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次级债再发:银行发债是否卷土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 01:50  金融时报

  记者 金立新

  9月2日晚,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同意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券。在今年上半年银行发债已经告一段落后,兴业银行的发债是否意味着银行发债将卷土重来?

  事实上,上半年来银行高度集中的发债是有其自身背景的。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元,虽然在信贷增量中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半壁江山,但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增量也很大。信贷巨增所导致的结果之一是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银行200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中、建、交4大行和浦发、华夏、民生、招行、兴业、中信、深发7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微升0.04个百分点外,其他各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普遍下滑,其中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更较年初下滑了2个百分点以上。但是,在普遍下滑之中也有所不同,4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的是中国银行,但也保持在11.53%的较高水平。核心资本充足率则除交行8.81%低于9%以外,其余3家银行均在9%以上。而7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明显要大很多,资本充足率在10%以上的有3家,9%以下的也是3家。核心资本充足率在7%以上的则只有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正因如此,银行融资“补血”成为最紧迫的任务。

  如此看来,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确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银行发债是否将卷土重来最直接的动能在于银行对满足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需求,但更与宏观的经济形势和金融政策有关。

  今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虽然同比下滑,但环比数据继一季度增长后,二季度持续增长,环比增长幅度达到36.27%,盈利能力渐渐好转。在此背景下,以利差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的冲动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政策层面,管理层显然注意到了信贷高速增长下的隐忧。

  日前,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在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时,主要商业银行(含国开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其他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目前对于这一政策,各商业银行反应颇为强烈。

  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以今年半年报所披露的情况看,至少有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7%而没有资格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6家银行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和浦发银行已选定扩股融资来补充核心资本充足率。招商银行计划在A、H股市场配售股票,预计募集资金150亿至180亿元;民生银行计划年底之前H股上市融资,计划筹资金额200亿元人民币左右;深发展则计划以每股18.26元的价格,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至少3.70亿股但不超过5.85亿股的新股,募资67亿至107亿元;浦发银行则计划在A股定向增发募资150亿元。4家银行中,除了浦发银行因为核心资本充足率只有4,68%,将这一指标提升至7%有一定难度外,其他三家银行如果融资顺利,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可以达到7%。但要完成在股市的筹资需要的先决条件是股市走好,以目前股票市场的形势看,不确定因素很多。

  此外,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商业银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原则上应面向非银行机构发行,商业银行投资购买单一银行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15%,投资购买所有银行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总额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20%。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中全额扣减本行持有其他银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由于次级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整体规模中所占有的份额较小,这无疑将加大银行发行债券的难度。

  此次兴业银行债券的发行应该说是抢到了一个好时机。但对于那些核心资本充足率尚不足7%的银行,尽快通过其他途径融资以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成为了一个更紧迫的任务。很显然,各家银行扩张的内在动力和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下一步,银行发债是卷土重来再掀高潮还是润物细无声,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对节奏的把握上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