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除垄断将派生巨大制度红利

破除垄断将派生巨大制度红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广西、福建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指出,要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愈加暴露,尤其需要加快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银行暴利、金融和国企垄断等问题。

  拆除樊篱推进市场化改革

  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温总理讲话透露出的信号是,下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打破各领域垄断将是重头戏。我们必须打破垄断行业的既得利益,才能使得经济体制改革向前推进。

  传统的垄断领域多属于高利润率行业。以近期备受关注的金融领域为例,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2011年,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 年增加2775 亿元,同比增长36.3%。而在利润如此高的这样一些领域,民间资本的进入却非常困难,频频遭遇“玻璃门”、“弹簧门”的限制。

  有业内人士表示,真正改变中国银行业凭借垄断地位“赚钱容易”的不正常状况,唯一路径就是打破垄断,降低银行业进入的门槛,让民间资本可以合法地进入银行业。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大投资、外向型经济驱动发展,整个经济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又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都是体制机制问题,解决这些体制机制问题非常迫切,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深化改革、破除垄断。”余丰慧说。

  垄断对经济危害越来越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之所以步履蹒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彻底拆解垄断这个历史包袱,因为产业链中如果某一个环节存在垄断,就会影响公平竞争,上下游就会出现矛盾。

  比如,近些年,消费者对垄断行业收费问题的投诉居高不下,一些垄断行业高收费、乱收费、强迫收费、欺诈收费等现象频现;通讯服务和金融服务行业的“霸王条款”久拖不决;一些服务差、收费高的垄断企业,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不正常生长。这些典型的“垄断病”,不但备受消费者诟病,同时严重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余丰慧分析说,垄断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综合来看,垄断企业在经济产业链中经常处于中间环节,上下游企业生产都离不开,影响面大。如果这些领域竞争不充分、垄断力量过强的话,非但谈不上提供良好的服务,还会导致价格改革步履维艰,进而挤压上游企业的利润,推高下游商品的价格,成为成本推进型通胀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使实体经济处于困难状态中。

  “垄断实力太强正在扼杀社会的经济效率,正在削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最终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余丰慧说。

  其他红利弱化需制度弥补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的出口红利、外贸红利、成本红利、人口红利等都在逐渐弱化,正处于一个向制度红利过渡的关键时期,如果破除垄断,推进市场化进程,便可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要靠新引擎,只有新一轮市场化红利、制度红利,才能填平旧红利消失之后形成的洼地。

  余丰慧分析说,与以往不同,政府不可能再度大规模地动用货币刺激、扩大出口、增加投资等方式拉动经济,但是,我们有庞大的民间资本,却苦于垄断壁垒多而投资无门,如能切实打破垄断,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投资的主导力量,这样的制度红利将极大激发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并使市场经济迈入新的阶段。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微博)认为,现在需要国家投巨资去做一些公共服务性的事业,其它的竞争性领域,无论是日常消费品、能源还是金融等,都应该放开,很多方面的政策需要不断改进,使得民营企业在国内的投资有利可图,同时有安全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