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金融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0:49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周登宪 某市农村金融体系现状与问题 样本市地处内陆,辖8县1区,2005年末,全市农业人口71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092元。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200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变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重要的环节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从样本市的情况看,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领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及人员的缩减导致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萎缩,金融支撑力度不足 农业是弱质产业,具有高投入、低产出、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客观特征,相应的农村金融相比于传统商业金融成本更高、风险更大而收益更低。受此影响,近年来县域及农村金融机构、人员大量缩减,农村金融边缘化倾向十分明显,限制了金融业服务功能的发挥。据统计,2000年以来,该市共撤并金融机构基层营业网点172个,精减人员400余人。2005年末,市辖8县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拥有银行类营业网点0.49个,仅相当于市区每万人拥有量的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