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齐鲁银行事件终究是纸里包不住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5日 04:18  京华时报[ 微博 ]

  有媒体报道称,近日济南破获一起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涉及济南多家银行,其中齐鲁银行涉案金额较大。一般这种事曝光后,无辜的方面都会立即跳出来澄清,可如今除工行有人明确否认卷入这一案件外,其他金融机构既无人出来证实,也无人出来证伪。一时间,齐鲁银行事件扑朔迷离,猜测纷纷扬扬。

  不过银监会2010年12月31日的表态间接证实了一些内容,银监会表示:“济南牵涉到一起伪造金融票据案件的银行目前运行正常,当地公安机关对该案的侦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监管部门和相关银行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侦破案件。”

  无论最终查处结果如何,涉及金额多大,涉及银行有多少,这个案子都带来一些反思和警示。

  这几年虽然金融监管部门越设越多,吃监管饭的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在笔者这个在银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资深人士看来,监管效果远没有一些汇报材料说得那么好。

  客观地说,这么多年来大型银行的改革确实取得了成绩,监管也越来越规范。但早期的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几乎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监管漏洞百出。这些银行直接隶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监管部门只是从业务上监管。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等多方掣肘,监管尺度和执行力都大打折扣。这些银行面临的资产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内控风险都不容乐观。

  一些商业银行至今仍经不起市场竞争和银根收紧的考验。在多年货币超发背景下,这些银行过惯了“宽松”日子,习惯于在流动性泛滥下经营。一旦银根收紧,立马“原形毕露”,出现存贷比、资本充足率超红线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金融机构正经本事没有,只好走歪门邪道,采取恶性竞争、票据抵押等手段吸收存款。由于银行不可能完成这种吸收存款全流程操作,必须由客户(包括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配合,这就给了伪造金融票证骗取资金者以可乘之机。在齐鲁银行事件之前,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哈尔滨中行高山盗取10亿资金案件就是利用揽存款之机得逞的。

  去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笔者曾担心一些银行资金紧张,会出现高息揽储,不幸一语成谶。从央行收紧银根到商行资金紧张,再到商行为了缓解头寸紧张而高息揽储,再到出现伪造金融票据骗取资金大案,说明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低,竞争力弱,银行业监管防线堪忧。

  不仅如此,当前还有一个极坏的现象是,相当多的人和机构对金融风险、银行经济案件以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纸里包火”的态度。结果将小问题酿成大问题,让小风险长成大风险。比如这次的齐鲁银行事件,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早就预警提示过,结果遭到齐鲁银行弃用,最终酿成大案。

  现在许多金融机构包括部分上市商业银行,很喜欢搞公关封闭消息,只要有负面新闻一律不让报道,说是担心引发金融风险。其实在风险有苗头时公开消息,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才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否则问题一旦“长大”,其破坏性难以想象。现在金融机构各类案件一旦“爆发”,涉及金额动辄上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齐鲁银行事件事发并曝光,终究是“纸里包不住火”。

  □特约评论员余丰慧知名财经评论撰稿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