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凯
在中东欧,最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所谓“转型国家”主要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5个中欧国家和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3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这8个国家不仅地域相近,而且银行体系改革的时间和路径也基本一致,此外,它们均于2004年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的最新成员。
中东欧8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两大步骤:第一步,解构大一统的一级银行体系,建立由独立的中央银行和市场主导的商业银行构成的二级银行体系;第二步,将商业银行民营化(私有化),同时整个银行产业对外开放。迄今为止,这8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和银行体系改革已经基本结束,进入了“后转型期”,但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银行产业的结构变化
“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将中东欧国家统统纳入以自己为核心的华约阵营。在漫长的“冷战”时期,上述8个中东欧国家的银行体系自然也遵循了前苏联的大一统银行体系,即一级银行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融为一体,财政与金融彼此不分,排斥商业信用和市场竞争,国家主体银行成为全国的发行中心、出纳中心、信贷中心和结算中心。由于职能异化和行为扭曲,一级银行体系从本质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改革与转型成为必然。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改革的第一步出现在政治“剧变”前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都已经基本结束。各国新政府曾经希冀通过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市场主导的商业银行使银行体系适应市场化改革,但由于当时的商业银行为国家独资或绝对控股,计划经济残留严重,不廉行为严重,再加上改革阵痛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分拆时接收的和经济衰退时新增的不良贷款使商业银行和政府不堪重负,银行私有化改革势在必行。20世纪90 年代中期,私有化成为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改革的主旋律。由于中东欧国家金融市场既不完善也不发达,仅仅依靠国内金融资源和金融市场无法完成商业银行改革重任。有鉴于此,中东欧各国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了激进的、暴风骤雨式的对外开放政策:一是降低甚至取消了外资银行进入的门槛,放松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二是允许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国有银行或收购国内银行。大规模向外国银行出售国有银行股份,形成了现在中东欧国家银行产业的最大特色:银行市场对外开放度高,外资银行占有国内银行市场的主要甚至绝对份额。
现在的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从银行数量分析外国银行的占比,二是从市场结构分析外国银行的市场份额。
在中东欧8国银行体系转型过程中,外国银行通过两条途径进入该地区。一是在该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奥地利、意大利和荷兰的银行在这方面走得最快也走得最远,像比利时的KBC银行、意大利的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和荷兰的荷兰银行在中东欧8国设立的分支机构都已经达到了1000家。二是收购该地区的商业银行。如1997年上台的波兰右翼政府加快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BDK、PBG、PBK和PEKAO这4家波兰国有银行合并成Bank PEKAO,并让意大利的联合信贷银行和法国的安联保险作为外国战略投资者联合收购它52.09% 的股份;德国的抵押信贷银行(Hypo- Vereinsbank,HBV)整体收购波兰的BPH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收购波兰西方银行 80%的股份;2001年,法国兴业银行收购了捷克最大的商业银行Komercni Bank。经过一轮外资并购浪潮,中东欧8国的外资银行数量激增,已经占到这些国家银行总数的极大比重(见表1)。目前,在中东欧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5家外国银行依次是比利时的 KBC(2003年它在中东欧国家的资产接近296亿欧元)、奥地利的Erste Bank(它在中东欧国家的分支机构数量最多,拥有1318家,仅仅在捷克一国就有分行664家)、奥地利的RZB、意大利的联合信贷银行、德国的抵押信贷银行。这些银行在中东欧国家的资产都已经达到200亿欧元以上。近两年,美国的花旗集团和英国的汇丰控股也正在加快对中东欧国家银行市场的进入速度。
衡量外国银行对中东欧地区的渗透程度还可以从外国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来考察。由于外国银行在规模上比中东欧8国的本土银行要大,因此,外国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其在机构数量上的占比更大(见图1)。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外国银行市场份额之高令人吃惊。在中东欧8国的4个国家(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中,外国银行控制的市场份额超出了90%,其中爱沙尼亚的银行市场几乎全部为外国银行占领。二是外国银行市场份额比重增速极快。10年前,外国银行在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即使在匈牙利这样的银行市场对外开放较早的国家,外国银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不足10%。随着经济转型,外国银行对中东欧国家银行市场的占领,好像发生在一夜之间。外国银行快速大规模进入,曾经在这些国家引起不小的震动,人们惊呼:“坦克(tank)走了,银行(bank)来了!” 意思是,好不容易摆脱了前苏联的军事占领,又遇到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入侵。银行产业的对外开放问题一度成为这些国家争论的热点和焦点。争论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要不要对外开放,二是究竟开放到什么程度。尽管中东欧8国政府对银行产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尽一致,但最后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完全的对外开放,原来的国有大银行基本都出售给了国外的战略投资者,本国银行市场当然也就由外国银行所控制。
