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提升资本充足率不应牺牲股民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07:51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耿彩琴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撰文表示,银监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建立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要求,及时把对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从原来的8%提高到对中小银行的10%和对大型银行的11%。

  虽然这个消息澄清了此前市场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红线将提高到13%的传言,但也确定了资本充足率这一红线已经悄然提升。

  上调资本充足率

  中资银行走在世界前列

  记者: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是8%,我国也一直是这样规定,而现在银监会把对中小银行的最低要求提高到10%,对大型银行的最低要求提高到11%,把拨备覆盖率从100%提高到130%,又提到150%,这样的监管意图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巴塞尔协议的一系列缺陷,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过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西方众多银行目前还未完全走出困境,因此其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步伐可能会稍慢一些,而中资银行已经走在了前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银行资本金是保护债权人,使债权人面对风险免遭损失的“缓冲器”,能够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今年以来,信贷高速、巨量增长固然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但同时也给银行未来信贷资金的安全带来了隐忧。目前银行存在着信贷结构不合理、风险过于集中和房地产贷款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中长期贷款过多、消耗大量资本金等问题。在这样一个经济时期,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可以使银行在信贷增长和风险控制两方面找到平衡点。

  东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唐亚韵:因为目前银行大量增加了信贷,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明显扩大,特别是经济复苏可能还面临着动荡和不确定的情况下,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资本充足率就意味着提高了银行最后一道防线的能力。

  重在控制银行风险

  并非信贷收紧信号

  记者:今年全年信贷创下天量,前十个月已近9万亿元,提高资本充足率是否是信贷收紧的信号?

  郭田勇:今年以来,海量信贷的投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是实现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同时也使实体经济出现产能过剩、银行面临资本危机。因此,为了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监管层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意在使银行在信贷增长和风险控制两方面找到平衡点,并非是信贷收紧信号。

  曾刚:提高资本充足率或许有紧缩信贷的功效,但应将银行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开,二者的关注重点和操作方式都大有不同。我认为,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是银监会顺应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改革发展潮流而采取的行动。

  唐亚韵:银监会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是为了提高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从本质上并不是要信贷收紧,而且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联系在一起,并不是银监会能够决定的,这属于央行的职权范围。

  会在消息面上对股市造成压力

  补充资本金不应影响分红

  记者:提高资本充足率,需要银行补充资本金。因此,市场上时常有银行要巨额再融资的传言,导致股市为之震荡,那么,银行再融资是否会造成市场压力?还是投资者反应过度?

  唐亚韵:从消息面上看,因为再融资减少了资金供应,增加了股票供应,加之银行股大多体量较大,因此必然会引发市场的担忧。

  郭田勇:银行再融资的传闻是近期牵动市场神经的敏感问题,并一度引发股市连续暴跌。因此,如果银行再融资的渠道仅限于股市,一定会对市场造成压力。

  但是,银行再融资问题的解决,不一定只有从二级市场融资才是可行之举,银行依然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补充资本金,平衡信贷增长与风险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银行再融资就未必会造成市场压力。

  曾刚:由于今年信贷规模扩张较快,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需要显得更突出了一些。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的再融资会导致资本市场资金需求的增加,不过,相对于目前较为充裕的资金供给,所产生的压力,或许并不如许多投资者所想象的那么大。

  记者:有观点说,银行可以采取分红转资本金的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目前广泛流传的两种方案分别是:其一,三大行停止分红,待股东大会批准通过后,将今年的分红直接转增资本公积金;其二,三大行对汇金和财政部的分红转增股份,其他中小股东继续享受分红。请问您对上述方式如何看待?

  郭田勇:即使三大行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的长远发展才考虑牺牲股东短期利益,但如果停止分红,将可能会向市场传递错误信号,投资者会认为银行经营不善、业绩不佳,不利于三大行树立良好的形象,也不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以及股票价格的稳定。

  如果三大行能够与大股东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进行协商,将其分红转增股份,其他中小股东继续享受分红,这样将是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案。

  曾刚:从长期看,留存收益是银行资本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较高,减少分红,对补充银行资本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这种做法难以完全解决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资本金缺口。

  唐亚韵:这些方式都是传闻,个人认为可能性都不是非常大,内地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应该采用市场化办法解决,而不是让国有银行减发股息来补充资本金。

  股市并非惟一途径

  引入战投或留存收益也不错

  记者:除了再融资,银行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资本充足率?您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哪些途径是最好的选择?

  郭田勇:银行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以及利用银行的税后净利等渠道补充资本金。在当前情况下,银行最好通过与其大股东进行协商,考虑牺牲股东短期利益,适度降低分红比率,利用税后净利补充资本金。

  曾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资本市场融资(限于上市银行);二是定向私募;三是留存收益转增资本。相比而言,从银行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上讲,资本市场融资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唐亚韵:银行补充资本金主要渠道无外乎是两个,外部融资和内部盈利的自身积累,我国银行的主要问题其实是因为盈利结构过于单一,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因此一发展就要消耗资本,而内部盈利的自身积累赶不上这个速度,所以银行总是要过一段时间就从外部融资,不过,内部盈利的积累是最好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