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道路冷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18:17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 |||||||||
(中国信贷风险论坛 信贷风险分析师尹书通) 内容提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要求对农村金融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进行深化改革,这就客观上决定了除少数经济很不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要坚持走商业化道路。可是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风险意识不强、信用关系紧张、农村信用社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因素的存在,也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道路将坎坷不平。
作为“十一五”规划内容的一部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由此,中国人民银行拟抓住农村金融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来深化改革。这对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农村信用社来说,除少数经济很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问题需要研究外,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就要走商业化道路,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更好的成长的客观要求。具体来说如下: 为了进一步增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度,就需要抓住农村金融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做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要用好现有的政策和工具,既要重视资金投入的量的分析,更要关注质量和效益、关注农村金融微观基础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真正用市场化的方式去推动农村金融对建设新农村的支持。而农村信用社是与农村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个金融机构,客观上就要求其参与市场竞争、走商业化道路,同时也是其自身顺应形势、顺利成长的机遇所在。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农村环境的独特性、居民风险意识不强、信用关系相对紧张等因素的存在,就有可能导致农村信用社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面对着许多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农村信用社的动荡。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资金回笼率可能比较低。农村商业银行参与商业化虽然长远来看是有益的,但是对我国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农村来说,可能会出现资金回笼率低下的情况。因为,农村信贷相当一部分都是小额贷款,再加上双方的风险意识不是很强,这就会可能造成还款不及时甚至是不还款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短期贷款,可能因为社会关系的存在,使得债权人和债务人不需要签订信贷合同,一旦信用关系破裂,就会出现资金收不回来的现象,或者资金回笼率比较低。 第二,成本问题。农村信用社参与商业化就需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农村市场的信贷还很不规范,许多贷款份额都比较小,而且都是以民间的形式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亲戚、邻居或者熟人之间的资金周转,因为这要比通过农村信用社节省利息,这就有可能造成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减少,或者说赢利空间比较小;另外,由于农村信用社要深入农村,就需要增加服务机构、员工数量,这就更加加重了农村信用社的成本,进一步使其利润空间缩小,对其自身的发展非常的不利。 第三,产权制度问题。其实质就是一个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谁所有的问题,这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不能真正解决“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问题,就谈不上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也解决不了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体制型风险。由市场决定走向,谁投资谁拥有,普遍实行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制度,才是目前比较现实和科学的选择。因为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全体股东是农信社的主人,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所有者缺位、民主管理难以落实、抗风险能力薄弱等关键问题。所以严格按照股份制的本质要求重构农信社产权制度,实行真正的彻底的股份制改造,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将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构成挑战,对其稳定造成危胁。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