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同质竞争 中资商业银行无奈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10:29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金立新

  中资银行的同质竞争首先是制度环境的问题,其次是市场环境。其实,对客观环境的无奈表现出的不仅是悲观,也是一种呼吁和期待。在现有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许多银行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仅就贸易融资一项,民生银行的煤电一体化、浦发银行的物流贸易融资和兴业银行的本外币一体化都做得有声有色。

  网络博客上曾经有这样一篇文章,标题耸人听闻:《“月光族”预言:中资商业银行将崩盘》。

  文章从一个“月光族”办理一张信用卡说起,在描述了其使用信用卡后从疯狂刷卡到难以还款的经历后,又列举了一个普通居民获得一张信用卡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序,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按照银行办理信用卡的这种简单程序,如果“月光族”人手一张信用卡,那么“月光族”“光”的是谁?如果有人恶意利用假身份证去办理一万张信用卡,然后逐一透支却不还款,那么银行岂不是要崩盘?

  仔细思索,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从信用卡联想到个人住房贷款,再联想到近来风靡于市场的银行理财,似乎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在制度安排上银行虽然有风险控制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制度却化为乌有。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一个再老不过的话题:同质竞争。几乎所有银行风险防范薄弱的业务,都是促销最热闹、竞争最激烈的业务。

  “中国的银行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市场细分,目标客户群的定位不清晰,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言语似乎说得太多,也听得太多了。但是,这样的现象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又应该如何化解这一现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这一问题,许多银行界人士的看法是:业务同质化问题其实也正是中资商业银行的“无奈之痛”。

  “痛”的原因在于由于同质化使各商业银行在焦点业务上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怪圈,同时银行也深感这种恶性竞争给他们自身所带来的隐患。要竞争就必须占领市场份额,要占领市场份额就必须压低收益。这在对于一些大型优质企业和行业的贷款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更为可怕的是,为占领市场,许多商业银行在对业务人员的考核标准上更多地强调数量,而不去重视质量,如此也为银行的经营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无奈”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中资银行的同质竞争首先是制度环境的问题。目前银行能够运用的业务手段并不是很多,银行只能运用有限的业务手段开展业务,因此“同质”就在所难免。一旦有新的业务品种出来,各家银行也是一轰而上。新的“同质”再次出现。其次是市场环境。在金融业发达国家,银行可以利用的市场很多,各个不同的市场也极为健全。但是在我国,银行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与金融业发达国家大不相同。分业经营、可以利用的市场不多、中介机构发育不健全、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难等问题都在困扰和束缚着银行业务手段的创新。

  其实,对客观环境的无奈表现出的不仅是悲观,也是一种呼吁和期待。实际上,在现有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许多银行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仅就贸易融资一项,民生银行的煤电一体化、浦发银行的物流贸易融资和兴业银行的本外币一体化都做得有声有色。在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的时候,许多银行对中小企业避之不及,但兴业银行却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细分客户、找准定位、做出特色,以中小企业客户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差别化和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客户质量和综合贡献度为根本,建立和完善以优质中小企业为核心的特色化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挖掘、培养一批稳定的、发展潜力较大、合作空间广阔、综合效益良好、与该行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中小企业客户,深化结构调整,切实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战略性转变。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兴业银行经营中的一大亮点,并带动了该行近年来净利润50%以上的增速。虽然目前很多

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兴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但同时高风险的地方也正是竞争的空白点。在竞争的空白点做文章,不仅避免了银行业的同质竞争,同时也开拓了市场、积累了经验,更顺应了国家整个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许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也作出了“做特色银行”的战略规划,而做出特色正是避免同质竞争的有效手段。

  事实证明,无奈之中并非无所作为。客观地讲,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时间并不长,银行业务手段的开放和市场环境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中资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所要做的就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一领域树立自身的品牌和市场地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