银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张
就像“休克疗法”给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带来过“阵痛”一样,在改革初期,中东欧8国的银行体系也濒临崩溃。银行不良债权高企(一些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高达50%),资产严重缩水,通货膨胀严重,客户信心备受打击,优质客户流失,这一切导致银行几乎彻底丧失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经过20世纪90年代脱胎换骨的改革之后,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逐步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银行竞争力大为增强,经济发展对银行业的依存度显著提高。
贷款是银行资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中东欧8国银行业在改革后的规模扩张,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增长速度加以说明。 1995~2003年,中东欧8国的国内银行和外国银行的贷款基本上保持了高速增长,外国银行贷款除1995年增速稍缓和1996年出现10%的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均大大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1999年以前,中东欧8国国内银行的贷款增幅快于外国银行,但1999年以后外国银行贷款增长速度快于国内银行,从总的发展趋势而言,二者的发展速度有趋同的迹象(见图2);二是从贷款结构上看,中东欧国家银行贷款增长最快的是私人部门住房抵押贷款,说明居民对经济恢复的正面预期增强,对银行的信任度和依赖感都在提升。
中东欧8国银行规模的扩张还可以从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得到佐证。10年前,中东欧8国能够上榜的银行数量屈指可数,但到2005年度,中东欧8国已经有46家银行上榜,位次虽不十分靠前,但已足以显示出其规模扩张之迅速和全球竞争力的大幅增强(见表2)。
银行业绩普遍增长
中东欧8国的银行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中几乎折戟沉沙,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从大一统银行体系中脱胎出来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弱,经营业绩差。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多数银行仍在亏损的泥潭里难以自拔,政府的多次注资救助均收效甚微,银行产业一度成为吞噬政府财政和国民经济的 “黑洞”。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市场状况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外资银行的“溢出效应”,中东欧8国的银行产业逐步走出低谷。从国家层面测度,整个银行体系已经摆脱亏损格局,普遍实现了盈利,而且盈利状况还在持续改善。在银行体系复苏过程中,大银行的领头羊作用明显。中东欧各国的大银行均由过去的国有银行转制而来,负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一度亏损严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改变股权结构后,短短几年时间这些大银行便普遍实现了盈利。虽然在资本金、资产规模以及总利润方面,中东欧国家的大银行与国际上的大银行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从资本利润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上来衡量,中东欧国家的主要银行与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这样的全球银行巨头相差不远,甚至比日本最大的银行瑞穗金融集团的状况还要好一些。分析家们普遍预计,随着中东欧8国经济的继续向好,银行产业的经营业绩仍然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结 论
纵观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改革与开放,外资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转型与复苏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得到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融资,中东欧8国银行的资本实力得到明显增强,资产质量大为改善。资本实力的增强壮大了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外资银行较高的管理水平、完善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都能促进银行体系整个业绩的增长。过去中东欧国家曾经围绕外资银行进入是否会对本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形成巨大冲击展开过激烈争论,但是,就目前实际状况来看,中东欧8国银行体系的安全和银行产业的稳定至少是近20年来最令人放心的。
中东欧银行体系的改革主要是引进经过选择的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的产权结构,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境外的战略投资者与本国银行能够进行长期的合作,做到互利共赢而不是投机获利。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增强了本国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国内银行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有利于国内银行的海外市场拓展与融资。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发展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加入欧盟后怎样适应欧盟对银行产业较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要求;怎样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金融法律法规,确保银行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怎样处理外资银行与本土银行的利益冲突。所有这些,都是中东欧8国金融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