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炤坤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不少商业银行名义上宽松实际上紧缩,中小企业获取信贷支持仍处于“望梅止渴”阶段。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措施。银监会要求大中型商业银行力争最迟不超过二季度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已经建立相应机构。这使得“久旱望云霓”的中小企业有了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信贷投放普遍存在“恐小”心理,抵押难、抵贷比太低、会计和信用资料获取难等仍然困扰着中小企业。有的银行还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变相增设了存款量、资金日流量和中间业务量等附加“指标”。
山西一家市场前景不错的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因为抵押物不符合要求,向农村信用社申请100万元贷款无望;一家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同类企业中还算不错的中型奶制品加工企业,除当地政府协调农业银行解决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外,其他银行均以审批难等为由拒绝放贷。
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真的是“鸡肋”或“赔钱赚吆喝”吗?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信贷是大量中小银行的主营业务。股份制银行或社区中小银行拥有地缘优势、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可以较好地控制风险、实现赢利。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只要银行将信贷风险控制好,银行资产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大中型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利率上浮实现风险补偿。
作为“草根经济”的大量中小企业,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之源、就业之源、创新之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上,金融业所受影响十分有限,有条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无论从社会责任来说,还是从银行可持续发展来说,都需要银行既“抓大”又不“放小”,既吃“政策饭”又吃“草根饭”,既扶持“老客户”又培养“新客源”。对中小企业“外松内紧”不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