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2012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3日 10:10  北国网-时代商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场对明年政策仍以稳健为主的基调已经明了,但昨日有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期在人民银行党委中心组专题会议上表示,要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央行首次提出“有扶有控”这一说法,内容比较含糊,但仍引起市场的猜测。

  据报道,周小川表示,2012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求,2012年,人民银行要突出把握住“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定贯彻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加强改革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针,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沈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认为,这种提法虽然表示信贷政策方面会有微调,但结合周小川近期的讲话来看,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信贷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针对实体经济的调整还是会有一些的,像对小微企业、新兴战略性产业这类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面,会进行“扶”;而对大型企业和房地产行业方面,仍然会以“控”为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周小川曾在《财经》年会上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沈阳的一位分析师认为,从种种迹象来看,明年的信贷政策会更加向实体经济倾斜,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有扶有控”,就可以理解为何周小川一周内两次强调了稳健之后,又会拿出“有扶有控”这一说法了。

  昨日银河期货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鹏(微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所谓的“有扶有控”其实跟定向的信贷投放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而这个所谓的“扶”和“控”,实际上主要还是针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产业转型而提出来的。不过他认为,“控”的主要是过剩产能以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扶”的方面会是“三农”和新兴产业。付鹏也认为,在整个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稳健的概念下,整个信贷总量不大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任务是“稳中求进”,将保增长列为第一任务,并强调了改善民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发展实体经济等,其中发展实体经济,有可能是吸取了欧美金融危机的教训,对虚拟经济的资本市场放慢脚步,并将资本市场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这点从周小川的解读中也可以看到。

  会议上还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政策兼顾不确定性方面也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都给明年央行的信贷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扶有控”的提出,离不开这一背景。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明年M2增速会保持在14%左右,高于今年的12%,这也给信贷提供了更加灵活调整的空间。所以,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背景来看,央行的“扶”将会以转变经济结构、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为主,对实体经济进行“扶”。而在“控”的方面,则以减少大型固定投资、继续房地产调控、遏制虚拟经济过热为主。 本报记者 韩雷

  【背景分析】

  《财经》年会上早有伏笔

  其实,早在上周四本报记者采访《财经》年会时,作为演讲嘉宾的周小川就已对外渗透“有扶有控”的想法。不过,他当时只是含糊地强调金融工具应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周小川在演讲时表示:“关于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若干年以前也有过相关的讨论,谈到实体经济就讨论作为其对立面的虚拟经济,讨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当时也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一度曾有简单化的理解,认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就是虚拟经济,制造业和其他类别服务业就是实体经济,似乎金融活动总体而言是虚拟的,与实际经济关系不大。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金融业中有一些服务是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进行融资,比如银行贷款,以及生产型企业发行债券、股票进行融资,在此融资过程中,金融部门能够把其他实体(企业和个人)的储蓄动员起来,为企业提供融资,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主体的各种经营活动,如提供流动资金、支持研发和投资等,应该说这是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

  至于金融工具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周小川是这样理解的:“哪些可能会脱离实体经济、更多地是出于金融交易的需要。可见,这里面有个概念问题。要做出必要的区分,需要进行研究和讨论。对于加强监管而言,也有同样的问题,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要明确支持哪些金融市场板块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发展。”

  周小川还认为:“除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和产品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还有一点就是要考虑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已认识到确实有一些衍生产品的发展有些失控。总体而言,一方面是加强控制衍生产品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强调衍生产品应该主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用。” 本报记者卢立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