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项俊波:2010年是中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6日 02:48  21世纪经济报道

  项俊波

  不平凡的2009年即将过去,作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政府通过综合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克服了外需下降对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使我国经济实现形反弹,并为世界各国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

  在支持经济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结构调整将成为银行业关注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

  经济模式变革推动结构调整

  当前,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2009年第三季度,按照GDP不变价环比折年率计算,美国经济增长率反弹至2.8%,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反弹至1.5%,日本经济增长率反弹至1.3%,世界各国经济都逐步摆脱衰退开始复苏。

  但是,世界经济即使恢复增长,其增长速度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之前那么高的水平。IMF预计,2010年,美欧日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5%、0.3%和1.7%,尽管都将进入正增长,但增速却比危机之前的水平明显下降。

  最关键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借贷型过度消费模式受到沉重打击,美国居民净资产一度减少高达13万亿美元,曾经沉浸于消费盛宴的美国老百姓如梦方醒,意识到负债消费迟早是要还的,开始改变自己以前的消费模式。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所做的一份美国居民消费调查,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将主动改变之前的过度消费模式。10月份美国居民储蓄率为4.4%,远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气候变化威胁,必将给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的变革。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会议所引起的巨大关注本身就足以说明,全球社会正在因气候问题而团结起来,我坚信最终也一定能达成协议。实现减排目标的路径也许有很多,但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改变其高消耗、高排放的生活消费方式才是最根本的。世界经济过去十多年所依赖的“亚洲生产、欧美消费”模式,将难以为继。

  对中国经济来说,世界经济模式的这种变化,意味着在短期内我们不能奢望出口出现快速增长,即尽管今年出口下降、基数较低,明年的出口同比增幅也不会太高。但从长期来看,这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也许正是我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大机遇。今年11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感,更彰显出我国政府通过降低碳排放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和信心。

  与此同时,明年逐渐好转的经济形势也将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GDP增速在今年顺利“保八”的基础上,明年将进一步提高,若无大的意外,明年GDP有望达到9%的水平。而价格方面,CPI已经在今年11月由负转正,预计明年将实现3%左右的正增长。较快的经济增速,温和的物价环境,使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长期性问题上来。

  银行业将加大信贷结构调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整个金融经济的脉动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也为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提供了大好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一直如火如荼地推进。时至今日,银行业改革成效斐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日益提高,经营效益不断改善。截至2009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5.3万亿元;商业银行加权资本充足率为11.4%,远高于国际监管要求;不良贷款率为1.66%,比年初下降0.8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44.1%,比年初提高26个百分点。2009年前三季度,14家上市银行全部实现盈利,且有10家利润同比正增长。最关键的,中国银行业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得以独善其身,保持了良好的投融资功能。2009年,在很多欧美银行因金融危机纷纷惜贷缩贷的时候,中国银行业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的作用,全年新增贷款将近10万亿元,对遏止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过,2009年的天量信贷投放,也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可能随贷款快速增加而自然提高,商业银行今后一段时间的贷后风险管理任务十分艰巨。随着经济逐步回暖,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银行必须在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继续做好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特别是今年已开工项目后续资金支持的同时,着重做好信贷结构调整。有望在2010年到来的利率上行周期,也将为商业银行从容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机遇,逐步降低对“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发展行业的授信,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居民消费等领域的资金支持。

  特别地,商业银行应加大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前布局。这一方面,需要银行必须具备战略性眼光,因为从短期看,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的收益可能并不低,而新兴行业的收益也可能并不高,银行只有把握好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平衡点,才能在为自身打下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保驾护航。

  银行国际化、综合化坚定前行

  回首中国的经济改革之路,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伴生于经济发展,并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而悄然成长。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商业银行国际化和综合化一直保持稳步发展,近两年来,更是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以及收购或参股的境外机构总数已近百家,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相继开闸,我国银行在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国际大银行开始收缩战线,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综合化进程也有所放缓,个别金融机构甚至在国际化中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整个国际化、综合化进程仍在谨慎而坚定的前行。今年,又有几家国内银行的海外分行或子银行开业,农业银行则相继在法兰克福等地设立了海外代表处,香港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开业。

  银行业坚持国际化、综合化经营的趋势不动摇,原因在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趋势,并没有因此次金融危机而发生改变。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我们的国际化和综合化程度不是太强,而是还远远不够。就商业银行国际化而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这几年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每年都在40%以上,客观上需要中国银行业随之走出去,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而言,国际化也是银行谋求更大增长空间、分享全球经济成果的必然选择。全球化的布局有助于商业银行抵御个别国家的周期性经济波动,适当地分散经营风险。在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银行业会以更加积极稳健的姿态,在国际化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因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产生,今后也必然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继续扩大。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市场中间接融资比例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可以预见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必将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客户“脱媒”的大趋势,依托自身的客户和资金优势,拓展横跨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两个领域的业务,实现客户“脱媒”不“脱行”,通过综合经营实现更大的发展。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2009年11月26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望2010年,走出危机的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经济将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业也将因此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要把握住这个机遇,就必须调整银行业的内外部经营结构,调整内部信贷结构是为优化当前的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国际化和综合化则是为将来创造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

  (作者项俊波: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标题经编辑修改,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