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股押宝资产证券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8日 11:28  证券市场周刊

  在严格资本监管和信贷控制的背景下,银行股难有表现,在息差大幅提升无望、中间业务收入停滞不前的前提下,市场似乎都把银行股翻盘的赌注放在资产证券化上,但证券化对银行而言就一定意味着是机会吗

  本刊记者 叶兰娣/文

  资本监管、信贷控制放慢了银行资产扩张的步伐,像2009年那样“天量信贷投放”的情形恐再难以复制,银行资产扩张的结果是同质化竞争下规模的无序扩大,与此同时,在管理层不断收缩信贷的背景下,银行体系内却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某种程度上说,一年多来萎靡不振的银行股走势是投资者对银行监管加强政策预期的提前反应,但随着2月份信贷数据的陡然下降,以及监管层暖风频吹,似乎预示着银行监管可能酝酿着新的政策调整。

  综合分析,已停滞两年多的资产证券化有望在今年重启试点——3月14日,银监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坚持三大监管原则的基础上,信贷资产证券化今年将重启试点。这就意味着,自2008年陷入停滞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今年将重开闸门。

  另一方面,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资产证券化也成为银行界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

  包括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行长杨凯生(专栏)、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行长马蔚华(专栏)、民生银行(600016.SH,1988.HK)董事长董文标在内的多位业界高管大力呼吁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个老话题,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银行业发展环境面临重大变化的时候,高管们呼吁资产证券化或许有着更多意味。

  “如果真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恐怕资产证券化是绕不过去的。”一位大行战略发展部官员表示。

  而资产证券化的大规模推进也将重塑银行业的发展模式,为重估银行股带来机遇。

  现有条件下 银行股难有表现

  在近期举行的一个小型投资者交流会上,一位基金经理甚至建议一位提问银行股未来前景的投资者这几年别关注银行股了。

  银行股没有大机会,这似乎成了市场的共识。确实,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难以找到看好银行股的理由。在利率市场化和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现有的盈利模式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专栏)表示,2.5%的拨贷比对银行业压力很大,因为银行业的平均利差也就在2.5个百分点左右。虽然2.5%的拨贷比只针对增量信贷资产,银行还有存量信贷资产产生的收益以及其他收入,但拨贷比对银行通过信贷资产扩张的经营方式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如果一年放贷7万亿元,按照10%的资本充足要求简单匡算,需要7000亿元的资本,这种“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的发展模式使得银行业的体量越来越大,市场资金被银行业大量吸纳,整个金融体系被银行业捆绑。“中国的金融系统一定不能朝这个方向发展。”一位银行业高管说。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已不可避免。从国际上来看,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绝大多数的国家,银行业在最初的3到5年都出现了很大的调整,有的则一蹶不振。如果以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市场作为参照,则更加触目惊心,台湾地区银行的利差在1.2%左右,而香港则更低。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在利率市场化中,在利息收入减少的过程中,银行业非息收入难以获得有效提升,银行业的前景将一片黯淡。

  用一位银行业人士的话来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现在要“生长”出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几无可能。中国的消费者缺乏为中介服务付费的习惯,银行每每要提高手续费,便引来公众一片质疑。就在近日,监管当局还免除了人民币个人账户34项服务收费。

  而2009年以来的巨量信贷扩张,其隐含的不良风险也令人不安。董文标也表示,现在中国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期的时候,呈现出一片繁荣,如果经济进入下行期,现有模式本身存在严重缺陷。

  截至2010年末,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达94.3万亿元,而许多银行资本处于短缺状态。《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监管要求的提高,使得银行业必须补充更多的资本,而包括拨备要求在内的各种监管指标的趋紧以及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的收入减少,都将使银行业能够用于补充资本的利润大幅减少。

  可以说,中国银行业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不改变经营模式,未来的持续较快增长没有任何希望,银行股也难有表现。

  资产证券化是必经之路

  资产证券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银行业高管们一致呼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微博 专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基石。正是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风险的生存状态,使风险由存量化变成了流量化,而风险从存量化到流量化的转变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成就,是金融体系由传统迈向现代的重要标志。”

  引入资产证券化,能够为银行业解决许多难题。用杨凯生的话来说,资产证券化能够使银行业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不再无限扩大、但盈利可持续的新路子。

  连平认为,即便近些年来直接融资出现较大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未来还是难以像西方国家那样作为融资的主渠道来满足企业融资主体资金需求,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至少在“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仍然会承担重要的金融中介的作用。

  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董事长肖钢(专栏)也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需要信贷资金支持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不可能短期内转到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

  在信贷需求难以减少的情况下,再怎么控制信贷额度都无济于事。肖钢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银行的资产规模会越聚越多,资本肯定不够。中国这么多上市银行,如果同时向资本市场伸手,中国资本市场是无法承受的。

  在贷款需求难以迅速减少,在资本金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资产。

  董文标甚至表示,“如果现在允许证券化,那么民生银行这次就不需要融资,从此也可以从垒贷款、垒存款、垒资本的怪圈中走出来。”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银行业有着诸多好处,许多已经是被国外实践证明了的。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匹配问题,提高银行流动性和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能力,也有助于解决银行贷款的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问题,分散和转移风险,同时还能满足投资者对证券产品不同的投资需求。

  马蔚华说,中国的财富规模目前居世界第三位,银行主要是信贷业务,很少开发为民众管理财富的产品。如果能尽快推进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与推出,就能给市场提供丰富的投资交易空间,不仅能有效缓解银行资本和规模双约束形成的巨大压力,也能使民众投资理财渠道充裕。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股票和债券是两类主要品种,但这两类产品处于风险端的两头,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助于填补市场上风险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空白。

  资产证券化为何停滞?

