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我国青蒿素生产企业面临内忧外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17:47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我国拥有全世界近90%的青蒿资源,但是现在这种青蒿大国的优势正在被削弱,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越南等地已经有一些企业着手开发青蒿种植,另外,那些不具备青蒿种植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则是从我国大量进口收购原料,自己提取加工青蒿素。我国青蒿素企业可以说面临内忧外患。

  2月11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公布,2006年,我国青蒿草和青蒿素原料药的出口均呈现大幅下跌趋势,出口额分别为8.4万美元和435.7万美元,同比下降87.62%和44.29%。 

  国内最大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企业——重庆华立公司相关负责人沉重地表示,“目前,青蒿素原料行业管理非常混乱,这直接导致了青蒿素原料价格的大幅跳水,而原料药是整个青蒿素药品生产链中基础的一环,如果长此以往,将会拖垮整个行业。”

  青蒿素是我国惟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按西药研究标准开发的中药。由于青蒿素药品的原料青蒿草只产于中国。2005年,曾经出现国际市场疯抢我国青蒿素原料的场面,但此后,我国很多企业盲目进入,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供远大于求的局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青蒿素原料的种植和生产,本来应该由制药企业进行,但目前,由于国家相关规定的缺失,有很多没有药品生产批件的

化工企业也都从事了青蒿素原料药的生产,这样不仅导致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产品质量也很难保证,这也是目前青蒿素原料行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此外,医保商会负责人也表示:“出口企业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产品这两大问题,也制约着我国青蒿素原料的出口。 

  对于青蒿素原料所面临的困境,医保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分析:“要保证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加强对青蒿素类产品出口监控。我们建议将青蒿素类产品出口列入自动出口许可管理商品,以便加强对出口的监控。同时,禁止青蒿种子的出口,避免基因资源的流失。” 另外,青蒿素原料生产企业必须要整合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当然,还应该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宣传我国青蒿素制剂品牌。”刘张林表示。

  银联信分析:

  以青蒿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抗疟药物自200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疟疾药品后,全世界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将其作为抗疟指定药品,替代奎宁和氯奎等传统药品。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5~10年全球青蒿素类药品将形成15亿美元的销售额。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崛起始于两年前。2004年,WHO正式宣布将每年拨出2亿美元,资助疟疾重灾区政府专款采购青蒿素药品。由此,青蒿素市场被看好。一时间,青蒿素原料出现紧缺,价格一路飞涨,一度冲破7000元/公斤,青蒿素被业内人士称为“黄金般的植物”。

  青蒿产业“钱”景无限,吸引着国内一大批制药企业投身其中。短短几年间,涉足青蒿产业的企业数量由当初的几家上升到目前的上百家。包括重庆华立控股、上海复星在内的东西双雄,以及广药集团、太极集团、广州新南方医药集团这样的新兴力量均强势抢滩。

  有数据显示,全球90%以上的青蒿种植和提取都在中国,而全球青蒿类药品市场的订单50%以上为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占有,其次为法国赛诺菲,中国企业直接供应国际青蒿类药品市场的只占极小部分,大多沦为跨国制药巨头的原材料提供者,或者是OEM工厂。

  WHO对供应商有一套非常严格的验证标准,包括对原料种植、提取到加工成药的各个环节都要明确要求,因此与国际制药巨头比较,对国际化经验较缺乏、不熟悉国际药品采购标准的中国青蒿制药企业往往处在先天劣势的地位。

  然而,我国青蒿素药品生产企业前景并不是一片暗淡,银联信分析师认为,药品技术的突破和操作模式的改进,有望帮助我国企业打破这种不利的市场格局。尤其是,国际上对中国青蒿素的需求仍在不断上升,故青蒿素药品生产企业只要减少盲目行为、提升创新能力,政府同时加强对青蒿素产业的

宏观调控,那么我国青蒿素药品生产企业就有望摆脱困境,走向国际市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