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银行研究 > 正文
 

周小川:股改上市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里程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03:1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冉学东 常菁 发自北京

  2005年5月13日,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5》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阐述了股改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义。他在讲话中运用大型企业改革的实践作为参照,指出通过股份制改革,特别是转变为上市公司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制约问题和内部改革动力问题都将得到改善。“这是一个里程碑。”他说。

  周小川在会上表示,对于中行、建行正在争取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发行上市,有着各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比较重视发行上市这样一个步骤;同时也有的同志提到主要还是应该加强内部改革、加强内部控制,不要太着急搞发行上市;还有的同志会怀疑抓紧发行上市是不是为了进一步解决财务问题,也就是补充资本金的问题,或者是建立管理层激励机制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有银行改革涉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涉及过去形成的不良资产;从微观角度来看,任何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都需要健康的、有活力的、有竞争力的,能够不断创新的、能够不断为社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微观组织,没有这样的组织,下一步的发展会缺少活力,就不可能为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他指出,国有银行过去往往被看做是国家机关的一部分,内部的运作也非常的机关化。改革的难点就是如何加大改革的力度,在内部就需要改革的动机,在外部就需要摆脱行政化的外部环境。

  周小川说,通过大型企业的改革表明,在进行股份制改革,特别是转变为上市公司,其中有一部分用高标准实现了海外上市,在这过程当中,所有改革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加速。

  从改革内部动力来讲,国有商业银行有的人考虑新的发展需要的动力小,认为适应不了高度竞争、高度国际化金融市场错综复杂的局面。但是,多数银行的中高层管理干部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改革愿望,但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借口。

  因此,通过股份制改革,按照上市公司或者国际市场发行的披露标准、监管标准、会计标准和公司治理原则等等这些准则的要求向前行动的时候,外部问题的解决和内部改革的动力都得到了实质性的加强。“举几个例子,比如财务方面,在财务重组以后就开始设法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而国际战略投资者之所以认为这些机构是可以合作的,其中一个考虑就是你必须利用国际会计准则,而且要聘请国际会计师进行审计,原先过去财务上不符合的东西,原先认为问题不太大,但现在逐步凸现水面了。”他说。

  周小川还强调股改上市对组织、干部队伍等,也是有一个非常强的提升压力。如果中间有些做法不符合公司治理的原则,这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声音,在发行上市的过程当中,你要请很多独立董事,他们可能都要发表意见。

  从职工退休的问题来看,过去这几家大银行职工数量很多,退休人员也很多,这些退休人员的所有开支都打入成本,如果有一个被市场经济原则所接受的退休养老制度的话,一些开支的性质在财务上就会发生变化,会推动把这方面的改革做好,而不是简简单单从未来成本开支当中覆盖对已经退休的老职工的退休金和医疗的支出等等。

  加快推行发行上市的过程当中等于一步一步增大改革的压力,多年来未解决的外部约束问题、内部压力问题开始得到了规范和解决。因此“这是重要的一步,从去年到今年的观察来讲,我认为这个进步是非常大的。”他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银行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