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防不良贷款死灰复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1日 04:55  第一财经日报

  奥尔利克·托马斯·穆尔(Orlik Thomas Moore)

  就像是惊悚电影中你以为已经死掉的恶棍,中国的不良贷款问题或将死灰复燃。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不良贷款问题首次威胁到中国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国有银行向财务情况不好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政府拯救破产企业的意愿成为不良贷款的托辞。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政府转而同意濒临崩溃的国有企业破产,使得金融体系的坏账情况暴露出来。

  1999年至2000年,中国各银行剥离出约1.4万亿元不良贷款,并分配至四家特殊的资产管理公司。政府给这四家公司十年时间来尽可能盘活坏账。2003年和2004年,不良贷款问题第二次浮出水面,准备公开上市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被准许通过处置另一批巨量的不良贷款来扮靓各自的资产负债表。

  为了确保不再出现后患,政府暗示这将是最后一次银行可寄望的救援,未来再出现问题将不会得到国家任何支持。这样的情况持续至2008年末,最后一家国有大型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清理资产负债过程中获得国家慷慨注资。

  经过一段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以及市场化程度不够的低位利率,包括银行风险管理程序的改进,这些都为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水平的不断下降作出了贡献。过去那些恐怖的记忆已经消散,今年4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今年首季不良贷款绝对值和占贷款总额百分比下降。根据官方数据,今年首季结束时不良贷款为594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这一比例大大低于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时不良贷款的比例。

  隐藏着问题?

  在中国银行体系中,贷款分为5个类别,前两个是“正常”和“关注类”(special mention)贷款,认为这两类贷款违约风险较低。其余3个类别均被视为不良贷款,均有不同的违约可能性。“次优等”(Sub-prime)贷款、“可疑”(doubtful)贷款和“损失”(loss)贷款都有很大的违约风险。

  由于贷款总量迅速增长,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百分比的下降乃意料之中。但是,不良贷款,以及所有贷款分类绝对值数量的下降多少有些让人惊讶。

  直观的,企业倒闭(广泛报道遍及出口部门)和公司盈利能力骤降应该意味着不良贷款增加。即使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没有立即猛增,但“次优等”或“可疑”贷款至少应该有所上升。

  但是,不管是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还是“可疑”或“次优等”贷款都没有增长的事实让人感到迷惑。原因之一,可能是金融危机倒闭的第一批公司由于规模太小而不能从正规的银行贷款中获益,只能依赖于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这些企业的违约,可能导致非正规银行部门的资产恶化,但不会出现在正规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上。

  第二个可能的解释是,今年第一季度猛增的贷款中一部分被企业用于偿还债务,因此真正的不良贷款规模被隐藏了起来。

  最后,银行也许会在贷款到期前重新规划,包括展期等等,从而避免确认为不良贷款。传闻确凿的显示政府和银行正在致力于解决该问题。

  但是,看看不良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间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为不良贷款可能死灰复燃的观点提供些许支持。

  过去两个季度,几乎所有减少的不良贷款都来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农村商业银行——更多面向小型企业,以及外资银行,更迅速辨识不良贷款,其不良贷款水平快速上升,但所涉及的绝对值相对较小。

  担心的理由

  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相互重新谈判、滚动债务,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不良贷款。事实上,向还款能力存在疑问的公司放贷越多,只会令未来的不良贷款问题恶化。但是,不管眼下是不是存在不良贷款,总有那么一些理由认为不良贷款总是会出现的。

  首先,新增贷款大幅激增,今年前4个月新增贷款超过5万亿人民币。从某种角度看,这些贷款势必已发放至那些通常情况下信誉不怎么好的项目,因此违约风险上升。

  其次,许多新增贷款为政府指导发放,这些贷款将推动经济滚滚向前发展,但没有冷静思考这样做的风险和回报。这样一来意味着资信不佳的项目获得了资金。

  第三,经济正进入增长放缓的阶段。不管经济是呈“U”形还是“V”形复苏,很少有人认为会迅速回到10%的年增长率。那些在经济迅速增长前提下发放的贷款将面临压力。

  第四,大量发放至工业部门的贷款将用于提高产能,这将使中国超额供给问题恶化,当外部需求消化掉大部分超额供给时,经济就会进入一段持续时间更长的疲弱期。这样的局面将使得企业面临更具挑战的环境,企业倒闭的情况增多,从而引发更多不良贷款。

  最后,资产管理公司确实未能成功处置所有,甚至绝大部分从银行接手的不良贷款,在精确计算不良贷款总额时,这些都必须考虑在内进行加总。

  出于上述这些原因,我们认为不良贷款将会在下半年的任何时候浮出水面。

  不要恐慌

  但是,对中国经济中的银行业来说,这些都不会即刻形成一场大灾难。

  总体看,目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较高,因此它们能够自我消化部分未来损失。另外,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稳健,债务水平也相对较低。即使不良贷款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也并非意味着金融体系会闭塞,或是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场大灾难。

  中国银行体系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转变过程。过去几年,主要商业银行已经上市,渐渐的根据商业规则进行管理和经营。现在的担忧,是非常高的不良贷款水平会不会引起对政府再次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依赖,而这将使得这些银行重新回到政府掌控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过高的不良贷款水平将影响银行的放贷决定,例如,会降低银行向具有一定风险的中小规模企业放贷的意愿。

  最后,政府为保护银行不受不良贷款拖累的措施,也许会影响到银行业更大范围的改革和经济部门重组。特别是,中国存贷款利率由政府设定,两个利率间较大的利差确保了银行享有一个不错的利润率水平。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将鼓励银行间的竞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居民为养老和防病的储蓄,而后者将刺激消费。表面看,如果政府被迫保留存贷款利差以确保银行利润稳定,那么利率市场化化给经济带来的益处将被搁置。

  (作者系SMRA驻北京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