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游戏规则不健全担心自肥 银行高管薪酬激励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 09:0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张炜

  宁波银行深陷高管持股的争议中,杭州商业银行IPO前同样因高管持股而受到关注。此前是民营企业上市才受到关注的高管“一夜暴富”现象,在城市商业银行上市中同样掀起波澜。

  近日,有媒体披露称,宁波银行高管在持股的具体运作上,利用本行发放的购房装修贴息贷款购股,在日后的增发中,资金也来源于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份质押贷款。宁波银行对此予以否认,称此消息并不属实。没过几日,宁波银行又冒出内退员工争股权的新闻。报道称,“相比宁波银行高管动辄数百万股股票和上亿元身家,辛辛苦苦为银行打拼了几十年的内退员工一股未有,似乎有些不和谐。而客观上,在内退员工身上‘节省’的上千万股权也为高管持有巨额股权拓开了空间。”

  其实,银行高管的薪资本来就有较大争议。据8家A股上市银行2006年年报披露,银行高管年薪不少在百万元以上。此消息一出,立刻冒出不少批评声音。有评论甚至称,上市银行高管的不正当高薪是在窃取股东财富。一项调查显示,认可银行高管高薪的比例仅为12.37%;85.09%受访者不认可,称“实属分配不公,加剧社会矛盾”。此次宁波银行的高管持股争议,一个惹人注意的情况是,随着IPO上市,该行高管中出现多位亿万富翁,包括董事长陆华裕、行长俞凤英、监事长张辉、副行长洪立峰、行长助理罗维开、行长助理任智水、行长助理陈雪峰等。以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该行董事长陆华裕、行长俞凤英的身价分别超过了1.7亿元和1.4亿元。俞凤英曾是中行鄞县支行行长,如今其身价远远超过了中国银行现任董事长肖钢。

  从管理层层面来说,对银行股权激励有过明确的态度。不久在沪举行的一个论坛活动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痛陈了国有银行人才流失。她表示,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员工薪酬制度改革需要尽快突破,应形成一个可供参考的薪酬市场价格水平,同类岗位保持大体相同的水准。中国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指出,下一步监管层要加快推动大型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在高管人员中探索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确保高管人员和银行整体利益保持一致。

  可问题在于,银行高管股权激励还缺乏健全的“游戏规则”,持股比例尤其敏感。目前管理层对于首发上市金融机构的自然人持股问题并无法规约束,但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就上市金融机构的员工持股问题制订有关办法,持股比例将被严格限制在5%以下,包括首发上市的券商、城市商业银行都要据此操作。若以此标准,宁波银行的员工持股明显“超标”了。据说,也是因为员工持股比例的“超标”,与北京银行几乎同时冲刺IPO的杭州商业银行,尚未见获批的佳音,该行的员工持股比例超过了10%。

  薪酬的高低不能简单进行横向比较,重要的是与公司业绩表现挂钩。去年上市银行业绩普遍大幅增长,银行高管们似乎可以心安理得。但批评者并没有“放过”他们。有人质问,银行业绩是怎么创造的,与银行高管的个人才能和努力有多大关系?还有人提出,银行高管的薪酬奖罚不明,没有一家承诺完不成增长目标,该有怎样的惩罚或制约。

  这些争议的存在,暴露出“游戏规则”的不健全。表明看,高管薪酬激励被挨骂,是因为部分人有“仇富”心理,实际人们担心的是高管“自肥”。有批评者指出,不少国内银行的高管属于“半官半商”,职务是政府任命的,其薪水高低应该有更好的评判标准。由于代表国家行使股权职能的主要是董事长、行长,决定薪酬高低的权力在他们手上,会不会等于董事长自己给自己定工资?国内银行的加薪趋势,还引起了第三方的注意。安永

会计师事务所前不久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与世界成熟同行相比,中国上市银行的薪金上涨过快,导致员工成本过大,单位员工贡献的利润仅为国外同行的五分之一。可见,国内银行的高管高薪虽有业绩“打扮”,但其绩效还是偏低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