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高利润背后逻辑 百业枯则金融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2日 01:17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时卫干

  根据银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到去年末,我国银行业净利润达1.0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6.3%。此项数据一出,天下为之侧目。在许多民营实体小微企业举步维艰的反衬下,许多评论认为银行业利润“畸高”。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银行业的高利润呢?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数据。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不同的是,衡量商业银行赢利能力的,除了净利润这个规模性指标外,也要看资产收益率(ROA)和资本收益率(ROE)这两项效率性指标,还必须考虑杠杆率的作用。作为金融企业,银行经营具有一定的杠杆率(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外总资产),正是因为杠杆率的存在,所以银行业往往不用净利润率这样的指标,而主要以ROA和ROE来衡量其赢利能力。

  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银行业资产收益率为1.30%,资本收益率为20.4%。无论是ROA或是ROE的提高,都需要银行在增加收入(做大分子)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银行业的ROA、ROE处于较高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单纯讨论银行业净利润的绝对额意义并不大。

  其次,我们来分析银行业巨额利润的成因。第一,这归因于2008年以来银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2007年底时,银行业总资产只有53万亿元,但到了2011年末,这一数字已快速增长到113万亿元,短短4年翻了一番还多。规模的扩张直接带来了银行业利润的增长。第二,归因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近几年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给银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之近几年处于加息通道,有关部门每次调整利息时较好地保护了银行的利益,维持了较高利差。去年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从紧后,前几年上马项目的资金需求没有减弱,使得银行的利差有所扩大。第三,要归因于银行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中国银行业近几年的改革成效毋庸置疑。

  总之,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枯则金融枯。2011年银行业的高利润,与近几年的快速扩张有很大关系,是中国金融体系在特殊阶段的产物,其高增长在未来并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至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难、民间借贷盛行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目前的金融体系还存在结构上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来通盘研究解决。

  从银行业高额利润所引发的一个需要思考的关于金融体制的问题是:2008年以来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把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行业远远甩在身后,银行“一家独大”的现象明显放大。近几年,银行业在国际化、综合化等方面都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则缺乏这方面的条件和实力,也鲜有成功案例。历史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到现在银行独大的格局,其作用与影响还需要时间来观察和检验。

  最后,简要展望一下未来。要改变目前社会对银行业的片面看法,一是银行业自身要努力,更深、更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二是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把各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落实好,增强实体企业的赢利能力,多予少取。三是构建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共存的金融体系,发挥好小型金融机构的作用,切实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多疏少堵。(作者系银行业人士、中国社科院博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