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工行能否一直做个好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 14:43 《商务周刊》杂志

  如果人们又不想吃牛肉了怎么办?

  □记者 王强

  中国工商银行交出了两地上市后第一份相当完美的答卷,让一直备受争议的中国金融改革管理层松了一口气。

  4月3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398.SH,1398.HK)宣布了2006年度综合经营业绩,这是工行自去年10月实现A+H同步上市后公布的第一份年度业绩。2006年度,在贷款余额增长10.4%、资产余额增长16.3%的情况下,工行税后利润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工行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不仅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跻身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上市公司。

  “2006年,工行税后利润较上年增长31.2%,增幅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在30%以上。”在当天的业绩发布会上,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称。

  工行内部人士认为,工行向投资者交出一份这样完美的答卷,原因在于2006年全面完成了年度经营计划,竞争发展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发行上市也有力促进了工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业务结构、收入结构、渠道结构、客户结构明显改善,营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工商银行近几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资产结构、收入结构、业务结构转型的问题。我们努力想以更低的贷款增速来获取更高的利润成长。我们希望每年的贷款增速不高于10%,利润增加30%。”在2006年以及过去的两年里,姜建清的这些目标基本实现。

  一位工行地方支行的副行长告诉《商务周刊》,去年一年,工行的净利息收入上升只有6%,“这与这两年工行强调的不以贷款增速来主要拉动利润有很大关系”。

  但对于一直依靠贷款利息收入为主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要以10%的贷款增速拉动30%以上的利润增加谈何容易。更何况,贷款的利润率相对于其他业务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工行的竞争对手仍在设法发放更多的贷款。

  工行的领导层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不要存款又不希望存款被竞争对手拿走,怎么办?”姜建清认为,工行想到了一个办法是,从2006年开始,工行营业网点重点向个人客户推荐

理财产品,以代替高成本的储蓄存款。

  年报数据显示,2006年,工行个人活期存款增加954.13亿元,增长9.5%,个人定期存款增加1126.39亿元,增长5.4%。与此同时,工行的

理财产品销售总额达到4328亿元,同比增长了93%。其中个人理财业务收入达到32.8亿元,同比增长70%。工行董事会秘书潘功胜称,这是工行首次出现年度理财销售额大于存款增量的局面。

  上述地方支行的副行长告诉记者,去年工行的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到163.44亿元,增长了55%,占非利息收入的88.3%,这也反映出工行拓展中间业务以拉动利润增长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业内还注意到,去年以来,伴随中国

证券市场的火暴,基金和保险类产品热销,作为我国机构网点数最多之一的工行加强了与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利用代销和托管获得了不菲的业务收入。

  “困难时期,人们常吃谷物,现在生活好了,谷物用来喂牛,人们吃上了牛肉。我想,理财产品和存款的关系似乎也大致如此。”姜建清认为,“通过各种理财产品的销售,客户得到了更多收益,银行赚到了更多的手续费,何乐而不为。”

  工行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显示,未来,工行仍会将贷款控制在适度水平,大力发展理财等中间业务,努力获取来自理财和其他收费产品的较低风险收入。

  在大力实现业务转型过程中,工行也正把目光伸向更大的空间,姜建清明确表示,在监管范围内,工行将着眼于海外扩张,打入投资银行领域和资本市场。这反映出工行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国际金融领域影响的加大,但有业内人士担忧,以强调金融风险为主的商业银行进入风险高危的投行业务,如果风险控制不利的话,可能对工行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人们又不想吃牛肉了怎么办?工行应为客户发现更好的美味。”那位工行内部人士说,“工行能否做个好学生,未来一直能给全球股东提交靓丽的答卷,还需要更多次的考试来验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