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P2P行业担忧受冲击

2013年12月16日 05:11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腾晓萌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家P2P公司很诚恳的说,我们很担心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如你所知,在民间传说中,只有巨无霸银行、一直在温室里养尊处优吃利差的银行,才会担心利率市场化。而互联网金融公司将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真正赢家。传说中,他们更灵活、更了解客户需求、成本也更低。

  但现实是,我所知道的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尤其是涉及贷款业务的公司,获得资金的成本并不低。如果不保证10%以上的收益,几乎没有人会选择这些没有银行招牌的机构。

  你见过银行年底为了揽储,发出一桶又一桶色拉油。那么,你知道如果销售信托产品,除了10%收益刚性兑付承诺,还要送上土豪金吗?

  因为有这么高的成本,所以他们的投资方向,只有可能是那些愿意以20%以上利息融资的企业。这些企业的风险,决定了他们获得资金的水平,也令他们排除在银行客户名单之外。

  你能够想象,如果传说中的利率市场化发生,会是什么情况吗?

  也许银行可以名正言顺的向一些企业收取更高的利息。从理论上讲,只要进行正确的风险定价和贷后管理,这些企业并非完全无法成为银行客户。

  也许银行可以以更高的利息吸收存款。目前大部分小银行官方已经承认,自己吸收存款的利息为上浮10%。同时理财产品收益也正在水涨船高。时近年底,几乎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都已经攀升到6%左右。

  所以你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司能够更上一层楼、提供更高的存款和贷款利息而完全无视风险?

  最关键的是,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除了阿里这样部分掌控交易数据的之外,都没有任何项目选择、交易设计、项目管理的能力。

  平安的陆金所模式已经成为最流行的一种:通过与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对接,让那些机构去负责最有技术含量的金融部分,自己只管通过互联网高息筹集资金。

  他们最可怕的问题不在于项目出问题。对于大部分P2P公司而言,尽管央行各种讲话规定,实际都是资金池模式。如果不是几个项目同时出问题,现金流就可维持。

  大部分死掉的P2P,症结在于资金来源方的不信任。他们根本没有规模效应,如果自身资本不足,几个大客户的转身,就很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就像银行,最害怕的不是坏账,而是挤兑。

  谁都能够理解,利率市场化之后,一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会成为输家。利差缩小后,他们的利润空间荡然无存。

  但是其他人,真的会成为赢家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
  • 体育鲁尼助攻曼联3-0 苏神2射2传利物浦5-0
  • 娱乐BTV要求郭德纲道歉 回应:何必矫情
  • 财经社会抚养费遭挪用成普遍现象
  • 科技福特发布首款自动驾驶汽车原型车(组图)
  • 博客中国铁路帝国的危机 冬季游美国亮点在哪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版四六级听完就收卡遭吐槽 聚焦四六级
  • 叶檀:中国版401K资金大量入市是幻想
  • 马光远: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 陈思进:中国房价暴跌现象或重演
  • 丁志杰: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大有可为
  • 张化桥:A股的未来十年
  • 张炎夏:计划经济与计划生育
  • 姚树洁:从曼德拉说起南非与金砖五国
  • 陶冬:联储政策揭晓 市场情绪底定
  • 徐洪才:大陆经改重在落实
  • 苏鑫:我为什么喜欢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