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车贷业务盈利难 银行无奈踩刹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3: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最近调查发现,汽车信贷业务2008年遇冷,并且这一局面有可能长期延续。

  昨天,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陆家嘴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车贷业务我们已经不做了。”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部的部门负责人张先生也向记者表示,“虽然总行今年有要求‘适度开展汽车贷款业务’,但上海分行从1月份至今的情况来看,除了原有的宝马品牌有车贷合作外,未增加其他新的汽车品牌。”另外,在招商银行全国联网的热线电话中,记者还被告知,北京地区已经很少办理车贷业务了。

  据一位汽车金融业内人士介绍,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最上规模的就是深圳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其他很少有银行开展此类业务。

  “中国的个人征信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这样分析背后的原因。他认为,2007年末开始,媒体报道的扩大汽车消费信贷的信息,都是外商汽车金融机构的做法。全部外商汽车金融机构的资金仅有几百亿人民币,不足汽车一年销售额的3%,已经贷出的占了资金总量的一大半,对2008年乘用车市场基本上不会有较大影响。另外,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国家已经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几十万亿资金的各个银行不会在2008年对汽车消费信贷有大动作,以防银行的坏账率升高。因此,不要对2008年汽车消费信贷推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抱太大希望。

  多年从事汽车经销业务的王先生向本报记者介绍,2007年国有银行的车贷坏账为500亿,这对银行的伤害很大。因为大多数银行都以车辆作为贷款抵押,一旦车价下降,有一些贷款消费者宁愿把车还给银行也不愿意继续还款,造成银行坏账过高。而同样提供汽车信贷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则大多要求提供第三方担保,坏账风险相对稍低,但是其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贷款利率比银行高。

  我国汽车市场的信贷风险也让汽车金融公司无法小视。据统计,近两年来,中国一些地区通过银行办理的汽车贷款的车贷险平均赔付率为136%,个别地区甚至高达400%,如此高的信贷风险也让内地汽车金融公司不敢贸然开展大宗业务。

  东风日产金融公司今年1月正式在上海开始营业,其高级市场专员陆少波先生向记者介绍,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少,也会同一些银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目前主要的业务以向东风日产的经销商伙伴提供金融产品为主,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较少。

  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近2年的汽车金融市场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已开张营业的几家汽车金融公司几乎悉数处于亏损或者勉强微利运营的状态,汽车金融盈利的底线“穿透率”(贷款比例和销售比)远远没有达到25%以上,目前国内最好的汽车金融公司的穿透率也就只有15%的水平,盈利前景非常渺茫。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