的银行账户比例更高,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现象尤其值得重视。农村和城市人口在银行账户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刚才我们的主持人也说到了,收入差距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难题,所有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因此我们也要关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都有这个现象。

  关于储蓄账户,我这里就不说了,高收入国家在过去的12个月进行存款的有60%,这是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只有20%。在东亚太平洋地区是40%,而这个数字也比其它很多地区高一些。再来看一下保险,保险也是重要的金融服务之一,在东亚地区有30%的人有保险,这是较低的,但是在东亚地区非常有趣的是,中国是最高的一个国家,特别是在医疗保险方面,这和东亚其它国家相比高出不少。再来看另外一个趋势,关于技术方面的趋势,有些人已经谈到了技术,大家都知道肯尼亚的手机银行,这个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格局。还有我之前提到的金融服务的调查,显示出60%的非洲人用手机在过去12个月进行银行资金的转帐,他们更多的使用这种通讯的技术。在法国我们都是用网络进行转帐,但是在很多穷人是用不起网络的,他们就用手机进行转帐汇款。再来看一下国际金融机构和捐款国,也增强了对普惠金融的投入,包括中国的小额贷款机构,还有其它国家类似的机构都在加强他们对微型包容性金融的建设,而很大一部分,从国际跨国捐资方面来看,我们把它叫做MII,就是微型金融机构的投资机构,MII投了很多资金到微型金融机构中去。但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少,我们很高兴看到国际的捐款国也在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在这方面我就不多谈了。

  下面来看一下我们面临的一些机遇,最近的一本书是关于全球穷人普惠调查的情况,这本书提到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再过多地强调这些金融服务都不为过,因为能够帮助这些穷的家庭获得信贷、积累资产,来进行金融账户的转帐等等,而很多家庭是依赖于这些很小的国际汇款的。再来看一下国际的汇款,它也是给很小的经济主体提供非常重要的金融服务的一种。再来看一些不同国家的情况,比如有些人有亲属在外国工作,尽管汇款量很小,但是是经常性的,但是这些穷人都依赖于这些小额的国际汇款。还有国内存款,我记得我在老挝住过,在那儿呆了差不多七年,在老挝有很多人都生活在,特别是年轻人是生活在城市地区,他们打工之后把钱汇给自己老家的家人,所以在这方面国内转帐汇款也是很重要的。金融服务也能够有助于管理风险,特别是通过存款和保险的方式,比如说房屋着火了,你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这种事情我们不希望发生,但是难免会发生。如果没有金融服务的话就会成为问题。还有是可以加强决策,这个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能够获得金融服务确实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强烈的影响,也就是说让他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有一些调查也显示,这也能够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因此我们一定要推动普惠制度。还有一个我们面临的机遇,即无分行的银行业,各国都有经验可循,这种无分行的金融银行服务,你不通过银行的一个网点但是仍然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同时降低成本。所以你可以使用手机银行或者POS机,中国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相信与会的嘉宾也愿意和我分享这方面,我特别想从你们中学到关于中国的经验,我也认为世界范围内这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希望的。

  还有一个有机遇的地方,如果一个传统分行的建设成本是25万美元,但是ATM机是1万美元的成本,在蒙古我们就有很多这方面的ATM机,但是用手机的话,只用400美元的成本,但是用POS机,在巴西用的很多,他们差不多有85000个网点用的都是POS机,成本是2000。所以我们来比较一下,如果有分行的话,成本差不多是25万美元,如果没有银行,我们有手机银行,试图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手机可以处理一些交易,但是未来这方面也有一些挑战。我们简单来说一下,在哪些国家手机银行业务奏效了,特别是在肯尼亚,这种无分行的银行模式比传统的银行模式更省钱。

  另一方面要突出介绍的,我认为对中国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G2P的支付方式,就是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社会影响对于人们获得金融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结果,或者说是这方面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将钱补贴或者贷款发放给小型的家庭,全球范围内的支付方式是很多的,但是只有15%是通过银行转帐的,有可能CGAP在这方面的评估有一点低估这个值,我也想知道中国这方面的值是多少,我们在很多国家进行了案例的研究,比如在哥伦比亚或者是墨西哥,浅蓝色是使用现金,政府向个人支付的,比如发放失业保险、救济金,很有可能有风险,没有银行账户的人也可以获得补贴的拨付。深蓝部分,比如像南非,他们是用无分行的银行转帐方式,现在是59%的转帐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所以这是迈向普惠金融的第一步。在中国我们没有相关的信息,但是我相信过去的一些努力也已经使得很多家庭,包括农村的家庭能够建立起银行的账户,像南非这种使用主流的银行账户来进行收款。

  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普惠金融被提到了政府金融这么高的地位,我在这方面从事了有15-17年的从业经验,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有政府把这个提高到这么高的高度,很有可能G20在这方面的推动。G20已经启动了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加入了这个倡议中的两个,包括制定标准委员会,还有数据交流委员会,标准制定委员会主要是做一些非常高端的、高层决策,可以影响到一些草根的人群。对于这方面,因为我是对草根服务,所以持相对怀疑的态度,但是应该也是可以做的。比如说在反洗钱的职能方面,反洗钱的规则都在成员国实施了,这些规则要求银行要识别客户的身份,在中国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中国的身份证制度很健全,但有些国家不行,因为他们的身份识别系统比较落后,所以就成为一个挑战,如果没有IT的身份识别系统怎么去开账户?有可能你们会问我们标准制定委员会干什么?银行业的巴塞尔委员会主要是对于银行的做法进行标准的制定,有一些标准包括银行的小额信贷的审慎性的规定,而这些规定由于贷款性质和批发贷款性质不一样,所以在监管方面也有区别,这是一个例子。

