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银行业潜藏的信用风险可能爆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2:0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2008年,银行业潜藏的信用风险可能爆发,深发展等拨备较低的上市银行将面临较大压力 本刊记者 杨练/文 银监会披露的200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显示,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的不良贷款,2007年余额不降反升了135亿元。随后,标普发布的报告亦称,相对于次贷危机,中资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多地在于国内信用风险。 标普认为,随着国内宏观调控措施力度的逐渐加大,中资银行要维持此前的资产质量水平将面临较大的压力,综合2008年各种因素分析,不良贷款率有上行的趋势。隐藏在银行业这几年业绩高增长背后的信用风险可能将逐渐暴露。 结构性风险突出 2007年,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平均率为6.17%,余额为1.26万亿元,比2006年高出135亿元,不良贷款的结构性风险初步显现。 一是截至2007年末,国有大银行不良率为8.05%,较三季度末上升了0.22个百分点,此前的3个季度不良率分别为8.20%、8.14%和7.83%。受此影响,银行业整体不良率也中止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四季度末与三季度末均为6.17%,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则由三季度末的6.63%升至6.72%。 虽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银行业不良率的反弹可能是因为农行存量信贷资产重新审计认定所致,但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可能放缓所带来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二是在1.26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中,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分别为0.22万亿元、0.46万亿元、0.5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17.46%、36.51%、46.03%。损失类贷款占比大幅上升,其2006年底占比还为39%,总规模也较上年增长了近1200亿元。 同时,关注类贷款的比重也略有上升。2006年,国内银行业关注类贷款的比例约为7%,2007年已上升至10%左右。 银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增加的关注类贷款数额约在6000亿元左右,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可能还未及时调整为不良贷款。 标普认为,贷款增速的放缓,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可能会显著增加,因为“信贷紧缩政策可能对财务杠杆较高的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关注类贷款恶化为不良贷款的趋势加重”,同时,贷款增速放缓也降低了不良贷款的稀释作用。 “银行业2007年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张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快速上升,以及关注类贷款规模和比重的增长,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的系数。”上述人士认为。 拨备未能覆盖风险 从财务报表上看,国内银行的拨备率水平并不低。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除深发展外,其他银行的拨备率都接近甚至超过100%。比如,截至2007年9月末,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3.28亿元、74.58亿元,拨备则分别为82.89亿元、73.48亿元。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