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垄断未打破 银行怎能停止牟利冲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 00:09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王石川

  经过调查了解到,曾经让银行陷入“口诛笔伐”的同城跨行ATM取款手续费再有部分银行跟风上涨。继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四家国有大行全部实施同城跨行手续费4元的标准后,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也从本月开始正式上调这一手续费。

  跨行取款手续费从2元遽升为4元,涨幅高达100%,可谓翻番,这种大手笔非一般企业所能为、所敢为。持允而论,跨行取款收费不是不能调动,非要其维持在恒定的位置并不现实,但是,要上涨需要预设两个前提,其一,变动须讲道理,即说清楚为什么要涨价?其二,涨价需经过民意参与,因为一旦涨价就必然损害用户利益,也就事实上撕破了事实上的契约关系。正如有学者所称,“你提价的时候,第一要知会客户;第二要听客户意见;第三你要增加费用的话你究竟是哪些服务得到改进了。”

  遗憾的是,此次多家银行上调跨行取款手续费,是偷偷摸摸、悄悄进行,并未知会客户,比如据报道称,银行网点外的ATM机旁没有任何关于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涨价的提醒,不少客户在不明单笔手续费金额的情况下,感叹“被涨价”了。也没有讲清为何一下子提价这么大的幅度,更没有在提高手续费之后向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它们依然傲慢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这种单方面突然提高手续费的做法,显然既不诚实也不公平,在不平等的博弈态势中,客户不得不被自愿。

  其实,银行擅提手续费并非孤例,也非始自近日,前不久深圳部分银行将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提至每笔4元,被市民质疑为乱收费。再往前说,去年7月3日央视《第一时间》就报道:招行和建行的深圳分行已经从2日开始,翻番上调了同城跨行取款的手续费,由之前的2元钱每笔涨到4元钱,成为首批正式上调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标准、打破行业惯例的银行。在银行多过米店的现实语境中,在顾客就是上帝不停聒噪的今天,银行擅提手续费无疑是对客户的不尊敬,无疑是自掘坟墓,试问,银行为何敢于擅提手续费?

  原因极其简单,这只不过是垄断企业的垄断之弊间歇性发作的又一例证而已。涨还是不涨,涨多还是涨少,一切体现着权力意志,在所有的企业中也只有垄断企业敢这样做。也许有人会说,当前不少银行已经改制,纷纷上市,并且银行基本形成竞争格局,但事实上,判断一个市场是竞争还是垄断,重要的不是看这个市场上有几家企业,而是看政府是否通过强制性措施禁止其他企业进入。由此而言,银行业仍是不折不扣的垄断业,更应该看到且不说几大国有银行,即便一些商业银行,哪一家没有权力荫庇的背景?也因因于此,银行才敢想提手续费就提手续费,才敢逆民意而行,才敢不把客户放在眼里,也才敢将相关法规视若无物——《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也许跨行手续费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用事业价格,但该手续费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没有程序正义,没有民意参与,擅提费用是行不通的。

  也许还会有人说,你不满跨行取款手续提高,你可以不再使用跨行取款,甚至用脚投票,转向其他银行或外资银行,且不说跨行取款因其便捷,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岂能说停用就停用?再说,当所有的银行心照不宣地都提价,如何转向其他银行?外资银行刚一进入国内时,有人期待它们成为激活沉闷和封闭市场的鲇鱼,但因为一些原因,它们发展并不顺畅。

  银行敢于擅提手续费,还是因为“不提白不提,提了也白提”,换言之,违法成本近乎为零,除了受到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之外,他们毫发未损。众所周知,前几年,因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费一事,民怨沸反盈天,当时有全国人大代表愤而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寄出一份紧急建议——建议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暂时叫停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费,称“这次收费(查询费),来得迅速,而且涉及面如此之广,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建议,反映群众的心声。”

  与此同时,无论是坊间还是舆论,包括律师,无不强烈反对,后来银监会终于出面表示,“银行卡ATM跨行查询一个月内免费四次;超过四次的,每笔手续费至少0.2元”。很显然,胳膊并没有扭过大腿。还有一个细节需要一提,当初银行巨头口口声声地称,跨行查询收费是和国际接轨,但业内人士调查发现,所谓的接轨仅仅是和巴基斯坦接轨,是银行为了收费而不惜寻找的借口而已。银行想收费就收费,并且一收就能成功,监管部门俨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无形之中就纵容了银行的坏脾气,既然能够多收费为何不收费呢?

  数年前,有心人调查发现,商业银行可以收费的项目多达100余项,银行收费时代已经到来。斯言不谬,小额账户管理费、密码重置费、银行卡挂失费、短信通知费……令人眼花缭乱,但显然有的收费明显属于乱收费,比如日前备受诟病的点钞费。可以说,如果不遏制银行蠢蠢欲动的利益之手,客户必然沦为唐僧肉。问题是,如果垄断未被真正打破,如果监管部门依然半睡半醒,银行怎能停止牟利冲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