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2日 14:12 《金融博览财富》 

  ○ 文/ 雷 昕

  2015 年的“互联网+”概念确实捧红了一批中小创,但爬得高摔得狠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于是,聪明的投资者开始转而寻求基金的帮助,想要通过互联网+ 基金产品分享“互联网+”的概念红利。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 基金产品?

  事实上,互联网+ 基金产品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它可以有N 种演绎模式。

  诸如,以余额宝[微博]为代表的“宝类”互联网基金产品,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创新,作为“零钱包”似的理财备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诸如,2015 年红极一时的大数据基金。这类基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高效量化分析处理,作为基金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进而获取超额收益。诸如,“互联网+”概念基金,也即以“互联网+”概念股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产品。这类基金以互联网相关概念为主要投资方向,紧扣互联网化的市场热点,以期为持有人获取丰厚回报。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类型的互联网+ 基金产品做具体分析,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偏好进行合理配置。

  大数据基金夺人眼球

  目前市场上股票型基金共有1221 只,规模达1881.4 亿元,较2014 年增长44.5% ;股票型基金占基金总规模27%,占比基本保持不变。现共有大数据基金15 只、规模为183.3 亿元,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有8 只、规模为134.09 亿元,主动管理型基金有7 只、规模为49.21 亿元。

  大数据近年来一直是炒作的热点,尤其在2015 年“互联网+”概念爆发的环境下,大数据一直处在风口浪尖。大数据基金更是强强联手的宠儿,“百度[微博]”加“广发基金[微博]”,“阿里”加“博时基金[微博]”,“新浪”加“南方基金”,可谓阵容奢华。

  大数据基金与传统股票型基金的区别在于有了数据源,大数据更多的是挖掘“场外”数据,如电商巨头和搜索引擎的数据。当前,市场上的大数据基金大致可分为两代:第一代大数据基金是被动指数型,如银河定投宝、百发100、南方大数据等。第二代为主动管理型,这一类型的基金中的大部分刚刚经历完建仓期,业绩数据尚不具参考价值。

  从总体表现来看,由于大数据基金成立日期普遍比较晚,2015 年年初就成立的大数据基金仅有3只(银河定投宝、广发中证百发100A、广发中证百发100E),且均为被动指数型,2015 年平均收益率为30%,低于其他股票型基金的表现(48%),但高于上证综指的涨幅(9.41%)。而其他新成立的大数据基金均表现平平,大多数低于同类基金。

  成长的烦恼,有待破局

  从近期的数据不难看出,2015 年12 月份大数据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4%,微微领跑上证综指。近3 个月的反弹行情中平均收益率也只有25%,逊色于其他股票型基金。而近半年业绩上涨6%,看似逆势上涨,但是主要是因为很多基金在2015 年6 月份刚成立,都未满建仓期。所以从业绩上看,互联网大数据并没有被有效地挖掘和使用,仍处于概念炒作的阶段。为何大数据符合“逻辑”,又能反映市场实时情绪,却在股市中折戟沉沙?原因有三:

  其一,大数据基金作为基金界的新生儿,虽集万千宠爱,却生不逢时。第一代被动指数型基金很多于2015 年年初成立,刚满6 个月建仓期就随指数掉入股灾深坑。又迫于规定,仓位限制在90% 至95%,基金经理无法通过减仓来规避风险,只能增加换手率改善被动的窘境,但终究杯水车薪。

  其二,大数据的挖掘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领域,并无太多前人铺好的路,非常考验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有些基金借大数据热点炒作,但并没有真正去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如中证腾安指数公布其股票池初选根据“济安估值”自动完成,并未提及对腾讯大数据的应用。而天弘云端生活优选的数据源也很多,对于电商提供的大数据使用情况也不得而知。

  其三,可能数据的体量有愧于“大数据”。目前国内的股民已经上亿,而大数据在几十万甚至几万人的样本中进行筛选,而且很多信息受限于法律规定不得公布,所以数据失真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是最近的嘉实腾讯自选股大数据策略,从宣传资料来看,数据来源于“5000 多万用户的行为”,但这部分关键数据的体量和实际影响力却语焉不详。

  综上所述,大数据基金的优势在于能探知出投资者的情绪与行为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可是这样的未来有多远?基金经理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因子,用于及时预判市场情绪,并能在市场中抢占先机是关键。目前大数据基金仍处在摸索阶段,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曾经可爱的“宝宝”们何去何从?2015 年,“宝类”互联网基金产品收益一路走低,其中大部分产品收益率甚至跌至3% 以下。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 年11 月份宝类基金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仅为2.97%,较10 月下降0.08 个百分点,这是自2013 年以来宝类产品收益首次“破3”。接下来,我们将梳理以“宝类”为卖点的,自2013 年3 月以来成立的107 只公募宝类基金产品的情况。

