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大银行改革:艰难的重组重大的突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02:09 金融时报
记者 金立新 2007年11月30日上午11点55分,在光大银行股东大会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入股光大银行方案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汇金公司向中国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全部到位。 备受瞩目的光大银行改革重组终于取得了重大实质性成果,一场拖了三年零十个月的银行重组在此迈过了最重要的一道坎。 银行业改革扫清“最后的堡垒” 中行上市、工行上市、建行上市、兴业上市、中信上市……一家又一家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成效,光大银行的改革却一直风声大雨点小。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中,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一步步深化,光大银行的改革几乎成为了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实际上,光大银行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的改革相比,光大银行改革重组的步履蹒跚,是因为光大重组的复杂性决定的。 实际上,光大银行改革起步的时间并不晚。2004年1月,时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的王明权向当时的国务院汇报工作,反映一方面光大集团的情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自身无法解决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光大集团、光大银行改革事宜。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的改革就此开始。 但光大银行的改革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光大银行与光大集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光大银行的改革必须同时考虑对光大集团的改革。而光大集团的复杂在其体制上更体现得淋漓尽致。有资料显示:1983年5月,王光英先生在香港创办中国光大集团,以贸易为主。90年代初,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对光大集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开始向国内倾斜、向金融业倾斜。这样便有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北京)和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香港)。1991年光大信托成立,随即发展失控,最终于2002年1月因严重资不抵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人民银行撤销。1996年,光大由于较为频繁、激进的资本运作,加上亚洲金融危机,背上了更沉重的债务包袱。1999年,光大集团采取“清理实业、主营金融”的措施,收购并相对控股了申银万国证券。2000年6月,王明权就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后继续进行调整,设立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并开始了对光大的重组。 对于光大银行重组,现任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认为起码存在“六个复杂性”:一是资产及业务上的复杂性;二是机构及股权上的复杂性;三是债权债务关系上的复杂性;四是管理体制上的复杂性;五是人员的复杂性;六是改革方案设计上的复杂性。光大重组中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光大重组的难度,重组中任何一点点细节都可能影响到重组的进程。这也正是这场重组如此旷日持久的原因。 2007年8月5日,几经周折、数易其稿的光大银行重组方案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方案要求改革重组光大银行,成立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集中处置不良资产,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择机公开发行上市。同时方案明确了汇金公司代表国家出资并控股光大银行的重组形式。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光大银行改革中的开始,更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向“最后一个堡垒”发起进攻的信号。 国家控股无碍光大金控格局 从2004年1月光大重组开始至2007年8月5日国家批准光大银行重组方案,整整3年零8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中,相当长的时间就是纠缠在汇金公司注资的问题上。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汇金公司注资到位对于光大银行的重组绝对具有突破性意义。而光大银行重组的突破,也正是整个光大集团重组的重大突破,意义可谓非凡。 短期意义上,汇金注资顺利到位,对光大银行实施国家主导下的重组,将迅速补充银行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解决历史包袱问题,从而为光大银行争取到了改革上市的时间,同时也为光大集团的改革成功奠定了基础。 长期意义上,光大银行在光大集团中资产占96%、员工占93%以上,因此光大改革的重点是银行,再造光大集团重中之重是重组光大银行,光大银行重组无疑是再造光大的心脏。在国务院批准的光大重组方案中,要求光大“要探索现代金融控股模式,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搭桥”,“中国光大集团金融控股集团”是中国第一张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因此光大银行重组的突破,其意义不仅在于光大银行和光大集团,更为我国金融企业混业经营之路的探索与开拓扫平了障碍。 目前,人们所担心的是,汇金注资到位后,光大银行的股本结构将发生变化,这将为光大金控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的确,汇金注资前,光大银行总股本为82.1698亿股,在光大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光大集团和光大控股合计持有光大银行45%的股份,其余股东均持股1%至3%左右。汇金注资后,光大银行总股本变为282.1698亿股,汇金公司占其总股本的70.88%,成为光大银行第一大股东。这就意味着,缺少了汇金公司的支持,即使有汇金以外所有股东的支持,光大银行的事也办不成。这一局面对于光大金控对光大银行实施战略管理、资本控制、内控监督不利,并对光大金控未来对“现代金融控股模式”的探索形成了障碍。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股权结构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光大金融控股模式的形成。有专家指出,中央汇金公司成立之初就被央行赋予了金融稳定政策执行平台的角色。其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对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支持其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国家注资的安全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虽然目前关于汇金公司的定位有很多议论,但汇金公司与一般的投资人并不相同,它的主要目标不在于控制光大银行,而在于国家的金融稳定。所以,在国务院批准的重组方案中,明确汇金公司对光大银行的投资是“过桥投资”。因此,现阶段汇金公司在光大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地位,随着光大改革的深入,不会也不应对今后光大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布局产生影响。 综合经营提供巨大想象空间 汇金公司注资光大银行的资金到位后,光大银行下一步将处置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最终力争在明年年中实现上市。 在剥离不良资产方面,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光大银行盈利39.7亿元,预计到年底将实现盈利近50亿元;与此同时,截至目前光大银行的不良资产为220亿元左右,不良资产率为5.7%,预计年底可降低到5%以下;汇金注资后,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可达到5.89%,因此,光大银行即使不剥离不良资产,也已基本符合上市要求。在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上,虽然究竟花落谁家目前还是一个悬念,但记者了解到,目前与光大银行洽谈的机构不在少数。因此,战略投资者的最终选定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因此,光大银行上市的前景一片光明,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好上市的卖点。 今年8月中旬,唐双宁在就任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董事长后的首次媒体见面会上,曾对记者关于“光大银行上市后卖点是什么”的提问明确表示,光大银行未来上市最大的卖点是依托集团的优势,即将成立的中国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将是第一家国家持股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实验田。实际上,目前,光大的旗下有银行、证券、保险,在香港还有光大控股。此外,还有一些参股的金融企业。光大金融控股的架构已经搭建。唐双宁明确对记者表示,未来光大金融控股公司要进行增资扩股,并购新的金融企业,争取上市。这一切将再次为光大银行上市后的卖点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对于光大金控未来的运营模式,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唐双宁也作出了如下描述:作为中国首家金融控股集团,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将以光大银行为主干,以子公司制的模式为基础,充分借鉴全能银行事业部制模式的长处,形成子公司制与事业部制相结合的“混合型组织架构”。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建立子公司制与事业部制相结合的“混合型组织架构”,旨在既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防火墙效应和股权杠杆效应,又发挥事业部制内部协调顺畅、信息共享充分等优势,使得金融控股集团这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出特有的经营优势。 确切地说,光大银行未来的卖点不仅在于光大集团这个第一家国家持股的金融控股公司,更在于中国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