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研究 > 正文
 

银行风险多样化 地域性差异明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17:35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摘要:我国银行风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东北主要表现为不良资产率高企;浙江的情况则是地下金融挑战正规金融机构,大量无序非法交易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西北地区是过高的预防性储蓄和较少的银行贷款,掩盖了该地区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风险;上海和广东银行业的贷款结构不合理,长期贷款占比过大,流动性风险较高。银行风险的地域性主要是由经济环境决定的。

  通过对各种所有制类型银行的普遍观察发现,银行不良资产率高低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经济环境尤其地域经济环境是目前中国不良资产成因的第一变量,在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产权结构最重要,其次是政府角色。此外,银行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也能解释部分银行不良资产成因。综合来看,我国银行风险因地域各异而呈现出以下不同的特点。

  东北:不良资产率高企

  主要以东北为代表。东北三省不管哪家银行(国有独资、股份制、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都比较高。

  东北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计划经济条件下,东北三省一直是中央政府的重点投资对象,国有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受传统经营模式影响,这一地区银行的资产90%以上是贷款,营业收入也以给企业贷款的业务收入为主。正是这种体制的影响,在后来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金融深化改革中,东北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不良资产率陡增,达到了十余亿元,居全国之首。到2003年底,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东北三省为1.35万亿元,占全国贷款余额的9.8%;全国不良资产余额为2.44万亿元,东北三省为3100亿元,占全国余额的12.7%;全国不良贷款率为17.8%,东北三省不良贷款率为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多百分点,其中黑龙江、吉林两省不良贷款率超过了30%,是我国不良贷款集中的地区。

  据估计,东北三省不良贷款的损失率大概在50%左右。真实的情况比简单数字所反映的问题可能要严重得多。虽然这两年国家对东北的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但不良资产占比仍远高于国际标准,银行亏损面仍很大,风险还有扩大趋势。

  浙江:地下金融挑战正规金融机构

  主要以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由于受地区银行贷款权限上收、贷款条件严格化、中小企业护理能力不佳等因素影响,地区企业贷款逐渐叫紧,因而一些地下金融部门和民间金融业务便应运而生。如典当行或寄卖商行遍地生花,并不扩大业务范围,非法办理存贷款等金融业务。调查发现,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中有54%来自银行或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其余46%是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包括地下金融机构、企业相互拆借、商业信用、内部集资等。私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包括典当公司、寄售店等;其他途径还有集资、自有资金(主要是小规模的家族生意)等。

  民间借贷作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灰色”交易行为,很容易发展成为非法吸储放贷的私人钱庄和组会。大量无序非法交易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也给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和隐患。

  西北:预防性储蓄过高 资金沉睡银行

  以西北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如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等省为主。这几年,我国的储蓄额每年都以18%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大大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总额已达到14万亿元。根据国际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估计,中国的储蓄率已经高达4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5年全球储蓄将达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约为14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整个美国经济的规模。

  西北地区银行储蓄增长也比较快,而贷款增长则明显落后。在酒泉下辖的敦煌市,商业银行筹集的资金,占敦煌市全市金融机构的81%,如建设银行敦煌支行,目前存款占全市金融机构的26%,而贷款却只占4%。另外,由于利率高,风险为零,邮政储蓄只存不贷。据统计,敦煌市从1989年办理邮政储蓄以来,到现在存款已达3亿多元。

  西北地区以低收入家庭为主,许多是挣钱少,不敢花,他们把一切收入的钱,除应付基本所需外,大部分都积蓄起来,用于将来的购房、孩子教育、医疗及生活保障等后顾之忧。这部分资金便形成了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西北经济欠发达,企业因达不到标准而很难获得贷款,银行贷款占存款比例较低,因而这部分资金便沉淀在了银行。

  储蓄的较快增长,以及较少的银行贷款,掩盖了该地区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风险。

  沪粤:流动性风险较高

  以广东、上海为代表的部分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模式和银行信贷结构等因素影响,地区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支柱产业、房地产、汽车等长期贷款领域。这些行业还款期限一般为几十年,资产的流动性受到相当影响,银行存在着很高的流动性风险。

  广东金融业务量居全国前列。以2003年来说,当年末广东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96万亿元和2.0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3.5%和12%;全年保险机构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67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的9%。2003年全省累计净投放现金超1000亿元,约占全国现金净投放总量的42.5%,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实际上,广东金融机构信贷主要投放在支柱产业和住房消费贷款等领域,潜在的短期性流动风险很大。

  上海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汽车两大行业。截止2005年2月末,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715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99亿元,同比增长43.5%。2004年上海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累计增加1023亿元,同比多增204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例高达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亿元,同比多增106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比例高达48%。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含上海银行)全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各自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例分别高达49%和79%。而今年年初上海全部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高达79亿元,其流动性风险可见一斑。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能否保持较高流动性是其能否保证按期支付到期债务和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流动资产比例至少应在25%以上。中长期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例过大,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就会受到影响,银行潜在的支付风险会很大,一旦发生危机出现挤兑,对银行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www.unbank.info)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