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贷资金加强监管不意味改变政策基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05:08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监管部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信贷规模,而是为了使信贷资金更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减少违规信贷。下半年流动性情况一方面要看信贷增速,另一方面更要看到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货币乘数和外汇占款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后两者如果回升意味着我国流动性依然宽裕,其增长模式将由信贷渠道转向内生式创造。

  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促进了地区协调和“东、西统筹”;支持了外向度较高、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东部沿海地区;保障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稳定发展;消费信贷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行业、民生领域得到重点支持。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市值雄踞全球前三。但是,上半年7.37万亿元天量信贷投放之后,商业银行除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信贷风险外,各家银行也普遍面临着较大资本压力。业内人士认为,银监会近日出台的一系列管理办法,不仅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化解银行业整体风险,而且有利于银行贷款真正用于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被挪作他用,监管的加强并不意味着政策基调会有所改变。

  管好信贷关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81.3亿元,不良贷款率1.77%,分别比年初减少421.8亿元和下降0.6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34.3%,比年初上升17.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普遍达标,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中国银行业整体表现良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不断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倾向有所抬头。金融监管当局已多次提出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为此,近日银监会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监管新规。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只不过是银监会近年来一揽子贷款业务监管法规修改与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人士称,《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强调要求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意味着银行会直接将贷款资金划入最终收款人账户,信贷资金流向将受到严格控制,信贷资金违规挪用现象将被有效遏制。银监会表示,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旨在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银监会还将出台《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个人贷款流向。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管理好银行贷款,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责任重大。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也与贷款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

  加强监管力促银行业严守风险底线

  而8月3日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对实施新资本协议相关指引征求意见》公告及7个意见征求稿,将管理层加强银行业资本风险监管推向高潮。

  由于上半年商业银行放贷迅猛,多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面临着下降的局面。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多次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根据上市银行今年一季报,中行、工行的资本充足率仍保持在12%以上。浦发、深发展、招商的资本充足率分别在8.72%、8.53%、9.22%,已低于10%的监管要求。而一些未上市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能更低。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曾强调:保增长、防风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严守资本充足率底线,保持资本充足率在当前水平上的稳定,确保资本构成的质量;严守拨备覆盖率底线,在年内必须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

  实际上不只是在国内,国际银行业也开始着手根据情况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调整。本月中旬,新扩员后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第一次会议上,对监管资本框架作出了几点改进,其中包括提高压力时期可提取的缓冲资本储备;提高证券化资产的风险缓冲;纳入一项特别的“新增违约风险资本”,以涵盖违约和信用评级下降所带来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改变去年底以来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导致的资本充足率不足状况,目前商业银行在低利率环境和通胀预期条件下普遍选择了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资本金。据统计,上半年,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上共发行次级债12次,总额1042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而下半年以来,交行、中行、工行又分别发行了250亿元、400亿元、400亿元次级债。另外华夏、浦发、兴业、民生、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有不同规模的次级债发行计划,次级债发行呈现井喷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贷款规模直逼10万亿元,相对于去年有30%以上的增幅,银行资本金扩张远远达不到这一速度。除了发行次级债,银行业正在采取多种手段扩大资本金规模,比如民生银行采取增发H股,也有多家银行发行了混合资本债,未来选择定向增发的可能更多。采访中,业内专家对记者说,虽然按照《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目前银行交叉持有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余额多未超过其核心资本20%的“红线”。但是由于次级债和混合债流通性较差,一般都是银行间互相持有,风险并未传导出去,会在金融系统内集聚,因此增加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认为,由于次级债务工具并不能真的增强银行资本水平,因此如果银行依靠发行这类工具来支持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银行的真实资本实力将面临下降的风险。

  银行业管理不会直接影响信贷增速

  对于管理层出台的上述新规,会否直接影响下半年信贷增速这一市场颇为担心的问题,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不会构成直接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维持流动性总体充裕局面。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也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即使7月份新增贷款出现季节性回落,也不代表未来信贷将大幅压缩。众多刚刚开工的大型基建项目在未来两年仍需要融资,可能导致明年的货币政策仍相对宽松。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用贷。“在‘适度宽松’的基调下,下半年央行或动用多种货币工具进行结构性微调,继续改善宏观调控。”连平说。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监管部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信贷规模,而是为了使信贷资金更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减少违规信贷。下半年流动性情况一方面要看信贷增速,另一方面更要看到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货币乘数和外汇占款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后两者如果回升意味着我国流动性依然宽裕,其增长模式将由信贷渠道转向内生式创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