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关于渣打银行(微博)理财产品巨亏的信息在微博上广为转发:“三年前渣打银行北京华贸支行给我做了个理财产品,2万多澳大利亚元合15万元人民币下月到期。昨天给我来个电话告知已剩下7000元。今天就收到了他们快递来的一个迟到的生日蛋糕。欲哭无泪啊。这蛋糕真是太昂贵了。”
亏损幅度高达97%
记者发现,发表该微博的用户为“Danni地盘(微博)”,新浪用户信息显示为北京西城(微博)区。 2月15日,这位博主发表了上述微博后被大量转发。两日后,这条博客就被删除了。但在这几天的评论和博主回复评论中,还是能看到更为详细的信息。
有人询问博主买的是哪款产品,博主回复称:“QD08009EC-代客境外理财-美林环球新能源-澳元。”
另一位用户评论:“渣打有一款产品赔97%。”博主回复称:“我就是这个。”
此外,还有其他受害者评论:“渣打真是个不让人信任的银行,我也是受害者之一,万幸的是我抽身及时,赔了3万多!以后打死也不做他家的理财产品了!”
根据博主发布的信息,这款产品应该是她在2009年2月到3月间购买。但是记者查询了2007年以来渣打银行发售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只在2008年2月有一款产品符合条件。这款产品的名称为: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美林“环球新能源”股票篮子挂钩(QDSN08009E)澳元款,起步金额2万澳元,以1澳元累加,不保本,投资期限两年,收益结束日期为2010年3月8日。该产品投资于美林1年期环球新能源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票据。该票据挂钩股票: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FPL集团、威立雅。
业内人士分析,可能就是这款产品,一般来说,如果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亏损严重,很多银行会采取展期的方式。所谓展期,就是继续理财一个周期,以期市场环境有所改变,股票市值有所回升,让客户的亏损能够有所减少。
“但是展期未必能减少或挽回亏损,最近有中资银行也出现了展期后亏损继续扩大的案例。”上述人士猜测,渣打的这款产品有可能就是展期后,亏损幅度反而加大了。
渣打理财亏损投诉不断
事实上,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渣打理财巨亏的投诉就接连不断。这里简单列举几个见诸报端的投诉:成都投资者朱小姐从2008年2月至4月连续购买渣打银行两款理财产品,累计投入500万元人民币,到2008年11月8日赎回时,只有270多万元了,7个月时间亏损223万元;上海投资者王女士1000万元的本金在短短三个月内亏损300万元,王女士一纸诉状,将渣打银行告上法庭,这也成为国内首个对簿公堂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案例。
在众多投诉中,渣打银行工作人员的前期营销误导成为众矢之的。产品设计过于复杂,风险揭示不够,让很多所谓的高端客户糊里糊涂地买了高风险的产品。
记者在上述这款2008年销售的美林“环球新能源”澳元款销售信息中看到这段介绍:“该产品首个月度投资回报期末向客户支付固定收益,收益率为年化30%。之后每个月度投资回报期末向客户支付收益,收益为逐日观察计算,收益率为年化30%,收益计算前提为篮子中所有股票的收盘水平均不低于初始水平的80%。”如果不强调后面的收益计算前提,确实会让投资者感觉收益水平十分高。这样的产品,除了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外,银行相关人员的风险提示就显得十分重要。
北京的这位微博用户“Danni地盘”在微博中说:“关键是有峰值好的时候,可以赎回的,他们并不通知用户,等到最坏的时候也到期了才告诉你。”
近几年渣打的“投诉门”也引发了外资银行的信任危机。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已经进驻杭州的几家外资银行中,渣打属于激进派,在产品设计上较为复杂,用预期高收益来吸引客户,但是潜在的风险相当大。而几家港资的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上就相对比较保守,如某家港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设计了100%保本或90%部分保本的条款。
相关链接
QDII美林“聚焦亚洲”理财产品是渣打银行2007年12月发售的一款非保本浮动型产品,代号为200710,其委托起始资金1万美元,预期收益率在-8.50%至44.00%之间。据华夏基金(微博)网上交易频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3日,其净值为59.91美元,这意味着该产品已亏损近41%,这远远超出产品预期的亏损幅度。
据介绍,这款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而2007年发行的投资标的挂钩股票、基金、指数等,被业界称为生不逢时,恰逢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这一产品从一“出生”就注定是难以扭转的败局。目前渣打银行还在运作中的部分产品也有账面亏损情况,而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发售于2007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