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浙江中药出口不断增长 难以掩饰其中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 11:48 银行联合信息网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植物药认可程度的提升,浙江省中药出口持续增长。据统计,2001年至2006年,浙江省中药出口值从694万美元增长至2678万美元,6年间增长了2.9倍,年均增长31%。然而,在看似“繁荣”的浙江省中药出口背后,却暗含着隐忧。

  据海关统计,2006年,浙江省累计出口中药2678万美元,同比增长18.6%,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2006年,浙江省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出口中药1107万美元和821万美元,增长33.7%和5.4%,两者占同期全省中药出口总值的72%。国有企业出口695万美元,增长15%;集体企业出口55万美元,增长15.9%。出口5成以上面向日本市场。

  出口附加值低

  据统计,2006年,浙江省出口低附加值的中草药达2389万美元,占同期全省中药出口总值的89.2%,同比增长28.4%。原料中草药的出口增速远高于中药整体出口增速,浙江省中药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而日韩等国从我国进口中药材后通过自身的研发和加工,制成附加值较高的“洋中药”,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目前,国际市场的中药销售额每年达300亿美元以上。其中,日本汉方药占70%以上,韩国韩药约占10%,而我国中药所占的5%的份额中70%为廉价中药材。

  难以进入欧盟

  2004年4月30日,《欧盟传统药品法案》出台,规定到2011年4月后,中药销售将受到严格的管理。进口到欧盟的中药需证明在欧盟成员国应用达15年以上,同时证明在第三国(如中国)应用30年以上,才能正式注册,且中药的成分中只能包含植物和几种矿物。但目前我国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成分,企业很难提交精确的药检报告以通过欧盟的审核。此外,高额的注册费用成为注册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欧盟注册一个药品的费用在100万元左右。

  国内标准缺失

  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内中药产业标准,我国中药生产普遍存在着分工不细、炮制工艺不统一、加工方式不规范等问题,重金属、农残超标等产品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对外贸易中,我中药生产企业往往只能按照国外进口商的要求进行生产,缺乏主动权。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的中药产业标准、规范行业生产秩序已成为业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银联信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植物药认可程度的逐步提高,浙江省中药出口持续增长。浙江省累计出口中药2678万美元,同比增长18.6%。但综合目前中国及浙江省中药出口情况来看,在这种增长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风险:

  一是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使我国中药产业面临内外夹击的局面。目前,我中药出口仍以药材为主,附加值较高的中式成药出口较少。一方面,中药材的大量出口使我国中药资源日益稀缺,不少中药材已难见野生品种。

  二是难以以正规的身份进入欧盟等发达国家,中国出口门槛进一步加大。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定,在至2011年的5年过渡期满后,我国中药若不能在欧盟市场成功注册,则不但会失去欧盟市场,更将失去以欧盟市场为踏板进军世界市场的希望。

  三是国内没有统一标准,中药生产情况比较混乱,使得中药出口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中药产业相关标准,规范行业生产秩序,是我国中药出口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另外,要调整中药出口结构,提高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中药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药生产及出口企业来说,一方面,要进一步熟悉欧盟等发达国家相关法律及政策,尽量避免不必要地贸易摩擦;另一方面,要加大中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

  [本文由银行联合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