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8日09:24 新浪综合

  老洼坪的新歌谣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工商银行”)

  我叫常艺螣,四川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高级经理,2015年9月,带着组织的重托,前往达州万源市茶垭乡老洼坪村任第一书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向贫困宣战,向小康奋进。

  报到那天,我住在村文书毛清述家里。那天晚上,我们在火堆旁聊了大半夜,聊了很多老洼坪村贫困的现状。临睡前,毛文书突然对我说:常书记呀,我们老洼坪村流传着一首歌谣:

  “老洼坪,望天井,十年九灾无收成,苞谷馍馍胀死人啰……”

  早就知道老洼坪村穷,但到了实地才发现这里比我想象中还要穷。陡然之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千钧之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走遍了全村11个村民小组和所有贫困户,掌握了贫困原因的第一手资料。

  跋山涉水,走访调查

  走访中我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老洼坪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户唐九培,长期患有皮肤病,妻子邓正珍,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个昔日的“万元户”家庭,如今因两个病人变得一贫如洗,就连儿子的养牛场也被拖垮了。了解情况后我辗转于成都和重庆联系医院,又前往省慈善总会寻求帮助,陪其家人到成都办理手续,最终为邓正珍争取到了终身免费用药的医疗救助。我又多方奔走,为老人孝顺的儿子跑来10多万元贷款,帮助他恢复养牛场,一家老少终于看到了脱贫的曙光。

  常艺螣为邓正珍送药

  环境恶劣,基础落后,是贫困的又一大原因。老洼坪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含不住水;水,成为这里最稀缺的资源,村民们祖祖辈辈都靠挑水度日。为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我找到了“娘家人”四川分行,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70万元的专项资金,我又带领村民找水源、修水池、安水管,经过40多天的奋战,400立方米的蓄水池修好了,42公里水管装好了,白花花的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

  蓄水池解决村民们“吃水难”的问题

  通过和村民交流交心,我发现村民们并不安于贫穷,也想通过发展产业来致富,缺资金和缺技术,大多数都变成了“空想”。年轻能干的外来媳妇简文波,不甘贫困,边送孩子读书,边借钱买了几头牛搞养殖,但由于资金跟不上,一直成不了气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开发“致富创业贷”,专门用于支持贫困村发展产业呢?带着这一想法,我来回奔波于万源、达州和成都。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2月25日,工行在老洼坪村发放了全国第一笔无抵押农户贷款。简文波拿到16万元贷款,扩圈舍、买小牛,她的小波家庭农场肉牛存栏量扩大到51头,简文波也成了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养牛场的新气象

  用心就会有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如今,村里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村道公路覆盖了全村,家家户户通了连户路、用上了自来水;新村聚居点、村级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卫生室、社工站等相继建成;宽带网络已经接通,村上还安装了工行存取款机;产业致富更是风生水起,全村已发展农业公司2家,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5个,农家乐3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巨大的变化让村里的邱洪余老人诗兴大发,他在自家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自创的歌谣。

  “不过短短时间,变化超出人们想象。我们有了这美丽村庄,奇迹般地改变自己模样。柏油大道代替泥泞古道,破旧土屋成了幢幢楼房。农民群众洋溢欢声笑语,灯火辉煌像仙境一样……”

  村里邱洪余老人的这首自创歌谣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心中的感激和喜悦,也道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我,也将为了这份憧憬和向往不懈地努力...

责任编辑:牛建莉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