  再看一下挑战,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在微型金融方面还有不少困难存在。第一个挑战,有可能我们在了解客户需求做得不够,我们不能将简单的将一个地方的实践复制到另外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需求,不仅仅是小额信贷,还有其他的,包括李扬院长刚才谈到的,我们也需要了解草根的智慧。因为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些草根阶层的智慧,了解他们,然后再创设微型金融的服务,微型金融机构也必须要创新,就必须取决于了解他们,还要了解文化。因为文化会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在肯尼亚,他们需要这个支付转帐国内的汇款,在其他的国家,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这方面,对需求应该有更多的研究。

  另外一个挑战,大家提到的是不同的金融服务的价格,一半人群他们的贷款量很小的话,可能贷款量和一个大公司的贷款量一样,可能你服务这么多人成本就高,在这些方面,不能忘记了这方面低收入的人群,如果不给他们提供服务,只因为成本高的话,他们就落后。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我们也应该服务这些低收入人群,有可能我们的服务质量就会更高。不应该总是向上看,还要向下看,还有成本的问题,刚才和大家提到的调查显示,我们的一个开会的障碍是普惠金融的障碍之一,因为人们发现开账户的成本比较高,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降低成本,这样的话能够覆盖更多的人群,包括低收入的人群,并且以可持续性的方法向他们提供服务,还有是非正规的金融服务并不是解决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的一个出路。可能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印度以及其他我工作过的国家和地区,其实非正规的金融服务,无论是保险、汇款还是存款成本都更高。还有这方面对于家庭来说,风险也更高,有可能钱取不回来了,所以这些服务最好由正规性的金融机构来提供,就像给正规经济实体提供服务一样。还有关于银行业务,我希望在这方面会有一些新的进展,但是也会有一些局限性,在120个无分行的银行业务中,只有10万人能够在过去10个月中真正使用过,所以这方面还是要有更多的工作。

  另外一位发言人还说到,我们有必要加强监管的体系,我也完全赞同,这也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在这我们要做更多的工作,搭建管理体系,加强能力建设,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涉及到无网点的银行,这点我还想深入谈一下,我觉得还要进一步拓展。关键是谁有权发行虚拟的货币,谁有资格来做,产生的资产负债由谁负责,这些问题现在只能提出来,解答还为时过早,有很很多问题要找到全球的解决方案和答案,要实现负责任的银行业务。另外,也要加强监管当局的能力建设,在很多国家也有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但是,现在面临微型金融的新生事物,他们的能力如何跟上,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我们在CGAP也经常说,往往大家是急于去监管,但没有相应的监管能力去执行自己的职能,这个也要注意。

  最后,这一点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另外一位发言人也说到,这个行业我们最近目睹了一些危机,我们要防止这些危机再次发生,还有一位同事说过,我们要去承担更高的风险,去为这些穷人服务,所以在风险设置上要实现平衡,一方面避免风险过高,另一方面要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去实现这样的负责任的金融服务或金融日程,目前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打造更加负责任的金融体系,小额金融机构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指引和原则,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责任度和透明度,下午还会有嘉宾提到。

  我们要给消费者更多的信息,我们在中国也在提供相关的消费者教育项目,我们让他们了解更多的金融服务。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听起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我们还要去做,提升消费者的服务,来让他们享受我们为他们设计的金融产品。另外,投资者也要参与我们的工作,我们要评估他们的投资的经济效益,同时要看社会效益,我们应把它内化到每一个投资者的内心里面,包括普惠制的金融、小额信贷,要想成功的话都离不开他们,既关注金融效益又关注社会效益。

  最后,我们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政府要制定规则,要求金融服务供应商提高透明度,做披露,如果出现问题政府要进行干预。最后,中国和全球要做更多的优秀的实践方面的交流,这样时我们的金融服务更加负责任,让大家取得更加需要的金融服务。我希望在今天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对话。谢谢。

  杨燕青:非常感谢Eric  Duflos,提出了一个全球非常有益的视角,从世界银行和CGAP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不同的考虑,他们认为银行账户是一个核心的指标。从这个指标来看,目前中国在全球还是比较靠前的,同时他分享了一些全球的趋势,比如在国际上,整个Microfinace的动力是来自捐助,来自一些投资,这些捐助和投资在危机后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长速度是在下降的,这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政府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了这个部门。我们在最近4月份,在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我们的Inclusive  finance  System被写进去了,在全球层面被给予了很高的关注。Eric  Duflos提出了一些全球的趋势对我们很有益,他比较强调没有分支的银行服务,另外他提到移动电话未来在空间巨大。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值得我们深思,未来微小金融的难点在于如何降低成本,只有成本降低之后才能让利率降得更低。上午的讨论已经接近尾声了,我还是要借这个机会感谢上午所有的演讲嘉宾,我们有了Eric  Duflos给我们讲的国际的背景,有李老师给我们的理论框架,有刘克崮行长给我们的红宝书,我们有了民生银行和包商银行两个非常好的微观案例,我们就可以出发了,我们在今天会有更多的关于微观金融和可包容金融、普惠金融更细、更深入的分析讨论和圆桌讨论,我们下午再见。同时我还是呼吁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对上午所有嘉宾非常卓越的表现和他们的巨大贡献表示热烈的感谢,谢谢你们,我们下午再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