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面通胀压力仍存 经济下滑风险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全面通胀压力仍存经济下滑风险不大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持续的通胀压力、频繁的自然灾害、越南金融危机征兆……面对这些因素,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虽然我国经济面临一些困境,但仍然受到强劲需求的支撑,增长的良好趋势并不会扭转。在从紧货币政策下,通胀仍处于可控范围内。鉴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所具有的优势,越南危机不会向我国传导,但可能引发“热钱”向我国转移。

  全面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全球都面临通胀问题,你怎么看待当前我国的通胀形势?

  连平:通胀有国际国内因素,但最主要原因在国内。一方面,从国际上看,全球通胀水平明显提高,并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进来;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最近突发性事件多,如雪灾、地震等,都对通胀有影响。但根本问题在于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偏多,导致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总需求过大,前期主要表现为股价、房价大幅上升,之后表现在商品价格上。

  从今年情况看,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水平,下半年会比上半年低。这主要因为上半年受去年翘尾因素影响较大,但今年7月后这一因素的影响会逐渐下降,至12月甚至会降为0。另外,下半年食品价格也会明显下降。这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食品供求关系在价格上涨后得到调整,食品价格下半年继续维持在很高位置的可能性非常小。最近这两个月已经感受到蔬菜、肉类价格明显回落。

  但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增高,会明显影响到CPI中非食品的价格。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油价。下半年财政补贴会不会部分取消或适当提高油价?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最近几个月由于物价水平没有明显下降,所以调油价的可能性较小。

  综合来看,今年通胀可能达到6%~6.5%,与去年的4.8%和今年4.8%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不排除明年在这个水平上继续上行。从中长期看,全面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我国是否面临经济下滑风险?

  连平:今年经济增长应该会适度放缓,可能会到10%~10.5%,但这是一个合理的、良性的放缓。我不认为会出现“拐点”,今年经济增长下滑到9%以下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经济下滑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因为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在发生作用。如城市化建设,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会拉动国民经济长期的增长;如中西部开发,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各方面发展都较快,房地产投资增长42%,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0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如,我国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人口红利”会继续发挥作用。这些中长期因素仍在集中发挥作用。

  目前还有很多短期促进因素的影响,如地震后会加大投资力度。所以,只要政策能把握得比较合理,经济保持稳定、较高水平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7.5%,你觉得银行能承受多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

  连平:我觉得,18%甚至20%,理论上银行都可以承受,只是压力更大一些而已,包括流动性管理压力和经营压力。经营压力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的利息较少。流动性管理压力在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是银行整体流动性,影响的是信贷总量和投资资金。随着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可以减少资金运作、信贷存量,通过调整不同资产比例来应对。问题在于调整哪些资产,这给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经营管理带来挑战,如果管理不善就易出问题。大银行压力较小,因为资金较充裕,存贷比低,回旋余地较大。中小银行资金紧张,存贷比平均在7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0%,有的银行将不得不减少信贷资产。

  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升至20%,银行面临的压力会很大,不仅会影响银行经营,而且会影响整个市场。银行势必抛售债券,贷款收回后不再发放,肯定会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存款准备金率越高,系统性风险越大。

  《第一财经日报》:你预计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会怎样?

  连平:这要看整体市场情况,如PPI走势、境外资金流动状态、国内投资状态、信贷需求等。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的调整频率不会这么高,幅度也不可能这么大。如果各方面指标都比较平稳,那么可能再往上调整2~3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