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红漫
围绕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数据的关注日益升温,而对于相关问题的厘清在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关资本市场行情演绎、经济复苏前景,以及下一步“保增长”政策措施的选择与推进。
根据目前的估算,1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将创出历史新高,最多或将达到1.6万亿元。这一超历史规模的数据成为支撑近期A股市场走强、预判经济复苏时间的重要依据。
因为根据经验,货币市场流动性拐点的出现,往往比资本市场底部的确认提前三个月,而资本市场底部的确认,又往往提前于经济实体见底三到六个月左右。据此而言,流动性突然放大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尽管目前还无法看到实体经济真正转好的迹象,但是至少让市场看到了基于经验的曙光——有可能在未来半年内中国经济将走出阴影,转而复苏乃至繁荣。
正因此,伴随着对1月份信贷数据预估规模的不断增加,A股市场在农历新年后的走势极为强劲。然而,当乐观的情绪充斥股票市场之时,围绕信贷规模数据的结构性分析也越来越引人关注。近期有报道显示,在1月份看似庞大的银行新增信贷规模中,票据融资占比居然高达50%以上。而票据融资的现实经济作用不同于长期信贷资金投放,如果以是否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观察,前者的实际作用可能大打折扣。
票据融资是以既有商业合同为质押保障的融资方式,通常是合同卖方到银行申请融资,其目的是为了缓解自身短期资金压力,借助银行融资使卖方提前获得资金周转,并将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去。由此可见,票据融资较之于严格意义上的新增贷款并不相同,票据贷款资金更多的是被用于既有商业合同执行,而不是新增建设项目的投入。尽管票据融资同样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但是据此来匡算新增社会投资规模,却会使得相关数据被大大高估,据此来判断经济形势变化,同样也只会得到一个过于乐观化的结论。
尽管我们对于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影充满信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乐观。单就货币政策而言,1月份的信贷数据表明货币政策的使用已几近极限。对于货币政策的现实作用,一个形象的描述就是:“我们可以牵马到河边,但是无法让马低头喝水”。与之相对应的是,尽管央行可以通过银根放松政策,促使信贷投放规模大幅度增加,但是却无法把控具体的资金流向。商业银行拥有了大笔资金去放贷,但最终信贷资金却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还是选择了风险相对较小的票据融资,而非更加有助于“保增长”政策目标实现的中长期新增贷款。
新增信贷数据的这一尴尬,提醒我们要关注“保增长”政策的持续性。其实不仅是货币政策,目前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伴随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渐次出台,资本市场和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掀起一波波资金介入的热潮。但问题在于,投资界对于类似题材的反应是边际递减的,而且一旦全部产业振兴规划出炉后,是否还能够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兴奋点,也存在很大疑问。事实上,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保增长”政策的动力来源,如果完全借助于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就很难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说到底,投资需求属于间接需求,最终受制于市场终端消费需求的制约,而后者才是决定经济何时复苏的根本所在,也才是最终决定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目标与规模的因素。
目前“保增长”措施仍多以短期见效迅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与之相比,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需求的措施却尚未见实质性突破。围绕1月份新增信贷数据的争议,恰恰反映出的就是市场自身的增长选择方向。
(作者为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