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郭纲: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两大核心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同时在上海和香港挂牌交易,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家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会对中国银行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一个问题,“民营银行”和“民间金融”能否合法化? 多年来,由于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金融资源相对稀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银行外源融资的需求远不能得到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催生了“民营银行”、壮大了“民间金融”的规模。毋庸置疑,“民营银行”和“民间金融”在有效缓解中国经济发展中事实存在的金融抑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时至今日仍未能从“地下”走到“地上”、获得应有的合法身份与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上市之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可以成为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随着中国入世五年过渡期的届满,中国境内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外资银行也将可以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在这样的形势下,银监会应该在严格规范银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公开平等的标准与条件、强化对银行业运行监管的前提下,因势利导,为“民营银行”和“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规范化打开公开的准入之门,这是中国民营企业、民间资本享受国民待遇参与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形成中国统一完整金融市场的需要,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与推进金融深化的客观要求,也应该是中国政府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并切实加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二个问题,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实现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 鉴于金融业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国有银行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实施载体的现实,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上市企业之后,究竟能否像其他上市公司那样,更好地实现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尚需时间的检验。 以上市不久的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和其他中资银行相似,目前工商银行的收入也高度依赖于存贷利差收入,其非存贷利差收入占整个收入的比重虽然略高于整个中资银行约10%的平均水平,但与国际大银行平均50%左右的水平差距悬殊。在银行流动性过剩和非利差收入的贡献率短时内无法大幅提高的现实压力下,上市后的工商银行要兑现其股东回报率达到16%的承诺,必须保持并继续扩大贷款的规模、提高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从本月15日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将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来看,控制银行信贷投放规模、适当降低银行贷款与存款的比率,减少流动性过剩,又是当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因此,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上市后的运作是以增加企业利润满足所有股东要求为第一目标,还是继续按照国家调控的要求,以执行国家信贷政策为具体行为的主要取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是工商银行也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所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遇到的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由于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均由国家控股,大股东在银行的发展方向甚至具体经营行为的决策等方面无疑会起主导作用。而且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等高层管理者仍然显示出行政官员的浓烈色彩,这也容易使上市银行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更多地倾向于政府管理和社会效益的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内在的经济效益。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积极意义,从目前来说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在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于如何真正实现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并以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首要运营目标,尚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来寻求解决良方。 郭纲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