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
虽然央行和银监会三令五申地要求各银行执行差别房贷政策,即首套房利率低至7折、二套房上浮10%、三套房拒贷或慎贷,但记者近日走访多家银行后发现,由于利益关系,商业银行反而提高了首套房房贷利率,并采取各种方式削减二套或三套房利率。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状,让零差别房贷新政执行情况堪忧。
在央行近日举行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再次强调:下半年要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不过,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所谓的“差别房贷”,却演变成了“嫌贫爱富”。
买房人小胡告诉记者,他近期打算首付50万元贷款100万元购买自己的首套住房,虽然首付和贷款成数均符合标准,却难以在市场上寻找到7折贷款。在遍访包括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多家中资行遭拒之后,最终他在汇丰银行处申请到了贷款。
而记者近日走访多家中资银行后也发现,出于利润考量,商业银行反而提高了首套房利率,并采取各种方式削减二套或三套房利率。例如,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数银行目前均已暂停首套房的7折申请,最低仅能放到8.5折。各银行网点纷纷表示,提高首付比例、减少房贷利率优惠系总行文件要求。
如果说商业银行取消7折优惠是“在商言商”,尚无可厚非的话;那么,以各种方式为多套房贷款“减负”,却暴露出银行“嫌贫爱富”的心态。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央行规定二套房贷款最低上浮10%,但实际操作中可通过“气球贷”等方式降至基准利率。由于采取5年以下的短期贷款利率累计方式,此种做法完全符合监管要求。不过,“气球贷”降息却无法适用于首套房。
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该行可采取抵押贷款、存抵贷等“擦边球”方式,实际上给予二套房7.1折或7.5优惠。
此外,对于“认房又认贷”的多套房确认原则,部分商业银行也帮助贷款人以各种手法加以规避。商业银行的“认贷”标准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库的贷款记录为主,只要个人征信数据库中能够查询到借款人家庭名下有过1次贷款记录,那么不论该房产贷款是否已结清或出售,再申请贷款时都将按照第二套房的标准对待。
但事实上,由于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产主管部门尚未推出统一的房产信息查询平台,银行往往只要求借款人对其提供的家庭住房套数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因此,住房套数便由借款人决定;而银行此种做法也算得上是“尽职调查”,足以应付合规要求。
对此,有商业银行高管向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房贷优惠之所以向多套房客户倾斜,主要还是“二八效应”使然。多套房客户一般都拥有足够资产成为银行贵宾客户,个人资信情况一般也较好,银行在向其发放长期贷款的同时,还可以向其推销保险、理财产品、证券托管、基金产品、私人理财规划等综合金融业务,并有机会追随客户的资产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反之,随着收储成本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长期存款成本已超过3%,运营成本约为1%,再加上营业税0.2%,三者相加已接近七折房贷4.158%的贷款利率,逼近盈亏平衡线,银行自然不愿给出最优惠利率。
不过,尽管银行方面的理由充分,但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状无疑让差别房贷新政的执行情况堪忧。而房贷政策的变幻莫测,也让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再次升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