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美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11:3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 滕光进 邹治平

  一、美国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

  美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美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1998-1999年间,网络用户增长55%,网络主机增长46%,网络服务增长128%,注册用户域名增长137%。到2003年底,美国的互联网用户为1.85亿,普及率为60%-65%,而同期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为8000万人,普及率仅为6%。Forrester Research在2005年预计美国的网上零售额将会从2005年的172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290亿美元,保持平均每年14%的稳定增长率,电子商务将占据美国零售总额的13%。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为银行业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并推动银行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美国政府在建立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环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投资建立技术中心、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工作交流网络、鼓励员工技术培训,重视网络技术的基础教育,将因特网络连接到学校;其次是鼓励竞争和创新,打造信息产业的供给能力,形成了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IT企业。2004年M&T网络银行的交易量已经超过实际网点的交易量,而网银交易的成本也已经从2000年的亏损1.78美元到2004年的盈利0.12美元。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交易量占银行交易总量的一半左右。

  二、美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一是从运用IT技术来单纯地保存和处理数据转向直接面对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上世纪90 年代之前,美国银行业信息化主要以运用IT 技术来支持业务运作为特征,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的保存与处理, 很少有直接面对顾客的服务功能。9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直接面对顾客的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在美国银行业信息化过程中日渐突出。目前美国银行业通行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有大型通用型信息处理系统和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两种类别,但是后者已呈现出逐渐取代前者的势头。

  大型通用型信息处理系统是比较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的保存与处理,主要应用于账户管理方面,直接面对顾客的服务功能较弱,不能适应银行业中激烈的服务竞争潮流,正在逐渐被淘汰。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更适合于市场业务信息处理、金融商品开发、多种业务的综合管理等,更多地被应用于直接面对顾客的服务。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直接处理柜台业务的客户服务系统(前台处理系统)、支持客户服务系统运行的银行内部业务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管理和处理重要业务数据及顾客信息的数据管理系统和供管理层使用的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众所周知,客户资料是银行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通过对客户资料的积累、整理及分析,一方面能加深银行对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认识和理解,有针对性地加强同客户之间的联系,增强客户的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提高客户在银行服务过程中的满足感,稳定银行的客户群体。有效的客户信息管理服务系统(CRM)在美国银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往往具备强大的客户信息分析功能,能够为银行的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大规模的银行客户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得银行对每个顾客进行“One to One”式服务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将成为普遍流行的方式。

  二是信息技术托管(外包)模式广泛普及。所谓信息技术业务外包是指银行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能力而把信息技术的相关业务承包给外部的信息技术服务商的做法。这样既能迅速获得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又能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观点,任何企业中不直接创造营业额的业务支持部门的业务都可以而且应该实行业务外包。它具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别:(1)信息技术业务外包。1990年代,美国的商业银行纷纷把信息技术的部分或全部承包给外部的信息技术集成服务公司。据美国The Towerpuorg的调查,1996 年美国银行业的信息技术经费中高达55 %支付给了外部,其中用于业务外包的比例占到将近一半。美国最大的储蓄账户的信息处理中心是由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来运作的。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的信息处理中心实际上成为银行的数据处理“车间”,而银行就好像这些车间的“门脸”。近年来美国银行业信息技术业务外包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前的信息技术业务外包主要体现于经营资源(人、物、技术) 中的部分物件(如数据处理中心) 的运营的外包,可以减轻运营成本。而新信息技术业务外包体现在与物件相关的业务、技术以及人员的外部化。如商业银行委托多媒体技术专业公司来开发银行业多媒体技术就降低了很多开发成本。为了在支票业务处理及投资信托业务处理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大通曼哈顿等一些大型银行把这些业务开发及运营委托给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公司。另外,为更好地保持本行信息技术的先进和持久性,银行在尖端技术的开发中改变了以往委托外部专业公司的做法,转而采取自外部专业公司聘请专业开发人员到本行来工作的方式。(2)软件由自主开发转向外购为主。近年来美国银行业直接外购软件包的趋势十分明显。因为一方面软件专业公司已能开发出较为标准的银行业务软件包,使应用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直接引入软件专业公司开发的银行业务软件包,既快捷又会减少失败的风险。

