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员工年薪20万还哭穷 网友多数表质疑

  最近,某银行员工在网上发帖抱怨,年薪20万元在北京生活压力依然很大,仍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此说法引起不少网友热议。上周,中国青年报通过网络进行民调,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5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6%的受访者坦言如今“哭穷帖”较多,86.3%的受访者感觉“哭穷帖”泛滥会产生一系列社会负面效应,严重误导阅历不深的年轻人。(5月29日《中国青年报》)

  与之前崔永元坦言“月入过万,却感觉钱不够花”引来网友一片同感相反,“哭穷帖”却招来了一片质疑和批评。有人说,过去大家普遍生活水平不高,知足常乐,现在年轻人物质上不知道丰富了多少,哭穷让人感觉不舒服。就事实来说,目前社会中不乏这样无病呻吟的年轻人,但是就现实来说,虽然“高帅富”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是主流群体,但新一代年轻人“哭穷”泛滥,真的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吗? 笔者以为不是。

  社会理论家鲍曼曾指出,我们的社会已经出现了“新穷人”。历史上的贫穷是一种物质的匮乏,但人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但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今天,“新穷人”不仅在物质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精神上的尊严感也受到了剥夺。事实上,身为当代社会人,贫穷不能简单化为物质的缺乏或身体的缺陷,更多时候,它是一种阶层境况和心理状态。今时不同往日,无论是时代进步的迫切要求,还是个人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都不能不以一种“既定社会中的体面生活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而无力或者乏力去遵循或追求这种标准,本身就是恐惧感、灾难感和耻辱感的原因”。

  现在我们已经不避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阶层分化的问题,生活不是一帆风顺,需要脚踏实地,年轻人需要学习过去一代人能吃苦耐劳抗压的优点,但反过来,作为社会经验丰富的前辈,老人需要指点年轻人,而不是动辄以“老子当年如何如何,不也过来了”这样的心态去指指点点,说服年轻人以过去的低标准来适应当今的新社会,这样的心态,难道不也是另一种以精神胜利“战胜”残酷现实的阿Q式的悲哀吗?认清贫穷的性质,接受贫穷的现实,才是改变贫穷的前提,一味地否认和谴责,于事无益。 本报评论员 李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