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QS新规正式实施 中小茶厂面临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14:02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从2007年3月1日起,将全面禁售无QS标识的茶叶,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最高可罚款20万元。这对于生产茶叶的地区和厂家而言,可能会导致行业的一次大洗牌。因此,银行应该密切关注该行业的发展,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从2007年1月1日起,包括茶叶、葡萄酒在内的13类商品必须持证生产,张贴QS食品安全认证标志。许多地区自3月1起,全面禁售无QS标识的茶叶,有关部门最高可罚款20万元。对于生产茶叶的地区和厂家而言,此次茶叶的QS新规,将导致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各地质检部门已开始对本地生产企业进行QS审批,认证工作已于2006年12月31日结束发证,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就无法获得进入市场的资格。从2007年1月1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已加大了对无认证企业的查处力度。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并不是没有贴QS标识的茶叶就是有害的,茶叶QS认证的彻底实施并有效规范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通过了QS的茶叶肯定更有保证,这也是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对于QS新规,浙江一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该制度对整个行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肯定有极大的帮助。但相对于众多大规模企业的提早行动,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面对QS认证的实施则是一筹莫展,因QS认证对生产、加工等要求较高,这些企业要达到相关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通过QS认证的大多是大企业,很多小企业、小作坊、小农户都选择了“沉默”。以产茶大省

福建为例,正试取得QS让证的企业比例并不多。

  有专家预言,此次茶叶的QS新规,有可能导致茶业行业的大洗牌。湖北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根据规定,未通过QS认证的企业将不能生产、经营茶叶,这也意味着,湖北大部分茶业企业将被关闭。

  银联信分析:

  茶叶的进入门槛较低,除了很少一些有点规模的茶叶厂外,大部分都是农户散户在自产自销。这些小企业还没有脱离农村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从他们自身的实力和技术力量来讲,都与国家要求的市场准入存在很大的差距。

  与此同时,我国多数茶店通过收购毛茶后经简单加工直接销售,没有自己的加工场所。这些茶店的营业执照范围仅限于销售,必须变更后才能申请QS认证。业界分析认为,如此多的茶店没有取得QS证书,要一下子全部关停不现实。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许多中小茶店就这样迎来了QS大限。

  此外,根据QS认证要求,茶叶经营者的库房面积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规定,成品与半成品必须分区储藏、管理,茶叶包装也都有具体的要求,对于很多茶商而言,一时还难以实现。这可能导致大批农户散户无法继续经营而倒闭。

  据介绍,从2007年1月1日起,全国正式进入QS的查处期,我国众多小规模茶叶店将面临三种选择:一是退出;二是转为经营纯散装茶叶;三是选择品牌茶叶企业“挂靠”。可以说,第三条道路将是大多数小茶叶店的最佳选择。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选择对于小茶叶店来说,也将意味着成本增加和利润降低。

  尽管之前有两年的缓冲期,但目前实施茶叶QS认证仍然过于匆忙。茶叶行业与糖果等其他行业相比,毕竟有其特殊性,手工、小作坊操作的比较多。按照规定,生产企业、分装企业都必须获得QS认证,这就涉及多个环节。现在,各地茶店成千上万,散装茶也是从千家万户农户里收集上来的,要每家都通过QS认证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茶叶不同于普通日用食品,不能像对待普通日用食品一样对待茶叶。如果进行一刀切,这无疑是对茶叶行业的重大打击。因此,应该能够给小企业、小作坊更多的缓和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自我调节。

  同时,银行也应该密切关注该行业的发展,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