  从图1 可以明显看到,在“宝类”基金产品诞生伊始,数量和规模都很小,当时的余额宝也不过40亿元出头的规模,但在2013 年“钱荒”后,“宝类”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顶峰:2014 年1 月28日,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441% ;2014 年1 月26 日, 微信理财通七日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7.9020%。与此同时,“宝类”产品规模也迅速扩张。以余额宝为例,成立半年之后,其规模就攀升到1800 亿元,2014 年又成功突破5000 亿元。这样的场景如同当年的信托类产品,几乎无风险的稳定的较高收益,自然让市场资金趋之若鹜。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无风险利率的不断下行,底层标的多为利率敏感的宝类产品一时间失去了方向,特别是2015 年上半年疯狂的单边牛市更是分流了大量货币基金的规模。

  从图1 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如今“宝类”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已经比当年诞生时还要低,而规模虽然经受了股债跷跷板的影响,但2015 年第三季度以来已有所回升,已是2013 年成立伊始的200 倍有余。2015 年年末股票市场的震荡带动了部分资金分流至低风险市场,同时年底银根收紧导致的拆借利率上升也让投资者对“宝类”产品重新恢复了投资热情。

  成为“弃婴”还是重获宠爱?

  然而,市场普遍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未来市场环境还在宽松政策的“呵护”下,短期内“宝宝”们的收益仍难有作为。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宝类”产品是就此淡去市场,还是能另寻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以从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两个角度来看。

  对于投资者来说,“宝类”产品收益走低已在所难免,那不妨不要再把“宝类”产品作为收益类理财产品看待,而是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零钱包”。所谓零钱包,是指“宝类”产品的流动性与活期存款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但收益确实要比银行卡里的活期存款利息要高。何乐而不为?但要真的能成为投资者的零钱包,还需要有关各方解决一个技术问题,那就是能将“宝类”基金账户直接对接商家,投资者不必再多一步赎回到卡再付账的过程。

  对于基金管理者来说,面对“宝类”产品越来越没有竞争力的现状,更应该自我变革。从近期与部分基金公司了解的情况来看,潜在的解决方案有二:一是成立外币的货币基金,比如美元货币基金,虽然美元货币收益很低,暂时与国内相比没有竞争力,但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加大以及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美元货币基金能带来汇率波动导致的那部分增强收益不失为一个亮点。二是借投连险的形式包装成货币+ 产品,相对于传统货币基金,由于底层可以配置更长期限的标的,收益自然相对增强。但琳琅满目的市场中也夹杂着不少超高收益的“假宝宝”,它们可能对接的是非标产品或者P2P,其与公募货币基金的风险差别自然不言而喻,投资者还需要擦亮眼睛,切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产品的安全性。

  “互联网+”概念基金风起云涌

  自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互联网+”概念在2015 年的资本市场呼风唤雨,“互联网+”概念扎堆的中小创更是迎来了又一次的爆发,哪怕在传统行业里也能挖掘出一个又一个“触网”概念,从而摇身一变,市盈率从几十涨到了几百。大家谈论的不再是估值,而是市梦率、市胆率。

  “互联网+”概念让新兴产业找到了新的落脚点,传统行业找到了新的救命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金行业也不甘落后地集中发行了多只以“互联网+”为概念的主题型基金。这里我们刨去指数型不谈,单讲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

  表2 是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的明确以“互联网+”为主题概念的偏股型基金列表。从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基金的仓位普遍很高,彰显出了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撇开必须八成仓的主动股票型基金,我们常说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也基本保持在较高的仓位。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些基金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新兴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楼鸿强和刘格菘就是其中的翘楚,而在基金业中资历较高的欧阳沁春也一直坚守在互联网道路上。

  从业绩层面来看,2014 年成立的两只基金完整经历了2015 年A 股市场的过山车,最终都达到了不错的收益。而2015 年成立的基金中则出现了分化,在5000 点山顶前成立的产品表现要弱一些,但在市场最恐慌时成立的产品反而表现要明显好于指数,市场的暴跌给了这些基金更适合的建仓土壤。当然,也有如华安媒体互联网、招商移动互联网这样经受住了市场暴跌、业绩表现不俗的基金。

  综合业绩和基金经理两个维度,笔者认为选择投资“互联网+”主题基金的投资者更需要做好事前和事后的风险控制,因为基金经理普遍较少做择时,同时该主题类基金高弹性的属性注定需要投资者有更好的择时和止盈止损理念。 ■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