  早在2005年,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和国家开发银行便开始了首批资产证券化试点。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中国共发行资产支持证券19单,发行总额仅为668亿元。2009年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至今没有发行一单产品。为什么在2005年便开始试点而后却戛然而止?

  市场一度认为,资产证券化是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背后的推手,而后管理层对资产证券化开始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但分析人士也认为,银行业坐享利差收入以及财政为不良贷款埋单,使其缺乏动力利用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散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时至今日,许多人都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资产证券化本身,而是过度复杂的资产证券化及其质量太差的资产。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专栏)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市场上,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金融工具。美国之所以在资产证券化上出了问题,错在把关不严,同时多次衍生次级类产品,风险不断放大。但中国的银行信贷质量还可以,特别是住房按揭贷款质量比较好,首付比例都较高,这与美国相比风险不可相提并论,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有的甚至是零首付。

  而且,学界的研究也发现,即便在美国金融危机肆虐、大部分金融创新产品受到重创之时,贷款交易作为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前端产品却始终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势头。

  这主要是由于贷款交易本身属于资产证券化初级产品,只是将风险在不同的机构投资者之间重新配置,并没有放大原有风险或增加新风险。且美国贷款交易市场是相对集中的场外交易市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而且,对银行业来说,资产证券化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时过境迁。利率市场化对利润的挤压、天量信贷后的不良隐患以及更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都使银行业不得不求助于资产证券化这个工具。

  但是,监管层仍有所顾忌。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认为,过度的资产证券化打通了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将降低银行贷款审查的激励,模糊了自营和代客业务之间的界限,使得银行不再坚持“客户为本”的理念,这些问题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这种担心可以用吴晓灵和杨凯生都曾提到的银行风险保留机制来解决,银行在发行证券化产品时仍要承担次级责任。马蔚华也表示,经过多家商业银行的试点,目前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标准化的交易结构和法律文本体系,监管机构在相应风险控制、额度审批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具备了常态化发展的基础。

  资产证券化的原则和实践

  发展资产证券化银行是否一定能获得更多收益,相对来说对哪些银行意义更大?

  从目前获得的信息分析,即使重启证券化试点,新的证券化产品恐怕也会面临诸多限制。

  上述银监会官员表示,监管层目前已明确三大监管原则:一是,要选择优质资产证券化,此举是考虑到国内评级机构难以鉴别信贷风险的情况下,防范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证券化过程中向外传染而提出的新要求,此前试点过程中,不良信贷仍可证券化。

  第二个监管原则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后,这部分资产不论是继续保留在表内还是转移到表外,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拨备,购买证券的投资机构也要将这部分资产计提相应的拨备。而此前的试点是转移到表外后不需计提拨备。

  第三个监管原则要求,银行的大额风险集中度要从严要求,银行将所购买企业的债券纳入信贷额度。此前,按照银行授信额度管理要求,单一企业或单一项目的融资总额不得超过贷款行资本金余额10%,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贷款行资本金余额15%。资产证券化后,银行购买的企业债券,仍将纳入信贷额度中进行考核,届时,银行对单一企业的信贷和债券额度总计不得超10%。

  对银行而言,资产证券化是否可行的关键在于成本是否能够低于收益,较狭小的利润空间要支付名目众多的费用,是证券化是否经济且具可行性的关键。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不外来自利差和时间差,这些收益要支付证券化所需支付的承销费、律师费、评估费和审计费,还要支付税费及证券化的开办、维持费用等一系列费用。

  分析师认为,由于初次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前期费用较高,另一方面在于证券化资产的规模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短期内不会对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提高产生实质性影响。

  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家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中国信托银行”一位高管曾在一次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讨会上表示,事实上,金融资产证券化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利,但长期来说,金融资产证券化是金融机构逃不掉的课题,从国外金融机构的例子来看,在资产负债表上,金融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利益相当大。

  从短期来看,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一些贷款利润提前实现,同时获得一定的服务费用。

  从长期来看,银行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反复操作,不断扩大表外资产规模,从而不断获得贷款出售收益以及不断增加服务费收入,以实现长期的、动态的资产收益率的提高。

  从国外的经验看,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银行中间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西方商业银行早在1980年-1998年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均在4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八十。

  以德意志银行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德意志银行向全能化银行逐步转型,其传统的利息收入占整个收入的比例不断下降,1995年该比例仍然高达63%,到了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不到30%,手续费和交易费用收入成倍直线上升。

  从国外情况来看,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银行除专门经营信用卡业务的银行外,主要是一些大银行。例如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调查,2001年,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报告销售收益的只有100家银行,其中收益最大的前5家银行占到总销售收益的64%,可见,这块业务的市场集中度是较高的。

  从最适宜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来看,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四大国有银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目前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资产证券化可以使这些银行有效的突破资本障碍,通过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或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获得资金,再用于住房抵押贷款,以扩大市场份额。由于这部分资产的优质性,四大行本身也愿意继续扩大这部分资产的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来说,贷存比偏高、中长期贷款占比更高的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更具迫切性。贷存比偏高,在存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银行通过继续放贷获得收益的空间很小。而在2009年以来投放的大量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也使银行背负沉重的负担,迫切需要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