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农民工金融服务期待度身定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0:56 金时网·金融时报

  作者:牛蕴 岳改枝

  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年净收入逾3500亿元,每年汇款额达数千亿元,并以每年数百亿元的速度增长。庞大的务工群体和务工收入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返乡探家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全融机构不可忽视的潜在客户资源,农民工也迫切需要度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农民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金融服务宣传滞后

  农民工整日为生计奔波,无暇了解种类繁多的金融服务项目,尤其是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安全知识,比如汇款和贷款的办理、银行卡的申请和使用、假币的鉴别、投资

理财、工伤及医疗保险业务等,有些出国务工人员也急需了解关于识别外币、查询汇率、兑换外汇和如何在国外办理金融业务的最新知识。而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宣传目前更多注重城市居民,农民工群体几乎成为金融宣传的盲点。因此,大部分农民工因为不了解金融业务而无法享受金融服务。

  信用信息少人关注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民离乡离土(包括“洋打工”)务工经商,其信用信息更是少人关注。因此,农民工贷款出现“两不管”现象:由于人和项目都在外地,农村金融机构因无法掌握其信息而不愿提供贷款;因农民工在异地城市没有固定户口和固定住所,便不能像当地人一样享受贷款服务,结果因贷款申请两头皆不管,因此求贷无门。根据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特点,他们在打工前和在外创业期间都需要信贷支持。打工前部分家境贫困的农民工在初次进城务工时需要获得必要的贷款以支付其外出路费、前期生活费以及企业要求交纳的押金等。目前,仅有少数农信联社开展了针对农民工的贷款业务,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大部分农信社没有专门为农民工开办此类贷款,农民工只能以种养业的小额信贷名义申请贷款。

  选择现金其实无奈

  农民工经常会提出“工资发到银行卡上回家没办法取钱怎么办?”、“信用卡回家不能用怎么办?”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业务手段落后,农民工存款、取款、汇款都不方便,而使用银行卡更显麻烦。如洛阳市农村信用社在9个县(市)共设置网点580个,其中311个业务代办点还无法办理银行卡业务。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村镇位于山区,距离金融网点远,交通也不便,农民更是对各种信用卡“两眼一摸黑”。另外,配套的电子机具不足,也影响了农民工使用银行卡的便利性。截至2006年7月上旬,洛阳市的9县(市)共有ATM机23台,仅有不到一半的县城有银行卡特约商户,数量也只有两三个,在农村刷卡消费还是空白。银行卡在农民工手中,仅仅是个汇款、取款的工具,其消费结算功能未能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方便与安全,许多人干脆选择传统的现金服务。

  费率偏高颇难承受

  目前,近六成农民工对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利率与服务价格不满意。

  据调查,农民工表示目前银行卡服务收费偏高,降低了农民工用卡的积极性。目前,银行卡(含

邮政绿卡)异地取款收费标准为千分之五(最高收费50元),另加2元的额外收费。由于月收入较低、存取频繁、单笔金额小,农民工普遍认为使用银行卡异地交易不划算。在2006年7月进行的洛阳市问卷调查中,有57.8%的农民工对金融服务中利率与服务价格表示不满意,表示满意的农民工仅有26.6%,另有15.5%的农民工表示不好说。另外,从贷款利率来看,目前除了专项政策明确规定的贷款项目,农信社对在外务工的农民贷款利率基本上“一浮到顶”,执行利率高达基准利率的220%,对于在外经营小商品和开办小企业的农民工而言,贷款5万元的年收入约在2万元左右,而每年固定的利息支出就超过5000元,占全部收入的1/4以上。许多有意贷款创业的农民工只能望而却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