  三是美国银行数据中心分布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银行业正在或已经进行了企业业务管理结构的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革,银行的数据中心分布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如美国区域性银行M&T,业务基本分成三大部分棗零售业务、商业业务和国际贸易金融业务。其中国际贸易金融业务的两个数据中心是独立于其他业务数据中心的,分别设在马里兰州的Baltimore市 和纽约州的Buffalo市。其中一个中心作为灾备中心。另外,作为美国第一大银行的花旗银行,信息系统大致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棗投资银行数据中心、运营系统数据中心、Desktop Group市场交易系统和网络/呼叫中心。我们访问的北美地区投资银行业务数据中心共有10个,支持投资银行业务的不同业务线,如交易、信用卡、ATM和现金处理等。其中分布在纽约都市区有5个。花旗银行北美地区之外的投资银行业务数据中心分布在新加坡、德国、英国伦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按照就近的原则,这些数据中心互为灾备中心,即在平时业务运行中各中心的信息完全共享,一个中心发生业务,其它各中心都同时进行了备份,这样当某个中心数据发生损坏或丢失时,其它中心会完好无损的保留着该中心以前的信息。

  四是加强信息中心建设。此次考察参观了各种类型的信息中心,包括生产运营中心、开发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等,发现银行、公司等各种机构对信息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都十分重视,尤其是“911”之后,更加注重信息备份、灾难恢复的方面的建设和管理,突出表现在对信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如供电、防火、防尘、温度控制等均采用了较先进的技术,有些甚至拥有自己的发电厂,能够提供全部供电需求的80%左右。

  三、美国银行业信息化的几点启示

  中国加入WTO之后,银行业面临更多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四大商业银行的IPO也为中国改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带来了机遇。如何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银行业信息化的经验,在新的经营环境下不断整合银行业务流程,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成为提升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科技立行战略。美国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银行内部的运作效率,改善银行的服务质量,其信息技术支出是仅次于人员工资的第二大项支出。同时积极创新技术利用方式,如开展技术外包,专注核心业务,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提高商业银行市场核心竞争力。

  第二,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努力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技术进步改善了美国的银行业管理、方便了客户,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网上银行业务能够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克服时间、地域上的限制,高质量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IT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快捷,决定着银行业务的重组,应该鼓励发展银行电子商务业务,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现代网上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同时增强对市场客户需求、特别是高价值客户需求变化的敏感性、洞察力和预见性,并强化科技对各项业务创新的支撑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争取在特色产品和局部业务领域确立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另外,应加强与IT研究的合作,完善银行网络、自动化服务系统;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通过互联网络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充分考虑银行活动在电子商务时代的特点,开展金融人才的现代化技术培训工作,保障我国金融业的技术进步。第三,注重客户及业务需求分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的考察,目前美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银行的业务需求同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以及客户关系的管理水平两个方面。而我国正在经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和开发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商业银行在开发层面和设备技术投入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甚至于统一采用外包完成,而客户关系的管理和业务需求的提炼最终将成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重视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并培养一批真正面向客户的系统需求分析人才。

  第四,善于关注前沿技术动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美国的商业银行电子化经历了五十年历史,其中每十年左右,信息技术就会在高层次对商业银行经营和游戏规则进行重构,如1991年的大规模集成应用系统,1992年的家庭银行,1993年是电子数据交换,1994年互联网的应用,1995年的数据挖掘,1996年的银行兼并后应用系统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重点是如何快速应用新的技术,而不在于拥有。如果企业能够迅速的应用新的技术,一定可以领先竞争对手两到三年时间,通过对美国几家“标杆”银行的考察,并从这些银行在信息技术动向和探索中发现:这些银行在价值观念上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来探索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善用信息技术也使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

  第五,注重协调业务创新与信息技术开发的关系。这首先要求建立联合开发团队。要创建一项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或产品,必需开发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而建立一个业务-IT部门的联合开发团队是重要的组织保障。业务部门提出的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应当充分和IT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一方面IT人员可以充分理解一项新业务或产品的目标和流程的含义,然后根据IT技术特点对流程的优化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很好理解IT人员的建议,以合理地对流程进行优化。其次,标准化思想应贯穿始终。标准化一方面指对业务术语和业务流程描述的标准化,另一方面是指采用的IT技术标准,包括采用的接口标准、数据格式等。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业务或产品的开发效率,有利于应用系统今后的升级扩展。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