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招行收购永隆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07: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一个香港本地的小银行——永隆银行近日引得内地数家大银行抛来橄榄枝,争相竞价,最终招商银行以每股156.5港元、总计363亿港元的代价抱得“美人”归。表面上看,接盘永隆有助于招行拓展海外市场,走向国际化,但关键是这个价格值吗?

  近两年的大牛市,国内的金融机构赚得是盆满钵满,囊中的钱多了,气也粗了,胃口也越来越大,于是乎不满足于国内的小打小闹,开始把目光瞄到了海外,海外企业也趁机标出高价待价而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似公平的交易,却没看到历史上所走过的弯路和交的学费。可以说近两年中国金融机构在国外的所谓投资或并购,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从黑石的几乎腰斩的巨亏,到平安参股富通集团后的股价大跌,难道交的学费还少吗?而看看当年建设银行香港招股,却不到目前股价的三折,还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等,外资机构的投资无不得到数倍的升值,而中国石油登陆A股却成为中国证券史上的“第一套”。这些教训还少吗?从投资原理上讲,长线投资就是要人弃我取,在低迷时买进,人取我予,在高潮时卖出,海外的机构正是坚持了这样一个原则,所以才获得如此好的收益。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反思?

  而目前永隆银行股价处于历史最高点,2007年贷款市场占有率仅1.4%。招行以2008年预测市净率2.7倍,市盈率28倍收购,似乎并不贵。但与目前处于高增长之中的内地银行比,却是一个天价。同样按照2008年的市盈率,目前中国银行为13.9倍,工商银行14.7倍,建设银行12.6倍,收购永隆的价格已经高出内地的银行价格一倍,而且内地银行2007年业绩的增长都在50%左右,远远超过海外的银行。为什么不在低迷的市场投资,却要在历史最高点去接盘?难怪众多投行都给招商银行调低了投资评级,而且市场也以大幅下跌做了最好的诠释。

  从另一个角度看,内地的银行尽管受政策调控的影响,但目前股价已经跌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完全具备中长线的投资价值,只是目前看空的声音占了上风,但别忘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昨日通威跌幅较大,计划在16元附近加仓1万股,如果当日有4%左右的差价就做个T+0。近日上海广电集团、上海水产集团、上汽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外高桥集团纷纷宣布将优质资产注入相关上市公司,上海本地股动向值得关注。

  海明执笔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