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月份贷款同比少增575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03:1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唐昆 发自北京 央行数据显示,4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银行信贷规模增长缓慢,银行间市场则资金充裕,导致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专家认为应当警惕金融领域走向萧条。 13日,央行发布4月份金融运行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6.70万亿元,同比
此外,数据还显示,4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6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20亿元,同比少增575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677亿元,同比少增加546亿元。 与此相比,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量同比增加较多,市场利率继续走低。4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1.8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67%和1.25%,明显低于去年水平。 “3月份央行调低超额准备金率以来,我们估计由此释放的银行资金在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目前这笔资金在市场难以寻找到出路,而银行间市场原本就资金充裕了。”中信证券分析师李志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央行已经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近期颁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推动发行金融债券,缓解资金供过于求的局面。 “上周央行从银行系统回笼了422亿元人民币资金,最近回笼力度正在逐步下降。”一位银行业人士说。根据此前的数据,2005年前4个月央票发行总量为10030亿元,净回笼货币达到5615.9亿元,而去年同期央行的净回笼货币只有2152.5亿元。 该人士认为,即便央行采取了大力度的回笼措施,资金面还是太充裕,何况目前回笼力度正在放缓。“资金在手里总必须用出去,但是银行对发放贷款并不热心。”一方面各家银行都在强调改革,放贷越发慎重,而且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和资本充足率监管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受贷款紧缩的局面影响,企业效益并不看好,坏账风险增大。 “央行已经有所察觉,希望银行有保有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一位人士透露,央行方面已经向部分银行传递信号,希望不要过度收缩信贷,要注意“保”,防止客户流失。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彭兴韵博士呼吁,要警惕国内金融萧条的危险。他认为虽然实体面经济存在过热嫌疑,但是金融领域已经出现萧条的苗头,而且目前实体经济滞后于金融领域。他的依据是:股票市场萎靡不振,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剩余资金缺乏投资渠道,银行信贷缺乏动力,银行资产质量有下行的隐忧。虽然部分金融机构发布的数据例如盈利情况令人满意,但是情况并不稳定。 “近期央行不太可能出台具体的措施,来鼓励银行放宽信贷政策。因为实体经济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依然比较高,经济有过热嫌疑,所以还存在是否加息的争论。”彭兴韵认为,实体经济的资金源已经开始向内部融资、商业信用等其他渠道分散。“银行资金充足却投资乏路,如果不采取行动,将来可能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