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迎战全面开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00:34 证券日报 | |||||||||
□ 本报记者 李云龙 在WTO协议下人民币经营业务将于2006年底对外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正面临整固甚至重新洗牌。同时,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处于最关键也是最后的冲击时刻了。很多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指出,2006年中国经济的最大看点是银行改革。针对银行改革的议题也成为了本届两会的热门话题。
进展迅速但仍存差距 “真正的变革能否出现,中国的银行业能否承受住2006年底外资涌入所带来的冲击,揭晓的时间日益临近。可以说,中国的银行业在2006年面临一场大考,考试结果不仅对银行业自身的未来,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安定和繁荣,都是至关重要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对我们具体阐释其中的涵义。 同时,伴随着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的成功和一路走好,曾经对中国银行业改革表示相当谨慎的人士对中国银行业的前途也表示了相当的信心。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在去年年中曾经表示“对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仍然保持谨慎态度”,在去年年底的再次评论中,他不无赞赏地指出,“总体上来说,过去一年或者是两年,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进程应该是相当的迅速,应该说比原来我们预期的走的快的多”,他认为“现在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和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到,“中国一定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他认为,数量相当可观的短期存款是热钱和贪污腐败带来的,当这些资金的掌控者改变了他们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看法,同时将大量的资本带出中国的时候,中国有可能会遭受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制,防止虚报和假报出口与进口的货物价值,这是资本流出中国最容易的途径。中国也应该发动规模巨大的反腐败行动,将贪污腐败所拥有的巨额资金没收来帮助金融系统抵御可能出现的危机。 瑞银集团亚太研究部金融机构分析人员曾经在年初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行了全面分析,此报告在国际市场引起重大反响。他们在总结中国银行业创造的奇迹之后认为中国不会发生国际金融市场现在普遍担心的“银行业危机”,原因是中国对外部资本流动的控制、金融渠道的限制、对利率的直接控制、国家的担保和高储蓄率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将会支撑中国银行业渡过难关。 很明显,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大型国有银行和上次的表现完全不同,它们所遭受的呆坏账压力将不会如上次那么大,政府部门对其具体业务干预的减少,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的健全将使得这些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黄益平认为,“现在还不能完全下结论在质量上有非常大的改善”,他指出应该会有一些改善,但是以后面临新的风险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新的坏帐还有待观察。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明确指出,“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利润离令人振奋还差得很远”。 上市:改革的真正开始 在与中国建设银行的员工交谈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工作的压力在提升,但是收入并没有相应地增加。这种感觉与一般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市有明显地区别,国内企业在国内上市的直观结果是企业现金流充沛和员工收入大幅度提升。国内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建设银行上市仅仅是改革开始的第一步”。 而曾经对中国银行业构成威胁的大部分因素仍然存在。比如,对国有银行最大的威胁是政府部门仍然对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采用类似于中央和地方官员的任命方式来进行管理,银行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困难就会非常大,这正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出现“信贷狂潮”的根源所在。而这种体制的改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黄益平仍然表示,如果银行国家持股还是保持50%以上,道德风险问题和行政干预也就非常难消除。上市可能只是很重要一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应该从制度上加强市场对银行的监管和压力,而不是再由政府来间接管理。最关键的一条是中国可能需要很多大银行,而且是很多有竞争力的银行,而不是国家用行政手段把它们捏在一起的大银行。这一过程是相对比较漫长的,改变信用文化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陶冬就指出,中国的金融改革今后一、两年处在攻坚阶段。无论是银行改革还是股市改革,政府都做出了一些艰难而必须的选择。这些领域目前仍处于耕耘时期,有无收获也属未知数,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瑞银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改革进程:通过削减呆坏账继续努力清理资产负债表;以引入外部所有者和管理为目的的快速股份化改革和对金融体系充分市场化。以我们的观点来看,越快越好,具体的顺序大致为:首先资产重组,然后股份化,最后是市场化经营和管理。 改革仍需努力 陶冬认为,“海外上市是银行改革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海外上市在于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公司管治,重塑经营文化。而银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管制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由此增强赢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他进一步指出,“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管治水平的改善,在于赢利能力的提高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银行业在资本上的变化最大,产品上的变化也有,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上的变化则相对滞后。越是基层,这种滞后现象越明显,对银行改革的迫切感似乎越弱。”他不无警告意味地指出,“中国的银行需要加把劲。‘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同时,绝大多数机构和学者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充满信心,其基础在于中国银行业改革虽然历经艰险,但是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仅仅是中国建设银行上市成功并表现良好,而且更是对中国政府部门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所表现出来的决心由衷地敬佩。 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就乐观地认为“未来五年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黄金期”。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范文仲的报告也相当乐观,他认为“中国银行业正在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尽管对双方而言风险都很大,但最终可能会出现一个双赢的结局。”不过,安德森指出,“海外投资者似乎并没有盲目乐观;他们支付的差不多正是稳定、低增长、低利润率的业务所应期待的出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