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历史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15:55  《金融博览》

  ■ 牛筱颖

  据史料记载, 古希腊、古巴比伦、古罗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都出现过大量经营货币业务的机构和个人,这些便是早期银行的雏形。

  银行自诞生以来,为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和业务也在不断调整。从最初的综合化经营模式,到大萧条之后长达60 多年的分业经营,再到20 世纪80 年代深受“金融脱媒”压力及“金融深化”思想的影响,最终再次迎来混业经营的时代。

  最近几年,中国各大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2008 年后更是空前提高。从业务范围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仍以传统信贷为主,这主要与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及目前所处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有关。

  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变迁

  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而有所改变,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展,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心脏”。

  前资本主义时期,银行主要发挥交易中介职能,满足商人兑换货币的需要。银行需具备对各种货币进行鉴别和衡量的能力,并根据兑换的金额大小收取手续费。如果银行信誉较好,商人还会将贵金属货币交给银行保管,并将银行开具的收据作为货币替代物使用,即现在的“汇票”。如今,银行作为交易中介的职能更加广泛,货币兑换业务也已升级为外汇交易,由于具有一定的汇率风险并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外汇交易一般由大银行来经营。同时,随着银行业信用水平的提升,银行的交易中介职能范围也不断增加,比如开具承兑汇票和信用证、提供担保、办理委托贷款、资产托管等业务。支付也是银行作为交易中介的一项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的支付功能愈加强大,经济活动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系统完成支付的,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的出现以及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使得银行支付更加便捷高效。目前,银行的结算清算业务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1/4,特别是大银行由于分支机构众多、网络技术发达,具有较强的结算清算能力。但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蓬勃兴起,对银行的支付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工业革命之后,银行开始转向资金融通业务,这至今仍是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随着机器化大生产的盛行,资金代替劳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贷款需求增加。由于当时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银行是最主要的融资通道,甚至欧美的一些政府也注意到了银行家调用大量资金的能力,通过银行来获得融资,实现其战争或发展的目的。为尽可能发放更多贷款赚取利润,银行开始通过支付利息来吸引更多的存款,而存款利息的高低也反映了银行的信用程度。当前,贷款仍然是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核心资产业务,存款是核心负债业务,存贷利差则是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在以间接金融为主体的国家。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把吸收存款作为立行之本,因为这是开展信贷、投资等其他业务的资金基础。通过资金融通中介功能,银行完成了对社会分散资金的有效集中和配置,实现了资金供需双方的双赢,这也是银行在社会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的繁荣带来脱媒化趋势,迫使银行更加重视现代金融服务中介职能。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更倾向于较低成本的直接融资,同时存款也开始流向收益率更高的股市、债市或基金。资产方和负债方的脱媒导致银行利差收入下降,也制约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为遏制这种颓势,银行一方面开始大力拓展信用卡、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个人金融业务和小企业贷款业务;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开始进入证券、保险、租赁、信托、资产管理等领域,拓展多元化服务,增加收入来源。富国银行在拓展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2010~2011年其净利息收益率均高达4%左右,远高于欧美同业,也远高于我国四大行平均约2.65%的水平。而综合化经营在过去20多年中也取得了辉煌战绩,有些国际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高达60%,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金融服务集团。但好景不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综合化经营又重蹈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覆辙被再次推到风口浪尖。所幸美国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仅采纳了“沃克尔法则”中要求吸收存款的银行必须剥离衍生品业务的规定,虽然该条款遭致华尔街银行家的抵制,但对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太大伤害。当然,还有些银行走向了专业化道路,以某项业务为重点开展金融服务,比如美国的纽约梅隆银行,即是全球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代管和托管总资产高达1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2011年全年的GDP;瑞士银行则将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作为三大核心业务。我国目前也出现了一定的“脱媒趋势”,而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深化改革也将可能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因此通过综合化经营拓展营利空间是很多银行的战略方向。国内一些银行开展了非牌照类的投行业务、资产托管、资产管理等业务,并试点参股保险、信托、基金等,但目前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内,该战略的实施仍受到一定限制。由于综合化经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比较而言,大型银行更适合综合化的战略选择,而规模较小的银行则更适合走专业化路线。

  总之,商业银行发展初期的汇兑、贷款、支付等一些基本功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核心功能随着经济发展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未来,可能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将演变成综合化金融服务集团,以金融服务为核心功能;但大部分小型的商业银行还将会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即使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中,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功能仍不可替代。与传统的存贷业务相比,现代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更强,前者的客户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主,后者则以高端客户为主。因此,一些大型国际银行通常将母国作为大本营,主要开展传统的存贷业务,以惠及国民、支持国内经济并吸收存款;而其他高端金融服务业务则在全球寻找客户,赚取高额利润。而大部分小型银行还将以本国或本地区为基础,以信贷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的社会功能及监管

  银行作为经济体系中众多行业中的一个,其核心功能的变迁取决于其是否能够获得盈利;但与此同时,银行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因此其经营发展及准入受到更多的监管和约束。

  银行具有汇集和配置社会资金的功能,对于社会财富安全和经济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以我国为例,截至2011 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80.9 万亿,贷款余额为54.8 万亿,分别是我国2011 年GDP总量的2.03 倍和1.38 倍。虽然银行集中了绝大部分社会资金,并在资金运用分配方面起主导作用,通常看似比较强大,但由于银行以负债作为经营的基础,杠杆率很高,因此银行业是比较脆弱的。信用是银行的生命,一旦银行出现信用危机,挤兑的发生往往导致银行流动性枯竭而倒闭。银行倒闭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是惨痛的,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8800多家银行倒闭导致居民的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消费停滞,严重损伤了美国经济。为此,美国在危机之后便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也相继引入该项制度。目前,全球约有80 个国家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另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成立了中央银行,以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并要求银行缴存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作为应对存款计提的保障。银行的脆弱性是由其内在的结构缺陷所造成的,因为银行的存贷款期限通常并不匹配,一般为短存长贷,而且即使是长期定期存款,在储户要求提前支取时,银行通常也不得拒绝,而银行若要向长期贷款客户提前要回贷款则实属不易,因此银行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一般监管机构对银行的流动性有一定要求,比如贷存比、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等。

  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及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货币学家梅耶曾将“银行”定义为“创造货币存量的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发放信贷具有货币创造功能,对于通货膨胀水平和资产价格有较大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对银行的放贷规模和增速通常会进行引导。2009 年中国10 万亿的天量信贷规模直接导致了当年股市和楼市的暴涨,并带来较大通胀压力,阻碍经济平稳发展。因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速进行调控有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来发送宏观调控的信号时,只有健康的商业银行体系才能将货币政策有效、迅速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