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于民是个不错的想法,只是别唱成了“空城计”。
针对近日成为热议的银行收费问题,银监会日前特地向媒体发布消息称,将就银行服务价格重修事宜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被银行无休止“收费游击战”搞得疲惫不堪的公众,似乎可以“Yeah”的一声了。
目前,银监会与国家发改委正在修订《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稿已经先发到了商业银行手里,然后还会“进一步听取公众意见”。谁先谁后,谁主谁次,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为什么不将草稿一并交与银行和公众参与讨论呢,使得两方的意见可以在同一基础上施加影响。商业银行先看完了,交到公众手里的版本无疑已带有倾向性,公众所能做的也只是发发牢骚,至于这牢骚能不能被听取,则完全不可知。
其实我们特想知道,问计于民,然后呢?很多刚开始轰轰烈烈的“问计于民”都是没有了然后。因此,这个民意的具体范围如何划定,来自何方,是虚无缥缈的空气,还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者;民意将何时开始征询,以何种方式被采纳,采纳的比例会是多少,理由又是如何,这些统统需要向公众“答疑解惑”。如果只是囿于这段时间民意的沸腾,做个姿态,安抚一下,银行业也未免过于要面子。至于是否会搞一个“听证会”,更是不可能,因为就为要不要涨2元钱,既折腾,成本也划不来。
银行服务收费与否,一个市场化的行为,偏偏需要照顾民意,只能说明银行也心虚,知道自己是垄断,收费无法服众。美国银行也收费,只不过,美国不仅有大银行,城市里还有星罗棋布的社区银行,这才是选择。而横亘在储户面前的3000多项收费名目,再怎么“问计”,费也还是要收的,因为银监会是管不住商业银行的牟利冲动的,这倒不是说其有可能“护犊子”,而是在于竞争的缺位和不足。当前国内银行的竞争,正如专家所言,只是“看上去很美”。银行和储户,天生的地位不平等,专业化不同,信息不对称,游说的力量更是“一盘散沙”的储户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收费与否,基本上就是银行在操纵议程,储户只能是应激式的反应。
一边是7项,一边是3000多项,严禁7项,剩下的那些就都开禁了吗?有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味。而就是这严禁的7项收费,也都是原本就不收费的,不得不让公众对银监会管理银行收费乱象的诚意打上问号。连带着“问计于民”这个事,也显得是应付当前汹汹民意的“权宜之举”。民意不是一道花瓶程序,有了它就“师出有名”了。放下身段的同时,如果能够让利于民,才是公众期望看到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