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竞争不择手段 撬客户械斗名声变差

2014年12月19日 09:14  北京商报 微博 收藏本文     

  P2P野蛮生长的趋势仍在继续。为抢客户,“保代公司员工与P2P员工当街械斗致一死两伤的事件”近两日传遍了金融行业。“械斗”只是肢体的斗争,但其背后却是不少P2P公司之间扭曲的竞争和缠斗。

  借款项目争夺白热化

  年末为冲业绩,各家P2P网贷平台的竞争已经有点不择手段。“大客户都去直接融资了,小客户又不敢碰,谁碰谁折”,一位银行业人员发出这样的感叹。P2P行业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局。一位P2P从业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如果没有合适的借款项目,光有大把的投资人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因此,借款项目“撞车”事件在行业内频发。前不久两个P2P平台发布了相似度极高的标,不少投资人质疑“一标两用”,随后两个平台先后将项目撤下,并停止了与提供项目担保公司的合作。虽然两方都澄清为工作人员失误,但是也反映出借款项目缺乏的现状。

  “由于P2P平台不能查询权威的征信信息,所以其中的风险也很大。临近年末行业争抢很厉害,所以这类竞争发生得更为频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平台CEO直言。

  其实除了“撞标”外,“撬客户”可能更让P2P平台愤然。记者了解到,不少平台开始对有意向借款的企业和客户打起“价格战”。同时,不少平台为了争夺项目,可能会让资质一般的企业进入行业。

  不仅如此,在“占有流量就是一切”的互联网时代,不少P2P平台开始抢占流量市场。不少P2P平台买下了多个域名搜索改为自己的流量接入口。前述P2P行业人士感叹,如果继续这样恶意竞争,P2P行业的名声将会变差。

  投资者资金流向股市

  随着股市的雄起,银行降息后贷款利率的下降,一部分投资者涌入股市,而另一部分借款客户涌进银行,还有不少客户准备年底落袋为安。

  阳光宝利市场研究部相关分析人士直言,如果股市本轮暴涨持续时间较长,继续以每天超过1.5%的速度增长,必然会导致其他投资理财渠道用户的转移。其中,受到降息影响而利率下降的P2P和货币基金用户可能会首当其冲将资金转移进入股市。

  对此,深圳金斧子网络科技公司CEO张开兴分析道,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百分之七八十的P2P投资者都是股民,股市上涨很多P2P的投资资金会流向股市,另外也说明了之前有炒股经验的这类P2P投资者撤资的可能性比较大。“牛市行情预计会对P2P资金造成很大的压力,少数自融平台、期限错配平台、庞氏骗局平台首当其冲。”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除了股市的冲击外,渐渐苏醒的银行“老大哥”也按捺不住,开始加速探索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业务。同时,上市公司、大型集团也开始纷纷进入到P2P行业,为自己打开了直接融资的大门。

  一位P2P行业人士感叹,“拼爹”的时间到了,稳健的客户喜欢看P2P平台的背景,银行系P2P平台、大型集团旗下平台以及有国资背景的P2P更受投资者青睐,这势必也让更多的资金涌进了大型平台,中小型平台只能“着急上火”。

  恶性竞争不可持续

  “竞争”存在于各个行业,但是当手段变得“不折不扣”、“恶意带有攻击”的时候,竞争就会扭曲。“P2P行业的恶性竞争如果愈演愈烈,在年底过后也得不到有效地遏制,那么明年P2P行业将面临大规模的并购、跑路、吞并甚至更严重的恶性事件发生。”一位从业者悲观地表示。

  但是记者注意到,不少大型集团通过P2P平台打通了为自己及其客户、上下游企业融资的通路,开始自己做起了P2P平台;而银行系P2P也越战越勇,不少P2P平台已经开始加速与银行的合作,如此一来行业的竞争会更激烈。

  银客网创始人林恩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资本大量地涌入、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虽然P2P市场很大,但是单个品类谁都不允许对手比自己强,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开打价格战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P2P行业目前仍处于无监管状态,令乱象频现。有不少从业人士认为,虽然大家都在说行业自律,但这需要先去粗存精,把行业“良莠不齐”的现状打破,才能形成有序竞争,共同发展。

  不过,也有P2P从业者看好明年的趋势,投米网总经理何彬认为, P2P平台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最终会反向作用于P2P行业服务的逐步提升。未来在行业监管下,相信以后的年关P2P行业不会再这么难过

文章关键词: 股市银行P2P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呼格吉勒图重审获判无罪
  • 体育小牛交易得隆多 曝枪手2600万购巴萨飞翼
  • 娱乐谢霆锋否认与王菲结婚传闻:无聊的事不说
  • 财经中俄货币互换中国亏了吗:没有汇率风险
  • 科技中移动今将推融合通信反击微信
  • 博客李银河: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老师酷似周慧敏 网友跪求要复读
  • 杨红旭:房地产白银时代持续至2025年
  • 牛刀:降准与抛空美元的两难
  • 易宪容:全民炒股的狂热开始风起云涌
  • 许一力:卢布暴跌的背后逻辑
  • 叶檀:俄罗斯危机与98年有何不同
  • 水皮:美用移民偷人 中国用股市偷钱
  • 慕容小散:徐翔来了 巴菲特走了?
  • 冉学东:卢布暴跌对人民币战略启示
  • 洪榕:呼吁重新认识A股的一封公开信
  • 易宪容:人民币将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