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助理财政部长杜鲁门:2011年前中国成IMF第二大国?可能性不大
特派记者 熊敏 华盛顿报道
10月19日,美国前助理财政部长爱德华·杜鲁门(Edward Truman)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在2011年之前在IMF获得超过日本的份额的可能性不大。
他此番表态是回应17日IMF日本执行董事小手川大助关于“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IMF第二大成员国”说法。
本报记者从日本驻IMF办公室亦了解到,小手川大助的预测是一种理论推演,“考虑到中国GDP快速增加,(中国在IMF取代日本)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
目前,IMF增加发展中国家份额的改革推进速度缓慢。
尽管如此,“(小手川大助)这样表态也是值得重视的,它显示了日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杜鲁门表示。
中国有望得到不超过3.5%的份额
据杜鲁门预测,在G20峰会上承诺的“至少5%”份额转移中,中国有望得到不超过3.5%的份额,但“超过日本的可能性不太大”。
目前,中国在IMF的份额位列第六,占3.66%。而日本份额排名第二,占6.02%。
争取扩大IMF发言权是中国在国际事务的重要诉求之一。这一主张在今年9月的第三届G20峰会上取得突破。峰会成员一致同意“至少转移5%”的投票权到“代表不足”的国家。
但《宣言》的用词极为含糊,既没有指明5%的投票权会如何分配,也没有指明哪些国家会减少。《宣言》称:代表过多的国家要向代表不足的国家转让至少5%的投票权。
这与“金砖四国”此前提出的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5%-7%的投票权有明显差距。
随后一周举行的IMF/世界银行年会也没有明确如何达成份额转移。
不过,IMF成员决定:5%的份额转移将以现有方程式为基础展开。这意味着,份额转移将大量依靠国与国政治谈判达成。
谁要交出权力?在研究IMF的学者圈内,目标国名单已经是公开秘密。它们至少包括荷兰、比利时、瑞士等等。
份额改革的蜗牛速度
尽管就份额改革炒得火热,但改革本身却进展十分缓慢。
截至目前,中国仅享受到一次额外份额提升的好处:2006年IMF新加坡年会上通过的向中国、墨西哥、土耳其和韩国额外增加1.8%份额的决定。
此后IMF还尝试过两次份额调整,其中包括2008年春季年会上通过的大规模额外份额调整。这项调整将使185个成员国中的135个增加份额,其中中国的份额将增加到4%。但这项决定有待落实,目前仍在等待约30个成员国的立法部门批准。
第二次调整即5%的转移。份额的转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一是修改份额计算的方程式,这会改变所有国家的份额;二是保留现有方程式,但提高部分国家的份额,从而稀释其他国家的份额比例。
中国主张修改份额计算方程式,因为它不能真实反映各国经济实力对比。目前决定一国在IMF份额的因素有GDP、经济开放程度、多样化程度和外汇储备。现有的算法偏袒了欧洲小国,而对低收入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不利。
修改方程式受到的阻力不小。据杜鲁门掌握的材料,如果对比理想状态下的份额分配,目前有大约20个国家应该是站在反对方程式改革阵营的,这20个国家包括印度、土耳其、黎巴嫩、捷克等,它们的现有份额高于理想状态。
相比之下,站在中国阵营的国家有大约35个。
此外,IMF还决定从2009年10月开始审查现有方程式,并自2011年1月之前完成对方程式的第14次审查。IMF预计,评审将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